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教案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

首先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下面就给大家带来的物理《浮力》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能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

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4.能认识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运用实验和分析的方法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提出问题:1.船为什么能在海面上航行?2.救生圈、救生衣的作用是什么?
板书: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

过渡语:看完了没有?
二、先学
(一)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49----P52内容,要求边看、边划、边记。

1.看课本p49图10.1-1回答,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
2.根据图10.1-3总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看演示实验:测量铝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学会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浮
力的大小。

4.看课本p51找出浮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与哪些因素无关?你能举例说明吗?
(二)学生自学教材
老师巡视,了解学情,掌控学生高效学习,时间到,问完成的请举手?
过渡语:合上书,独立完成自我检测
(三)自学检测反馈
要求:6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目,要求书写认真、规范。

让四个小组的基础较差
的同学到黑板完成,书写成绩和题目成绩记入小组量化,要求书写认真、规范。

1.鸭子能浮在水面上,用钢铁做的轮船也能浮在水面上,说明水对他们有_____ 力。

2.你游过泳吗?当你的身体浸入水中体积越大,你会感觉到水给你向上的托力
____这个水对你向上的托的力其实就是_____力。

再比如,我们从水中抬起一个石头
要比在空气中抬起感觉要___( “轻”或“重” ),这些事例都说明,在水中要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___ 力。

3.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_____,它与重力方向_____。

4.如果用测力计测出铜块重为1N,将铜块没入水中,测力计的示数变为0.87N,铜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

5.浮力产生的原因是 _____。

三、后教
(一)展示交流,统一答案
先交换学案,然后更正。

2分钟时间让发现问题的学生到黑板上用红笔更正,提
出先学中未解决的疑惑,小组或全班讨论解决。

(二)生生合作,探究交流
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实验设计,小组长组织进行探究实验,展示交流,老师给予
即时评价。

探究1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2浮力产生的原因:_____。

实验:将一去掉底的矿泉水瓶倒置,放入一乒乓球,去掉瓶盖,向瓶中加入水,
可观察到乒乓球_____ (会不会上浮),因为乒乓球下底部没有受到压强作用。

_____ 将瓶盖盖好,再向瓶中加水,可观察到乒乓球_____(会不会上浮),此时乒乓球受到
_____力的作用。

分析:盖上瓶盖后,向瓶内加水,乒乓球在水中上下表面所处的深度_____ ,所
以上下表面所受的液体压力不同,下表面所受的向上的压力_____ 上表面所受的向下
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就是浮力。

结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
(三)同学总结,调查学情.
四、当堂训练
(一)过渡语
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完成学案训练题。

10分钟完成。

(二)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1.弹簧测力计下挂一石块,下列情况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的是 ( )
A石块在空气中B石块在水中C石块在酒精中D石块在盐水中
2.某同学将一金属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它浸没在水中后,溢出了重3N
的水,如果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盐水中则受到盐水的浮力将 3N。

(填“>”“=”或“<”)
3.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称重27N,把它全部浸没在水中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7N,则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 .
(三)展示答案,学生交换批阅,小组长检查小组互评,老师了解学情
(四)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浮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能通过实验证明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2. 能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 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认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
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浮力的存在、称重法测浮力的大小
教学工具
铝块、烧杯、水、弹簧测力计、盐水、体积不同的圆柱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船可以浮在水面,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鱼
可以轻盈地在水中上下游动等等是一些有关浮力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浮力
1、什么是浮力?
(1)演示实验: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面上静止
不动。

提问:在水里浮上来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么?力的
方向如何?
小结:从水里浮上来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施力物体是。

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是。

上浮过程中木块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重力。

木块浮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和竖直向上的。

木块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

可见,从水里浮上来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2)演示实验:把铝块放入水中,放手后铝块在水中下沉,并且一直沉到水底。

提问:下沉的铝块受浮力作用吗?50页图10.1-2
甲图:铝块受到竖直向下的和竖直向上的。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线。

二力的关系是彼此平衡。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铝块所受的重力。

乙图:铝块此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施力物体是地球;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是细线;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是水。

铝块静止不动说明:铝块受到的重力一铝块受到的拉力十铝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由于铝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拉力的大小就是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所以铝块受到的
重力一铝块在水中秤的读数十浮力。

弹簧测力计两次读数的差就是浸没在水中的铝块
受到的浮力。

浮力一铝块重一铝块在水中秤的读数(也可叫做铝块在水中时的视重)。

以上实验,说明浸入水中的铝块也受到浮力。

称重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

(2)把物体浸入液体中,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
(3)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示
2.浮力产生的原因
我们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呢?观察课本图,完成下列问题。

为什么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
F上 F下,其合力F竖直= ,方向。

归纳:浮力产生的原因。

二、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物体所受的浮力和深度 (填有没有 )关系。

2、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填有没有 )关系
3、如果将上述实验过程中的水换成煤油或酒精重复上述实验,我们会发现物体所受的浮力和在水中的。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课堂练习: 52页1-5题
四、小结:略
五、布置作业:练习册.
课后小结
这节课教学容量大,所以反馈和巩固主要留待课后完成。

如果课堂上有剩余时间,可请同学回顾板书内容,归纳出通过本节课学到的三种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

一是称
量法,为下一节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作准备。

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悬浮和漂浮
的区别。

三是求压力差法,指出这是浮力大小的决定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