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住宅楼外脚手架方案

住宅楼外脚手架方案

外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xxxxx2015年4月6日目录第一部分、方案的主要内容一、工程概况 (3)二、编制依据 (3)三、施工部署及准备工作 (4)四、脚手架的设计 (6)五、搭设技术措施 (7)六、脚手架搭设施工工艺 (10)七、脚手架搭设质量要求 (20)八、安全防护措施 (21)九、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 (23)十、脚手架安全管理 (25)十一、做好现场消防保卫工作 (26)十二、文明施工 (27)十三、脚手架的监测监控 (28)第二部分、脚手架的理论计算书一、2#楼顶部段一般部位悬挑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31)二、2#楼顶部段转角部位悬挑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40)三、2#楼顶部段空调板部位悬挑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47)第三部分、脚手架附图 (53)第四部分、卸料钢平台方案 (76)第五部分、脚手架拆除 (84)第六部分、应急预案 (86)第一部分、方案的主要内容一、工程概况二、方案编制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DGJ32/J37—2011(脚手架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建筑施工悬挑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DGJ32/J121—201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筑【2009】87号《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质【2008】75号《施工安全设施计算系列软件》安全计算——(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有关手册、资料,本工程图纸,有关施工组织设计等。

:本方案只为指导架体搭拆与检查作为资料使用,不作为结算依据!三、施工部署及准备工作1.施工部署(1)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企业生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达到无重大伤亡事故的必然保障,也是创建“文明现场”的根本要求。

为此成立安全防护领导小组。

管理机构编制如下:组长:项目经理——负责协调工作(电话)副组长:项目副经理——现场施工总指挥(电话)组员:——负责协调工作(电话)——现场指挥、质量检查(电话)——方案编制、技术交底(电话)架子工班长——现场施工协调(电话)(2)操作人员的基本条件工作认真负责,服从命令听指挥。

按上岗要求的技术业务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3)设计总体思路结合工程结构形式和现场施工要求,外脚手架采用落地式结合悬挑式双排钢管全封闭搭设。

2.施工准备工作(1)材料的配备材料的配备表(2)劳动力的准备人员的配备表(3)机具配备机具的配备表3.脚手架材料要求(1)无缝焊接钢管采用外径48.0㎜,壁厚3.25㎜的无缝焊接钢管(以Φ48*2.80㎜取值计算),严禁使用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有裂缝的钢管,禁止在钢管上打孔,施工前对建筑料具检查合格后才用。

(2)扣件扣件为可锻压铸铁扣件,有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扣件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规定,并且有出厂合格证,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扣件抗滑抗拉性能的要求。

不能有裂纹、气孔、疏松、砂眼等铸造缺陷。

脚手架所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被损坏。

(3)竹笆脚手板本工程中所用的脚手板均为1.0*0.80米钢笆片,每隔一步架体水平面满钢笆脚手板,且四角用不小于16#铁丝与大横杆绑扎牢固。

(4)安全网安全网采用2000~2300目/100㎝2的密目安全网。

安全网的采购必须使用市、局(公司)认证厂家的产品,不能使用未经检验合格或非指定厂家的产品。

50*50㎜大眼安全网用于水平兜网。

(5)工字钢 16 # 工字钢,应符合《GB707》的要求。

(6)钢丝绳6*19—Ф14.0㎜,公称抗拉强度1700N/㎜2,破断拉力不小于123.0KN。

安装时,每根钢丝绳折返长度不小于1.0米,同时用三个钢丝夹、压盖朝向短股固定牢固。

(7)踢脚板在每次挑梁部位安装高度不小于200㎜的踢脚板,踢脚板采用九合板制作,规格200*1820㎜,表面涂刷黄白相间、斜纹45°的油漆。

4.脚手架施工进度外脚手架的施工进度取决于,主体结构施工进度。

脚手架搭设进度应紧密配合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进度,外脚手架必须超出作业面1.80米以上,但不大于3.60米;及时搭设好室内所有洞口、预留洞、楼梯、电梯、临边等围护栏杆并涂刷醒目标示油漆;外架张挂安全网、做好连墙杆拉结;做好外水平防坠挑网。

四、脚手架的设计1.搭设方案选定结合工程结构形式和现场实际施工的要求,工程中的外脚手架采用落地式结合悬挑式双排钢管全封闭搭设。

(1)各楼架体分段悬挑:主楼每六层悬挑一次。

①1#楼(17层)落地部分:自室外地下室顶板地坪面(-1.650)开始搭设落地外脚手架,一直搭到3层面(5.800),实际搭设高度7.50米,共4步;悬挑部分:在3F面(5.800)→9F面(23.200)→15F面(40.600),设计搭设高度17.40米,共10步;在15F面进行第3次挑设到顶部(54.300),架体高度13.70米,7步。

②2#楼(18+1层)落地部分:自室外地下室顶板地坪面(-1.650)开始搭设落地外脚手架,一直搭到3层面(6.250),实际搭设高度7.90米,共4.5步;悬挑部分:在3F面(6.250)→9F面(23.650)→15F面(41.050),设计搭设高度17.40米,共10步;在15F面进行第3次挑设到顶部(59.050),架体高度18.0米,10步。

③4#、7#楼(18+1层)落地部分:自室外地下室顶板地坪面(-1.650)开始搭设落地外脚手架,一直搭到3层面(5.800),实际搭设高度7.50米,共4步;悬挑部分:在3F面(5.800)→9F面(23.200)→15F面(40.600),设计搭设高度17.40米,共10步;在15F面进行第3次挑设到顶部(58.600),架体高度18.0米,10步。

(2)挑梁安装层面:3、9、15,共3次。

(3)挑梁悬挑长度:(阳台边梁等于550mm时,可作为支撑点)(4)脚手架的构造尺寸:(横距*纵距*步距)为0.80×1.50×1.80米。

脚手架的骨架部分均采用Ф48.0*3.25㎜Q235A级钢钢管。

脚手架内立杆距结构墙面0.30米,每步架设护身杆和踢脚杆各一道。

每隔一般架体平面满铺竹笆片作为脚手板,每步四根大横杆。

(《建筑施工手册I》四版P476)(5)连墙杆的布置:沿脚手架高度在每层楼面水平间隔3.0米设置刚性连墙杆若干个,确保每根连墙杆的覆盖面不大于18㎡,全部连墙杆应呈“菱形”分布。

(6)油漆:外立杆、外面大横杆和剪刀撑涂刷中黄色油漆, 两道防护栏杆设置中黄和黑色油漆相间标识。

2.搭设技术参数(1)立杆横向间距(排距)为800㎜(2)立杆纵向间距为1500㎜(每个段面按其总长度平分,且不大于1500㎜)(3)大横杆间距(步距)为1800㎜(4)每步架体设600㎜和1200㎜高护身杆两道五、搭设技术措施1.地基处理根据本工程脚手架搭设高度和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对脚手架的基础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架基采用三七灰土回填,考虑到外架的牢固性、稳定性、安全性,必须对基上土分层夯实(夯实密度在1.45~1.55T/M3)、平整,再浇C15砼垫层厚10~15㎜抹平,脚手架底座面标高应高于自然地面5—10㎝,四周做返水沟,作有序排水,防止架基浸水下沉,影响安全,基础验收合格后应准确放样定位。

地下室施工结束后,抓紧时间回填并对脚手架地基进行场地硬化,及时搭设外脚手架,确保外围施工人员的安全。

2.立杆搭设要求(1)搭设立杆时,不同外径的钢管严禁混用。

(2)首部立杆必须采用不同长度的立杆,立杆的连接必须交错布置,相邻立杆的连接不应在同一高度,其错开高差不小于500㎜,并置于不同的构架框格内。

(3)立杆接头必须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中心距纵向水平杆轴线的距离不小于步距的三分之一。

(4)周边脚手架应从一个角度开始向两边延伸搭设,“一”字形脚手架应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延伸,同时与主体连接牢固。

(5)立杆顶端应高出女儿墙上皮1.20米。

(6)在布置立杆时应考虑到塔吊扶墙件和施工电梯的位置,使立杆避开塔吊扶墙件和电梯梯笼,以保证脚手架立杆的畅通直上。

3.纵向水平杆搭设要求(1)纵向水平杆应水平设置,长度不小于3跨。

(2)接头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内外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在同步同跨内,上下两个相邻接头应错开一跨,其错开长度不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距立杆轴心距离不小于三分之一跨。

(3)纵向水平杆与立杆相交处必须用直角扣件与立杆固定。

(4)沿建筑物周围搭设的脚手架应采用闭合式,脚手架的同一步纵向水平杆必须四周交圈。

4.横向水平杆搭设要求(1)采用竹笆脚手板,横向水平杆应用直角扣件架设在纵向水平杆的下方,凡立杆与纵向水平杆交叉处均应设一根横向水平杆,严禁任意拆除。

其跨度视中间距酌情加设。

(2)脚手架横向水平杆外端伸出长度不小于100㎜,靠墙一端距墙装饰面距离不大于100㎜。

5.剪刀撑搭设要求(1)脚手架从整个长度和高度方向上布置,沿脚手架两端和转角处起布置。

(2)每组剪刀撑跨度不小于4根,也不超过7根,与水平面夹角呈450-600夹角,特殊部位也不超过600。

(3)剪刀撑应设置在脚手架外立杆外侧,用旋转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其交点距端点的距离不大于150㎜,杆件搭头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不少于3个扣件固定,固定距不小于800㎜。

(4)剪刀撑用3米和6米钢管错开搭设,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自下面循环向上搭设。

6.连墙杆搭设要求(连墙件采用双扣件固定)(1)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位置不大于300㎜。

由于层高与步距的关系,我们将所有连墙杆同时拉结于内、外立杆上,用十字扣件固定牢固。

(2)应从底部二层开始设置连墙杆,且宜用菱形布置,确保每根连墙杆覆盖面不大于18㎡。

布置格局:随层两跨(2900*3000㎜)。

(3)升降机口的架体为一字型及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杆,连杆的垂直距离不大于层高。

(4)当脚手架下部暂时不能放置连墙杆时,可临时搭设抛撑,抛撑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呈450-600夹角,连墙杆搭好后抛撑拆除。

(5)未设连墙杆的架子自由高度不大于3.6米,搭设连墙杆时必须等砼的强度达到设计值的40℅以上方可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