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国际法发展的新趋势

试论国际法发展的新趋势

·青年论坛·试论国际法发展的新趋势杨泽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法系副教授、法学博士430074)内容摘要:国际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国际法发展的前提。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国际社会结构的变化,国际法有了很多新发展。

国际法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国际社会的组织化;国际法的全球化;国际法研究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国际法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国际法的刑事化现象不断增多。

关键词:国际法国际社会新特点变化随着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结构的变化,国际法也产生了许多新现象、新特点。

值此世纪更替之际,对近期国际法的发展趋势作出适当的总结和评估,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纵观近年来国际法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概括以下几个新特点:一、国际社会的组织化首先,国际组织迅猛增长。

据统计,目前各种影响较大的国际组织已达4000多个,其中政府间的重要组织早已超过500个。

它们90%以上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发展起来的。

其次,国际组织的活动范围包罗万象。

在联合国广泛开展工作的同时,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专业组织在进行活动。

上到外层空间,下至海床洋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在内的各个领域。

从香蕉、咖啡、石油生产一直到国际贸易、关税、金融;从邮政、电信、民用航空一直到公海航行、环境保护、全球气候,从体育、音乐、知识产权一直到难民、精神病、国际战争,从河流、边界、麻醉品管理一直到核武器、核能和平利用、深海资源开发,无处不是国际组织活动的场所。

人类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都成了国际组织工作的对象。

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国际组织网,出现了国际社会的组织化的趋势。

复次,国际社会的组织化使国家主权的保留范围相对缩小。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组织的潜力很快被释放出来。

国际组织的触角不断深入国家主权的管辖范围,使国家军备、人权、贸易、关·36税、投资、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诸多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与此同时,有关国家还甘心让国际组织暂时行使主权权利,或将部分主权权利持久地转让给国际组织。

仅就联合国在会员国家重建方面来说,其对国家管理权的渗透,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例如,自1988年以来,联合国先后在纳米比亚、柬埔寨、索马里、萨尔瓦多、安哥拉、莫桑比克、卢旺达、南非和前南斯拉夫等国组织和实施国际监督下的民主选举。

联合国在上述有关国家中,实际上行使的是国家主权权利。

再就区域组织而言,欧洲联盟是主权权利持久地转让给国家组织的最突出的代表。

欧盟不仅其内部组织结构像一个主权国家,而且在许多领域实际上行使过去属于国家的主权权利,从关税、贸易到整个商业政策。

从劳动就业、人员流动到社会福利政策,从运输、农业、渔业竞争到环境与科学发展政策,从司法协助到内务合作政策,从政治合作到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可以说,这种主权权利的转让还具有持久性,因为它经国际条约固定下来了。

最后,国际社会的组织化使国际法的约束力增强。

一方面,国际社会已公认有若干强制规范的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出现了强行法(JusCogens)理论。

尤其是1969年的《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53条和第64条明确规定,条约与一般国际法强制规范抵触者无效。

当今,虽然国际法的主要规范仍为意志法,但国际社会已公认有若干强制规范的存在。

这无疑增强了国际法的约束力。

另一方面,国际组织执行行动(EnforcementAction)的约束力也有明显加强。

《联合国宪章》第7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章以较大的篇幅对此作了详细规定。

二战后纽伦堡和远东两个军事法庭所进行的两次国际审判,以及1949年《日内瓦公约》关于对严重违约者加以制裁的规定,都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体现了国际法在执行方面的效力。

此外,国际社会还约定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加以规定。

这反映当代国际法对传统的“自助原则”作了严格的限制。

二、国际法的全球化第一是国际法适用于整个国际社会。

依据传统的见解,国际法是所有文明国家问的行为规则——并普遍适用于全世界的国际关系领域。

然而,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出现,对这种看法提出了挑战。

前苏联的法学家否认有共同的国际法存在,使原有国际法的单一体系发生了动摇。

此外,战后亚非拉地区有大批新兴国家出现,形成了所谓的第三世界,他们对国际法的态度也使一部分学者忧虑国际法的普遍性。

这些国家对现存国际法的内容表示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要求修正或采纳一些新的原则。

然而,由于国际社会结构的变化,两级对峙的冷战格局的结束,目前没有任何国家集团或意识形态再对国际法体系作有力挑战,使国际合作有可能加强。

在当今和可预见的将来,世界各国将奉行一个国际法的体系,但这个国际法体系由于许多新兴国家的参加,其内涵已不是原来以西欧基督教文化为主的国际法体系,而包括世界各个不同文化国家所贡献的内涵。

第二是许多全球性问题更加需要国际法来调整。

各国日益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影响国际法的发展。

当今,国际社会更加需要发展普遍性的国际法规范以应付全球性问题。

在近年来,无论是汇率、货币政策,还是军备控制、化学武器、地雷、气候变化、臭氧层、危及物种、森林保护、少数民族权、国际贸易或地区一体化、政策的选择权等等,都日益受国际法的约束。

在这些关系到全球性的问题中,最明显的是保护地球环境。

许多环境破坏活动也许只对个别地区有损害,但是其它一些环境破坏活动则有超出国界的影响并能引起整个地球环境的变化。

例如,一些物质排人大气层会对全球气候或臭氧层有影响。

今天,学者们已广泛地讨论这些活动如何真正威胁人类以及国际社·青年论坛·会应采取什么行动来对付它。

在这方面,国际法应该能够建立一致的普遍性规范来处理这些威胁。

对大洋的污染也有全球性的影响,因此同样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当前对环境的威胁使得确立规范日益重要,以控制危及所有国家和人民的活动,不管这些活动发生在何地。

此外,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国际犯罪行为(如种族灭绝罪和战争罪)和使用核武器,都产生了同样的全球性问题,它们被提上国际议程已有一段时间,迫切需要用国际法来加以解决。

第三是国际法向国内法渗透。

现在,许多国际法原则、规则都要求各国制定相应的国内法规范,切实履行国际法上的义务。

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定,尤为典型。

世贸组织制定的规则具有双重的法律效果:“不仅使通过规定途径到达到国家的法律体系,而且使国际一级的准则法律化。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议》对此作了明确规定。

例如,第2条:“附件一、附件二和附件三中的各协议及其法律文件均是本协议的组成部分,并约束所有成员。

”第16条则进一步规定:“每一成员应当保证其法律、规则和行政程序,与所附各协议中的义务相一致。

”因此,世贸组织确定了其有关规范优于成员方的国内法的这种宪法性原则。

世贸组织所确定的这种国际法效力优先的原则,不但得到大多数国家国内法的认可,而且也为其他的国际条约所证实。

例如,《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27条规定:“一当事国不得援引其国内法规定为理由而不履行条约。

”此外,在司法实践中,同样要求国内法院在国际法与国内法发生冲突的情况下适用国际法,否则就构成国际不法行为。

三、国际法研究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传统上,国际法是按年代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这种方法在19世纪特别明显。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政府档案的公布,使国际法的研究资料更加丰富,从而促进了外交史的研究。

同时,国际组织如国际联盟和常设国际法院的设立,也推动了对国际组织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用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国际法。

近年来,国际法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

1.批判的国际法方法这一新学派最先在美国出现,他们基于分·37·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青年论坛·析的语言哲学和一种解释的法律理论,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传统的实在法学派的国际法观念提出了猛烈的挑战。

这派学者试图超越法律的构成、法律与政策的相关性,并着眼于国际法律论述的矛盾和缺点。

这派学者经常认为自己是“新主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文化对法律发展的重要性,并对法律在面对国家主权中所取得的进步提供了一种批判的观点。

批判的法学研究方法特别注重语言的重要性。

在某种意义上,批判的国际法方法是最激进的一种方法论,它困惑于国际法的性质。

此外,自从80年代以来批判的国际法方法也经历了一些变革。

2.女权主义者的国际法方法第一,“国际法的造法过程排斥女性”。

首先,女权主义者认为在国际关系中妇女没有被充分代表。

国际造法过程剥夺妇女接近和参与的机会。

国际法律秩序的结构反映了一种男性的观点,一并确保其支配地位。

在各国政府的权力结构中,压倒性多数是男性,妇女只在极少数几个国家占据有限的几个重要位置。

国际组织是国家职能的一种扩张,它把妇女限于不重要的和从属的地位。

虽然联合国就其成员国的普遍性来说,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它是国际社会的一个主要成就,但是,联合国的这种普遍性并不适用于妇女。

联合国妇女平等权利工作组认为在联合国每周、每月、每年的人事制度中,性别歧视已成为惯例。

其次,国际法的创造过程几乎专属男性。

在国际法的创造和逐渐发展过程中,漠视女性同样存在,多年来,只有一位女性担任国际法院的法官。

然而,至今还没有妇女成为国际法委员会的委员。

国际法院尽管在促进“代表世界各主要文化体系及各大法系”方面已有所进步,但是,在占世界人口一半的妇女代表方面仍然踯躅不前。

第二,国际法的内容有利于男性而不利于女性。

一方面,国际法规则总体上赋予男性以特权,它允许忽视或逐渐损害特别关系到妇女的问题。

另一方面,国际法原则是损害和压迫妇女的工具,它维护男性在国际法律秩序中的统治地位。

3.国际法和国际关系交叉研究的方法这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它是试图在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法理论之间架设一座沟通·38的桥梁。

它把国际关系中有关国际行为主体的理论并人国际法。

在过去的10多年间,国际关系理论作为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已经激励和推动了一些国际法上最激动人心的学术成就的产生。

最近,这派学者试图吸收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最新发展,其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从国际法执行的研究,到国际组织稳定性和有效性的分析,以及国际行为模式对国际法规范的内容和主体的影响方式的探讨。

4.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又称为法律和经济的方法。

它在国内法中的运用,已经证明是非常重要和持久的。

法律和经济既有描述性的成分,以用来解释反映经济学上最有效的结果的现存规则;也有规范性的因素,以估计法律上提出的变化并努力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实现财富的最大化。

游戏规则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经常被视为法律和经济学的一部分。

在国际领域,这种方法已经开始用来研究商业和环境问题。

四、国际法的领域进一步扩大1.国际法的客体愈益扩张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生存空间和活动天地极大地拓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