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2020年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六)

广东省2020年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六)

广东省2020年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六)(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小麦和蓝藻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都含有核糖体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都能发生基因突变D.都能进行有丝分裂解析:小麦属于真核生物,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二者都含有核糖体,A正确;二者都含有叶绿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二者遗传物质均为DNA,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蓝藻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有丝分裂,D错误。

2.当条件满足时,20个腺苷和80个磷酸最多可以组成的ATP和ATP分子所含的高能磷酸键的个数分别是( B )A.20、30B.20、40C.40、40D.40、60解析:一个ATP分子含有1个腺苷、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所以20个腺苷和80个磷酸分子最多能组成20个ATP,共含有20×2=40(个)高能磷酸键。

3.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B )A.淀粉酶B.蛋白酶C.脂肪酶D.麦芽糖酶解析: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根据酶的专一性,蛋白酶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

4.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时,细胞产生的能量减少,则细胞吸收的物质会明显减少的是( D )A.氧气B.水C.甘油D.氨基酸解析: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时,细胞产生的能量减少,说明细胞吸收物质消耗了能量,是主动运输。

氧气、水和甘油进入细胞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B、C错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和离子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5.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B )A.R型细菌的RNAB.S型细菌的DNAC.蛋白质D.荚膜解析:该实验中只有S型菌的DNA能使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所以其转化因子应该是S型细菌的DNA。

6.番茄中,缺刻叶(C)对马铃薯叶(c)为显性,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两对性状相互独立,从下图可以推出,Ⅰ的表现型为( A )A.缺刻叶紫茎B.缺刻叶绿茎C.马铃薯叶紫茎D.马铃薯叶绿茎解析:马铃薯叶绿茎与缺刻叶紫茎杂交,F1表现型一致,F2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9∶3∶3∶1,说明亲本是纯合子,则F1为双杂合子CcAa,则Ⅰ的表现型为缺刻叶紫茎。

7.苜蓿种子的子叶黄色(Y)对褐色(y)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显性,这两对性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若要使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则两亲本的组合是( B )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解析:要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即(1∶1)×(1∶1),则亲本的两对相对性状均属于测交类型,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或Yyrr×yyRr。

YyRr×YyRr →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 9∶3∶3∶1,A错误;YyRr×yyrr→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B正确;Yyrr×Yyrr→后代出现2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C错误;YyRr×yyRr→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3∶1,D错误。

8.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下列不能体现该说法的是( C )A.豌豆种子形状中出现皱粒B.人类白化病的出现C.人类囊性纤维病的出现D.人类苯丙酮尿症的出现解析:豌豆出现皱粒,是由于皱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人类的白化病症状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引起酪氨酸不能转化成黑色素所致;苯丙酮尿症是由于基因异常,患者体细胞中缺少一种酶,致使苯丙氨酸不能转变成酪氨酸,而转变成苯丙酮酸,以上属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间接影响生物性状,A、B、D正确。

人类囊性纤维病,是由于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3个碱基,导致CFTR蛋白结构、功能异常,属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影响生物的性状,C错误。

9.有关真核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B.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C.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D.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解析:真核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主要都发生在细胞核中,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前者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后者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故选C。

10.果蝇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基因B、b控制(位于常染色体上)。

一只杂合的灰身果蝇与一只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的比例为( A )A.1/2B.1/3C.1/4D.2/3解析:一只杂合的灰身果蝇的基因型为Bb,一只黑身果蝇的基因型为bb,二者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的比例为1/2b×1b=1/2bb,A正确。

11.DNA指纹技术是法医物证学上进行个人认定的主要方法,DNA“指纹”是指DNA的( D )A.双螺旋结构B.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解析:DNA“指纹”是指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的DNA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储存的遗传信息不同,具有特异性,为法医物证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2.下列产品在上市前可能使用乙烯利的是( A )A.菠萝B.马铃薯C.红薯D.芹菜解析:乙烯利是人工合成的,是乙烯类似物,其作用与乙烯的类似,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菠萝属于果实,在上市前可使用乙烯利促进菠萝成熟,马铃薯属于植物的块茎、红薯属于植物的块茎、芹菜食用的主要是茎,均不能利用乙烯利促进成熟。

13.呆小症患者主要是因为体内缺乏( B )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肾上腺素D.促甲状腺激素解析:呆小症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

14.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该包括( B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能量B.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15.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 D )A.细胞内酶活性正常发挥B.体液中存在大量的缓冲物质C.内环境中各种成分含量的相对稳定D.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可见,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16.种群数量特征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①为年龄结构,可以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B.②为性别比例,人类的性别比例接近1∶1C.④为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D.③为种群数量,在自然界中一般呈“J”型增长解析:①为年龄结构,可以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②为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④为性别比例;③为种群数量,在自然界中一般呈“S”型增长。

17.为了对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进行统计,下图A、B、C、D 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A )解析: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用A中实验装置可以收集土壤小动物;B装置有光源,但缺乏热源;C装置有热源,但缺乏光源;D装置缺乏光源和热源。

18.某小组的同学准备制作一个生态瓶,为使它较长时间保持稳定,一位同学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C )A.所用瓶子应是透明的,以便使瓶内生物得到充足光照B.瓶内生物应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瓶内绿色植物越多越好D.瓶内各生物之间应存在营养上的联系解析:瓶子是透明的,以便使瓶内生物得到充足光照,应该放在散射光的地方,为生产者光合作用提供光能;瓶内生物应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成分,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瓶绿色植物过多,缺少消费者和分解者,使得生态瓶内物质循环不能顺利进行;瓶内各生物之间应存在营养上的联系,即构成食物链关系。

19.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D.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解析:据图分析,该物质跨膜速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膜外某物质浓度增加而增加,当物质浓度达到一定时,不再增加,说明该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该运输方式必须与载体结合,A错误,B正确;水和甘油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膜的,故C错误;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D 错误。

20.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W基因控制红色,w控制白色。

一只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D )A.红眼雄果蝇B.白眼雄果蝇C.红眼雌果蝇D.白眼雌果蝇解析:红眼雌果蝇(X W X W或X W X w)与红眼雄果蝇(X W Y)杂交,F1的基因型可能为X W X W(红眼雌果蝇)∶X W X w(红眼雌果蝇)∶X W Y(红眼雄果蝇)∶X w Y(白眼雄果蝇),即后代的表现型可能是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雄果蝇,但是不可能出现白眼雌果蝇。

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10分)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温度条件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分析如图并回答问题:(1)光合作用受到温度、CO2浓度和光照强度的影响。

其中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CO2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植物体内,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的场所是。

将该植物叶片从光下移到黑暗中,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短时间内将。

(3)在如图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

解析:(1)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CO2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植物体内与有氧呼吸有关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将该植物叶片从光下移到黑暗中,C3的还原减慢,C3化合物的量会增多。

(3)在题图a点时代表的含义是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因此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1)光反应(2分) 暗反应(2分) 酶的活性(2分)(2)叶绿体基质增多(3)细胞质基质线粒体22.(16分)在农业生产上,培育农作物新品种是提高粮食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