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教学设计(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教学设计(必修)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案例
一、设计背景、思想
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教学意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从认识信息的基本含义出发,进一步讲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本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信息的含义,通过举例来说明信息的基本特征,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但考虑到是高中阶段第一节课,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在开篇就体会到乏味、枯燥的理论课,则采用以举实例、设置探究为主帮助学生学习信息的含义以及基本特征,让学生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养成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学生能够列举生活中的信息,并理解信息的含义;深入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包括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并且能指出所给例子中所包含的信息特征。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发现和归纳信息,通过信息分析确定信息需求,学会利用信息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强烈兴趣,和学习愿望,养成自主学习、探讨、参与信息活动的学习观念。

四、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新入学的学生,由于初中所在学校不同,他们的信息技术基础各自有差异,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他们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有了充分的兴趣,就会产生自主学习,想要学习的态度。

在教学环节中,可以多设置情景教学,让学生学中有乐,学有收获。

五、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信息的含义;信息的各种基本特征以及其解析;学生有效利用信息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综合利用信息进行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情景教学
(2)学生互动探讨的学习方法
(3)利用故事设问,历史典故,拓展学生视野,添加学习乐趣,获得知识。

(4)总结、归纳
七、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八、课前准备
制作游戏《COPY不走样》需要使用的卡片若干张,制作课堂需要展示的幻灯片
九、教学过程
七、参考资料
[1]《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用书》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广东教育出版社
[2]《信息技术基础》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广东教育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