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绩效管理
4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制度客观上有助于缓解委托代理关系中信息不对称以 及代理成本过高的问题
20
4.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3E理论
新公共管理运动:这一思潮自英、美、澳、新等国肇始 后, 逐步形成了世界性潮流。其基本特征在于试图以现代经 济学为理论基础,在政府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
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 强调在公务员录
公地悲剧:当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 但没有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由此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即为“公地悲 剧”。如草场过度放牧、海洋过度捕捞等。
1968年,美国学者哈丁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公地的悲剧》的文章首次提出
16
1. 公共产品理论
1 财政支出领域应该为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领域 公共财政支出安排要严格限定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范围内——做正确的事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
属于决策系统及相关制 度的设计
性质
范畴
内容相对微观、具体 和单纯
核算和估测财政支出 的实际绩效状况,不具 有实际的约束力 结果导向机制
内容相对宏观、抽象和 综合
根据不同财政支出绩效 水平设计出一整套激励和 约束机制 关注过程和沟通,强调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程序与结果并重
收益相联系
财政资源分配者对官僚机构运作缺乏必要的知识和信息
监督部门缺乏重组的动机去运用其潜在的权力来干预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困难和阻力
18
3. 委托代理理论
股东大会
代 理 委托
不参与运作
董事会
代 理 委托
作重要决策
总经理
董事会将部分决策职能再委托给总经理
实际运作
股东们保留剩余索取权,将决策职能委托给董事会
绩效反馈(A): 活动:向评估客体反馈评估 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时间:绩效期间结束时
绩效管理循环
绩效评价(C): 活动:评估财政支出绩效 时间:绩效期间结束时
绩效实施与管理(D): 活动:过程监督与检查;提 供反馈; 时间:整个绩效期间
评估结果使用 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与 后续预算挂钩……
7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概念
其 他 财 政 支 出 项 目 绩 效 评 价
某 中 小 学 教 育 支 出 绩 效 评 价
司 法 单 位 支 出 绩 效 评 价
其 他 预 算 单 位 支 出 绩 效 评 价
行 政 部 门 支 出 绩 效 评 价
教 育 部 门 支 出 绩 效 评 价
公 安 部 门 支 出 绩 效 评 价
公 共 卫 生 部 门 支 出 绩 效 评 价
纳税人与财政部门;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财政部门与评价主体;评价主体与预算单位
3
降低代理成本需要“诱”与“逼”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Sunnyvale市规定:对超额完成质量和绩效目标的公共支出项目, 管理者可获得10%以下的奖金。这项激励措施使得相应的产出提高了4%,而平均服务成 本则下降了20%左右。
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
有成效的管理, 使之成为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
的主体指导思想。
21
新公共管理运动特征
1
新公共管理重新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做了定位
政府不再强调自身的官僚机构特性, 而是公共物品的主要供给者或组
织者。社会公众成为为政府提供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的
“顾客”或“客户”。 2
新公共管理重新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做了定位
公共行政行为更强调以效益为核心。新公共管理理论更加重视政府活
动和财政支出的产出和结果, 主张放松通过法规和制度而进行的行政 规制,采取严格的绩效目标控制, 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 并根
据绩效示标( Performance Indicator) 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
主要研究方向
• 战略与组织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组织理论与设计
• 商业研究方法
• 财务管理(1999年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CPA)协会会员资格)
2
今天的话题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概述 国外经验借鉴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框架
4
更加重视对公务人员的激励机制
赋予中低级文官即“一线经理和管理人员”以职、权、责, 给一线管
理人员在资源配置、人员安排等方面的充分的自主权, 以适应变化不
定的外部环境和公众不断变化的需求。管理方法上则更多地借鉴了企 业管理的成功作法, 包括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
等, 对雇员进行绩效评估、物质奖励等企业管理的方式运用到政府内
委托中介机构
形成评价结论
撰写评价报告
上报评价报告 建立工作档案
评价结果应用
11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客体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客体
财政支出项目绩 效评价
单位财政支出绩 效评价
部门财政支出绩 效评价
财政支出综合绩 效评价
义 务 教 育 专 项 支 出 绩 效 评 价
科 技 信 息 专 项 支 出为零:在现有的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上,新增消费
者不需增加供给成本。(如灯塔等)
消费的非竞 争性
边际拥挤成本为零:任何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
同时享用该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个人无法调节其消费数量和 质量。
15
公地的悲剧
中世纪的一个小镇,该镇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是养羊。许多家庭都有自 己的羊群,并靠出卖羊毛来养家糊口。由于镇里的所有草地为全镇居民公 共所有,因此,每一个家庭的羊都可以自由地在共有的草地上吃草。开始 时,居民在草地上免费放羊没有引起什么问题。但随着时光流逝,追求利 益的动机使得每个家庭的羊群数量不断增加。由于羊的数量日益增加而土 地的面积固定不变,草地逐渐失去自我养护的能力,最终变得寸草不生。 一旦公有地上没有了草,就养不成羊了,羊毛没有了,该镇繁荣的羊毛业 也消失了,许多家庭也因此失去了生活的来源。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运用一定的评价准则、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 资金的相关性、效率、效果、可持续性等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评价。
绩效评价的原则
客观公正原则 科学规范原则
独立原则
可靠性原则 目标导向原则 参与性原则
8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区别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围绕财政支出绩效测 量的方法进行工作
4
管理的概念
管理: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
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依理而管” 法理和事理是“管”的依据 梳理和清理是“管”的过程 合理和调理是“管”的结果
5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概念
财政支出绩效:财政支出所引致的一系列结果(主要包括绩和效两个方面)。 这些结果与财政支出绩效战略目标、公共满意度、公共资金投入等关系最密切。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围绕财政支出所引致的绩效结果而开展的一系列管理(包 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活动。
广义代理关系:泛指承担风险的委托人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并与之订立 或明或暗的合约。
19
3. 委托代理理论
1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委托代理问题源于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信息不对
称
所有权(纳税人)——分配权(财政部门)——使用权(政府相关部门)
道德风险、逆向选择
2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中存在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产生一定的代理成本
公共支出的绩效——把事情做好
2 公共产品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设置提供 理论启示 财政支出绩效分层次、分类型评价——财政支出绩效分类评价机制
3
公共产品范围与结构的变化,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及权重产 生重大影响
4
公共产品与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之间客观上存在一种良心互动紧密关系
3
绩效概念
绩效:包含了效率、产品与服务质量及数量、机构所做的贡献与质量,包含了 节约、效益和效率。 绩:是否按期实现了预先设定的目标,主要任务是否完成,侧重反映量的成果。
效:效率、效益,指完成任务的效率、资金使用的效益、预算支出的节约等, 侧重反映质的成果。
资源支出成本、支出效率、经济性与效果性、政治稳定、社会进步、 发展前景……
投入的经济性 (Economy)
产出的效率性 (Efficient)
可测量的 评价指标
影响的有效性 (Effectiveness)
25
中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一场自下而上的绩效化运动
功能
侧重点
9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的联系
在很大程度上,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是对绩效评估 结果的产生和运用的管理,而绩效结果的产生则
依赖于具体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因此,财政支
出绩效评价是建立和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重
要基础。
10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一般操作流程
内部评价组 确定评价对象 成立评价组织机构 实地勘察 设计评价方案 下达评价通知 审查 收集基础资料 评价资料分析 评价人员打分 问卷调查 听取汇报 确定评价机构 成立专家组
14
1. 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的减少。 效用的不可 分割性
私人产品可以被分割成许多可以买卖的单位,谁付款,谁受益。
公共产品是不可分割的。国防、外交、治安等最为典型。
受益的非排 它性
私人产品只能是占有人才可消费,谁付款谁受益。然而,任何
人消费公共产品不排除他人消费(从技术加以排除几乎不可能或 排除成本很高)。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白搭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