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学会拒绝毒品的基本技巧
如果把毒品比作猛虎,那么它最容易下口的就是青少年;如果把毒品比作瘟疫,那么最容易感染的也是青少年。
“一朝吸毒,十年想毒,终身戒毒”。
我们要想避免悲剧的发生,就必须拒绝毒品,掌握拒绝毒品的基本方法。
一.学习应对毒品贩子诱惑的技巧
一位19岁的男性吸毒少年说:“我在学校里接受过禁毒教育,所以尽管一开始我对别人吸毒时的神态感到十分好奇,但他们让我试试,我还是不敢。
从那以后,他们就不断对我说:‘试一下嘛,感觉很棒的。
’‘你不会这么胆小吧,偶尔碰一下就没关系。
’‘这种东西没碰过,人算是白活了。
’在他们的不断怂恿和刺激下,我没忍住就试着吸了一口,然而并没有出现期待中的飘飘欲仙的很享受的感觉,刚吸完感觉就很难受。
以后再吸只是因为不吸更难受。
所以有时我也在想,最好能安乐死,这样活着也是痛苦。
”
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毒老虎也肆意泛滥。
前不久,一大批所谓明星因吸毒落网,李代沫,宁财神,高虎,张默,房祖名,还有女生同学热捧的柯震东等等一大批明星。
这无疑对社会氛围产生了极坏的影响,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在成长中,怎样抵御毒品,成了一个十分严峻的命题。
在不良诱惑面前,坚定自己的意愿,学会说“不”显得非常重要。
那么应该怎样拒绝毒品的诱惑呢?应有哪些技巧呢?
二、了解毒贩子五大毒招
由于当今社会毒品泛滥,青少年又涉世未深,很多毒贩子把矛头指向青少年。
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有毒贩子用各种招术来诱惑青少年走上吸毒的道路。
而青少年必须看清他们的真面目,坚决予以拒绝。
[案例导入]:
广州的高二学生李某,无意间碰到原来的一个邻居,这个邻居其实是个毒贩。
李某被毒贩拖着进了饭馆,两扎啤酒下肚,二人无话不谈。
毒贩给了李某一支装有毒品的香烟,李某吸完后感到有些不舒服。
毒贩于是告诉李某这是专门为男性制造的香烟,有强身壮阳的功效。
两人第二次见面时李某又抽了一支“壮阳烟”,感觉似乎不错。
这样,毒贩在两个星期里不断免费提供“壮阳烟”给李某,直到李某成瘾,自己掏腰包买“烟”。
李某从此成为这个毒贩的固定“客户”。
后来据警方调查,该毒贩子利用赊账供毒的方式,诱骗了76名青少年吸毒成瘾,不但榨干了他们的钱财,还致使其中4人因吸毒过量而死亡。
从目前掌握的涉毒情况看,吸毒者染上毒瘾之前,往往抱着试试看的好奇心态,以为自己有毅力抵抗毒品而去尝试,这是导致染上毒品的最为普遍的原因。
警方忠告大家,要提高警惕,拒绝毒品。
毒贩子惯用的诱惑手段一般五招:
毒招之一:谎称“毒品吸一两次不会上瘾”。
毒招之二:免费尝试。
毒招之三:声称“吸毒可治病”。
毒招之四:鼓吹“吸毒可炫耀财富,现在有钱人都吸毒”。
毒招之五:利用女青年爱美之心,编造“吸毒可以减肥”的谎言。
图 1 图2
图 3 图4
三、怎样识别吸毒人员
吸毒就是像是生病一样,也是有症状表现的,通过这些症状表现,我们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吸毒,对于这些症状大家可以有一个简单的了解,这样就可以在生活中与吸毒者保持距离,保持警惕,避免自己也陷入到毒品的陷阱之中。
1、无故矿工、旷课,学习成绩、工作表现突然变差;
2、在家中或单位偷窃钱物,或突然频频向父母、亲友索借钱财;
3、不寻常地长期躲在自己房内,或远离家人、他人,行动诡异;
4、藏有用途不明的注射器、吸官等吸毒工具;
5、为掩盖手臂上的注射针孔,长期穿着长袖衬衣;
6、面色灰暗、眼睛无神、食欲不振,身体消瘦;
7、情绪不稳定,异常的发脾气、发怒,坐立不安、睡眠差;
8、经常无故进入偏僻的地方(觅毒品),与吸毒者交往。
四、学会拒绝毒品的基本技巧
拒绝毒品关键是一种态度和决心,但方式和方法也很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拒绝也是一门艺术。
合理、有效地拒绝毒品,才能真正远离毒品,保护自己。
1、防范毒品的基本常识
一是了解毒品危害,减弱好奇心。
毒品损害人的身心健康,毁坏家庭,影响社会稳定和进步。
要筑牢抵御毒品侵袭的思想防线,树立“毒品绝不能碰”的理念。
二是坚决拒绝同伴吸毒的邀请。
很多人第一次吸毒都是受朋友“邀请”。
为了解决毒资,很多吸毒者会采取各种手段引诱他人吸毒。
如“吸毒能治病”、“吸食冰毒很时尚,有钱人才玩”、“偶尔玩一玩不会上瘾,可以彻底释放压力”等。
接到这样邀请时要保持警觉,借故离开,并考虑中止朋友关系。
三是在娱乐服务场所要提高警惕。
在娱乐场所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香烟和饮料,留意易拉罐等饮料是否有被注射的针眼和开封的迹象,离开座位时最好有人看管饮料和食品,避免误食毒品;怀疑场所内有人吸毒时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不要因惊慌而加重对方的不正常反应,同时及时抽身报警,避免伤害类事件的发生。
四是不为他人保管、投递、买卖不明物品。
近年来,贩毒集团常常采取诱骗和胁迫的方式,利用怀孕和哺乳期妇女、未成年人、残障人员等人群从事贩毒活动。
如果被委托保管、投递、买卖的物品是毒品,在法律上会有被认定为贩毒者的同谋的嫌疑。
五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用毒品来满足某种心理需求。
学会有规律的生活、合理安排工作和娱乐时间、正确应对压力、保持良好情绪、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平衡营养等。
六是遵照医嘱,合理用药。
不能滥用镇痛、镇静、减肥、安定、止咳类药物。
这些药物可能会产生与毒品一样的效果。
2、学会合理拒绝
合理拒绝是在充分尊重他人感情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公开坦率地就某一问题表述自己的观点、感受与价值观的一种拒绝方式。
合理拒绝也可能导致他人的愤怒,但通过积极行动,这种愤怒可能会得到抑制。
合理拒绝是处理青少年吸毒问题以及其他现实生活问题的一种重要技能,掌握该技能可增强处理某些问题的有效性。
3、拒绝的几种表达方式
(1)语言表达:
①坚决地说:“不”;②说“不”并加以重复;③说“不”,并说出一种理由;
④说“不”并说出一种借口;⑤说“不”,并给出另外一种选择;⑥说“不”,一句玩笑了之
(2)非语言表达:
①沉默拒绝;②后退,摇头;③皱眉,并做出厌恶的面部表情;④离开
图5 图6
△拓展思维:
体验学习不同情景下的不同拒绝方式:
1、尝一尝吧,这也是一种体验
拒绝方式:;
2、尝一尝吧,不会友人知道的
拒绝方式:;
3、尝一尝吧,不会上瘾的
拒绝方式:;
4、尝一尝吧,很舒服的
拒绝方式:;
5、如果你拿我当朋友,就不要拒绝我
拒绝方式:。
△活动设计
建议开一次以“如何拒绝毒品诱惑”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坚决抵制毒品侵害。
五、自我保护的几种方法
(一)遇到吸毒者或贩毒者的处置方法:
1、不要慌张,保持冷静;
2、与其周旋,不受其迷惑;
3、找时机,及时报110求助。
(二)发现家人朋友吸毒后的处置方法:
1、应及时告之公安机关、街道、学校等部门;
2、同时劝其尽快戒毒,而不要放任不管;
3、应注意其平时经常在一起的朋友的表现,提高警惕;
4、加强禁毒宣传,告戒身边的人不要陷入魔坑。
(三)不吸烟、不喝酒是防毒的最有效方法
我国青少年吸烟情况是严重的,在世界上处于突出的地位。
据统计,目前我国9—12岁小学生约有10%—15%吸烟;12岁—15岁的初高中生约有35%以上吸烟;16岁以上的高中生、大学生吸烟者则占75%。
所以,要远离毒品,首先要从远离烟酒开始。
1、吸烟具有以下危害:吸烟影响健康;影响中学生不良心理品质的滋长,如思想空虚、逃学、沾上赌博等;极易交上坏朋友。
很多吸毒者当中,就是从吸烟染上毒瘾。
2、制订戒烟计划(或帮助吸烟的同学制订戒烟计划)
计划要从现在开始实施,按逐步递减的原则限定每天的吸烟量。
想吸烟时采取的措施,如用吃糖来代替;如果自己没按计划做,或吸烟超量,自我惩罚。
计
划完成后可以对自己适当的奖励。
(五)青少年自我保护“十不要”
不要因为遇到不顺心的事而以吸毒解闷,要勇敢面队失学、家庭破裂等人生挫折;
不要放任好奇心。
如果好奇心以身试毒,一试必将付出惨痛代价;
不要抱侥幸心理,吸毒极易成瘾,试一下将会悔恨终生;
不要进入治安复杂的场所;
不要吸食陌生人提供的香烟和饮料;
不要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不要“义气”用事;
不要在吸毒场所停留。
身处毒雾缭绕的地方实际是不自觉吸毒,万万不可停留;
不要盲目追求“时尚”,仿效吸毒者,也不要崇拜吸毒的“偶像”,切记吸毒是一种愚昧可耻的行为;
不要滥用药品(减肥药、兴奋药、镇静药等)
(六)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只要做到以下几条,青少年就能有效地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