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企业文化潮流
表现: 政府用法律形式规定了职工在企业中应发挥的作用; 企业中设置由管理人员和职工代表组成的各级工作委员会,
职工参与管理企业,共同解决工作问题; 通过建立“经理参与系统”、“半自治团体”、“工作改
善委员会”等组织,使得经理人员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协助 员工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替代他们作具体决策,以此加 强职工的工作责任感; 实施轮换工作制和弹性工作制,提出应该使工作适应人, 而不是使人去适应工作; 在西欧国家,特别是德国的很多企业还积极向职工出售本
10 企业股票,让员工成为企业的股东。
评价:
在这种企业文化中,职工参与管理、提工作建 议的愿望比较强烈,也使得职工获得心理上的 满足,因而劳动积极性也比较高;
通过购买公司股票,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进一 步加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得到明显增强 劳动效率也明显提高,传统意义上的劳资矛盾 也有所淡化。
20
拓展:中西行为准则差异表
21
拓展:中、日、西欧、美文化差异表
22
23
24
25
3、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
民族差异(民族划分、民族性、民族语言、文字、 民族心理、性格、礼仪习俗和传统等差异)
11
4、华人模式
特点: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 响、东方家长式的企业管理、重视社会道德力 量
评价: 华人企业文化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大成功; 华人企业文化的局限性:封建家族观念、非理
性管理的作风。
பைடு நூலகம்12
二、企业文化模式的比较
共同点: 四种模式的企业文化都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四种模式的企业文化都包含着各自深厚的民族 文化传统。
17
霍夫施泰德——国家文化模式
价值观包括四个方面:权力差距;暧昧逃避;个人 主义和集体主义;男性主义和女性主义。
以价值观为标准探究了国家文化的不同类型,瑞 典、以色列的文化形态比较自由化,沟通时需要 较强的参与。法国是具有高度权力距离的国家, 人们较不重视参与而只重视谁有权力。在个人或 团体观念中,美国是40个国家中个人主义色彩最 浓的。东方国家、委内瑞拉、秘鲁则倾向于集团 主义。
8 难时缺乏必要的凝聚力。
2、日本模式:注重团队精神
表现:提倡集体主义;着眼于人的管理方式;激 励制度着眼于团体,而不是个人。
制度保障: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工资制和劳动 关系家族化。
优势——发挥整体力量、强化集体意识; 不足——压制个人能力、妨碍竞争、不利创新。
9
3、西欧模式:重视员工参与管理
第五章 中国企业文化潮流 14-15
1
学习目的
掌握美、日、欧、华人企业文化模式的特征、跨 文化管理、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熟悉中国企业文化的进展和走向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四类企业文化模式的对比与跨文化管理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第三节 中国企业文化的进展和走向
18
9类型说
根据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等文化的异同性将世界 各国文化分为9种:远东国家;阿拉伯国家; 近东国家;北欧日尔曼国家;日尔曼国家;盎 格鲁国家;拉丁欧洲国家;拉丁美洲国家;不 归于以上8类的独立型国家。
19
8大文明群体说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发表的《文明的冲突》 一文,将世界分为8大文明群体:西方文明、 儒家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 斯拉夫—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非洲文 明。
6
突出个人能力,强调个人作用
表现:尊重个人尊严和价值,承认个人的能力和 成就;强调个人决策和个人负责;企业奖励针对 个人,充分调动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积极影响: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激励了职工 的竞争、创新和冒险精神,减少了人际关系的摩 擦和能量内耗
消极影响:一是职工的合作意识较差,影响整体 力量的发挥;二是职工对企业缺乏感情,把企业 当作赚钱和实现个人抱负的场所,对企业的责任 感较差,企业职工的流动性较强,缺乏对企业的
低度关系文化是喜欢立即进入工作程序、以法律契约来达 成协议的文化。
中国、日本、越南等东方文化国家都有相当强烈的高度关 系文化现象。他们倾向先建立起社会信赖,建立个人关系 和信誉,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达成共识,签订协议,用缓 慢的速度与保守的方式进行协调。
低度关系文化多存在于德国、瑞典和大部分美洲国家。人 们倾向于立即办正事,以专业技术能力和表现来评价个人, 以法律契约束达成协议,以尽可能有效的方式来协商。
差异: 欧美企业文化——理性主义为主,把日本、华 人企业文化——灵性主义为主。
13
三、跨文化管理
1、概念辨别 2、文化差异 3、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 4、跨文化管理的三个阶段
14
1、概念辨别
Cross Culture(跨文化)是指不同国家的文化 交汇与相遇时的状态和现象,是跨国界的文化。
3
第一节 四类企业文化模式与跨文化管理 一、企业文化模式 二、企业文化模式的比较 三、跨文化管理
4
一、企业文化模式
根据企业地域差别和企业管理风格的显著差异划分
1、美国模式 2、日本模式 3、西欧模式 4、华人模式
5
1、美国模式
突出个人能力,强调个人作用 重视管理硬件,追求理性化管理
7 集体荣誉感
重视管理硬件,追求理性化管理
表现:追求明确、直接和效率,生产经营活动以 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逻辑作为标 准,求真务实 ,重视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的作用。
评价:美国理性主义企业文化一方面为提高企业 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另一方面又为发挥团 队作用形成了障碍:由于企业只看理性、效率, 缺乏感情与弹性,再加上等级森严的人事制度和 各种硬性规定,使得企业管理刚性有余,而柔性 不足,压抑了人的情感,在企业经营出现暂时困
跨文化问题: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文化交遇时, 各国不同的政治体制、不同的经济发展现状和 不同文化的总和所引起的文化偏差和排斥。
跨文化管理:
15
2、文化差异
赫尔——高度关系和低度关系文化模式 霍夫施泰德——国家文化模式 9类型说 8大文明群体说
16
赫尔——高度关系和低度关系文化模式
高度关系文化:先建立起信赖,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达成 协议。它是以良好关系为基础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