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白菜的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第一节、大白菜各种营养元素缺乏症与过剩症图解大白菜缺素图谱白菜缺氮图谱白菜缺磷图谱白菜缺钙图谱1白菜缺钙图谱2白菜缺钾图谱1白菜缺镁图谱白菜缺铁图谱2白菜缺锰图谱白菜缺锌图谱1白菜缺锌图谱2白菜缺硼图谱1白菜缺硼图谱2第二节大白菜干心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大白菜“干烧心”图谱大白菜干心病,在欧、美称"内部顶烧病"、"内部破损病"、"内部褐变病",日本则称"心腐病"和"缘腐病"。
我国菜农叫"干烧心"、"焦边"、"夹皮烂"等,此病在荷、美、日等国家都有发生。
国外于50年代开始研究。
shafer和Sayle于1940年首先报道了干心病是由于氮素化肥使用过多引起的病害。
1960年前后在美、荷、日等国都先后报道了植株缺钙是大白菜发生干心病的直接原因。
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氮素化肥使用过多、天气干旱、土地盐碱、灌溉水质不良是导致发病的诱因。
一.发病时期与症状一般在结球期发病严重。
贮藏期间因生理活动进行,而钙源供应又停止,有继续发病的趋势。
已经发病的大白菜由于腐败菌的再侵染而日趋严重,由干心变腐烂。
结球前期发病时,顶叶边缘先呈水浸状半透明,后变成淡黄色,枯萎、绉缩成白色干带。
结球后发病时,外观正常,但切开后看到心叶边缘枯焦,叶球仍可生长,但包球不紧;有的由于细菌侵染而腐烂。
二.发病机理和影响钙素吸收的条件(1)干心病不是细菌感染引起。
日本静冈大学从大白菜干心病叶中分离出的主要细菌是假单胞杆菌和欧氏杆菌,都属于腐败性细菌。
将分离出的这些细菌接种在大白菜上所引起的症状与干心病症状有显著不同。
因此,认为干心病首先是生理障碍引起的干边,发病后由于腐败性病菌的侵染而腐烂,造成干心、腐烂的并发症。
(2)钙的吸收和运转。
钙从根运转到植株顶端,要在木质部经过一系列的负电荷交换作用才能移动。
"根压流"的形成是直接影响钙吸收和运转的因素。
特别是蒸腾作用较弱的植物,"根压流"对离子的传导有重要作用。
如果土壤含水量降低,或土壤溶液浓度加大,会使土壤水分势降低,限制水分吸收,防碍"根压流"形成。
土壤温度降低、湿度过大使士壤含氧量降低,都影响"根压流"的形成。
这些条件也影响钙的吸收和运转。
(3)钙在植物体内的累积和分布。
钙在大白菜植株内分布不均匀,外叶含量低。
从表中可以看出,无论大白菜还是甘蓝,内叶氧化钙含量显著降低,这是干心病经常在心叶发生的原因。
为了研究钙在大白菜植株内运转情况,把45Ca施入土壤中,它大部分在老叶累积,而在干心病发生的部位极少。
把45Ca注人中肋下部或涂于叶面,转移的都较少,这说明钙在植物体内运转较困难。
(4)发病机理和发病时钙的临界指标。
日本静冈农业试验场分析了病叶成分(见下表)。
发现病株钙的含量显著降低,见下表。
大白菜病、建株成分含量比较(静冈农场1958)高野太吉解剖病叶用显微镜观察,发现首先遭到破坏的是排水细胞附近的通水细胞,被破坏的组织向下蔓延,直到维管束中类管胞附近的细胞,使排水组织变黑全部受到破坏。
同时他还观察到大多数干边发生第10~20片叶之间,排水组织变黑、坏损发生在20~30片叶之间。
因此,他认为先发生排水组织的破坏,损坏了叶片的溢液作用引起水分失调,而导致发病。
关于蔬菜缺钙症的临界含量指标,据静冈农试场测定大白菜钙的临界含量因品种而异。
"庄内"品种CaO含量在2.94%即表现缺钙症,而"野崎"品种到2.13%才发病。
(5)土壤中可利用性钙不足能导致发病。
在施入土壤的肥料内附带有较多的可溶性钾、铵、钠和镁等元素,但可溶性钙非常少,因而降低了土壤溶液中“钙/总可溶性盐"的比例,这种比例的降低与植物的缺钙病是密切相关的。
武井昭夫认为:"在新开垦的土地或被雨水冲刷严重的沙土地有可能由于土壤含钙不足而发生缺钙病"。
(6)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土壤含盐最高,溶液浓度加大,影响钙的吸收,是造成大白菜缺钙干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1957年日本静冈县于心病大发生,即因经常使用海藻照料(有较高含量的钾、钠),使可溶性盐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加大了土壤溶液浓度,影响钙的吸收,导致干心病发生。
(7)离子的拮抗作用能导致发病。
在作物对养分的吸收过程中,离于相互起拮抗作用,已知镁、钾、硼、氨、氢离子对Ca2+的吸收有拮抗作用,可溶性铝离子也抑制钙的吸收。
所以在增加土壤中对钙有拮抗作用的元素,就会影响钙的吸收。
Shear在论述钙与土壤中其他离子关系时指出;较高的K/Ca比是组织中缺钙的一个标志,钾和镁在植物内的累积是按比例等速进行的.当出现K/Ca比值高的状态时,也会出现K十Mg /Ca比值较高的状态。
镁与钙在吸收运转方面有竞争,少量的镁素供应有利于钙的吸收,过量的镁素供应会起相反的效果。
磷能制约钙的有效利用率。
过量的磷能束缚钙的活性,使钙成为不活动态。
但磷过少也能产生与缺钙相似的病态。
硼与钙的关系是正面的,无论是土壤施硼或叶面喷硼都可以使植物体内的钙保持可溶性状态。
钙的载体还有被有机杀菌、杀虫剂所代替的可能。
(8)氮肥使用过多也会发病。
生产实践证明,氮肥使用过多,干心病则严重。
shafer盆栽试验证明氮素化肥施用过多,降低了土壤中Ca/N比例,而引起大白菜发病。
1958年日本静冈农试场按每100平方米分别施入N肥1.89、2.65、2.30公斤,结果是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干心病愈严重。
少城区发病率为22%,中氮区为32%,多氮区为37%。
关于氮肥施用过多导致发病的原因,有人认为一方面是由于植物生长过旺钙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是钙与氮有拮抗作用。
特别是铵态氮,铵离子能把钙代换出来,使钙素淋失。
(9)土壤水分不足、天气干旱易发病。
大白菜干心病与土壤水份的关系很大。
日本有人用当地土壤做盆栽试验,水分保持适当的湿度和干旱两个处理。
前者叶片中Ca/N比值高。
钙的吸收好,干心病轻,产量高。
日本很多人还分析了气象条件与发病的关系。
发现在日本从12月至1月降雨少,持续干旱的年份发病重,降雨多的年份发病轻。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刘宗樊分析了天津市近几年9月分降水量和干心病发生的关系,认为9月中、下旬雨量的大小是决定干心病发病程度的一个关键性的气象条件。
武井昭夫指出: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适合于它繁殖的土壤水分、温度和PH值范围都很小。
它对于高温干燥的抗力是比较弱的。
大量施用铵态氮而又不能及时进行硝化作用就影响大白菜对钙的吸收。
当施用氯化苦进行土壤消毒时也会杀死大量硝化细菌抑制了硝化作用.而激发缺钙病的发生。
天津市9月份降水量与干心病的关系三.防治大白菜干心病的途径综合上述,可见导致大白菜发生干心病的因素极为复杂,单一或几个因素互相配合都可导致缺钙。
在不同条件下导致发生"缺钙症"的主导因素,在不同时期也会有变化。
植物本身对"缺钙症"的抵抗力也有多样性。
这些因素就构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同时也有通过多种途径解决的可能性。
根据目前的认识程度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1)根外施钙是简便有效的方法。
促使根部积极吸收钙素的方法现在还未完全解决。
所以应当考虑根外补充钙源的方法。
掘裕进行喷钙素盆栽试验,结果是喷钙的比不喷的发病轻。
另外,Dunlap报导,喷硼可以减少植物的缺钙症。
Dixon指出:土壤施硼能促进喷钙的效果。
当前日本推广的主要方法是在发病前(叶球开始形成时)每隔5天向新叶喷洒0.5%氯化钙溶液,共喷35次。
日本也有人将CaCl2制成虫卵形颗粒缓释剂,在开始结球时撤入心叶。
(2)试用激素使钙"活化"。
陈文孝等用萘乙酸(NAA)处理番茄,研究对钙素移动的影响,他指出:在叶面喷洒NAA(10-5M)可促进对钙的吸收和移动(运转),但不同器官的移动效率不同,根>茎>叶。
另外,NAA还能助长植物器官的贮纳(sink)能力。
据此安志信等于1979年在天津青麻叶大白菜上进行了试验其结果比较理想;另外将喷3次氯化钙附加萘乙酸混合液和单喷3次萘乙酸相比差异不显著;而和单喷3次氯化钙相比则差异显著。
说明萘乙酸有一定防治效果。
(3)排除阻碍钙索吸收的条件。
关于"根压流"能将钙运转到大白菜内叶的研究,提供厂防止干心病和其他作物发生钙紊乱的方法。
如何利用田间小气候和改进灌溉技术,创造形成"根压流"的条件,以增进钙的吸收和运转,是今后防止干心病的途径之一。
对地势低洼的盐碱地首先应切实做好排水洗盐工作;其次要增施有机肥加强土壤改良,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采取合理追施速效氮素化肥的方法(硝态氮素化肥对大白菜吸收钙的抑制作用比铵态氮素化肥弱),排除不利因素抑制干心病的发生。
(4)培育抗病品种。
关于大白菜不同品种间的抗性表现不同,利用灾年在重病区进行株选而后再选配杂种一代的方法,开展大白菜抗干心病的选种和育种工作。
第三节大白菜的施肥技术一.大白菜生长的适宜条件大白菜喜温和而耐冷凉,生育初期适温为20℃,结球期适温为15~16℃,气温低于5℃时生长极缓慢。
对水分要求严格,全生育期适宜的土壤湿度为80%~90%,低于70%对生长不利,高于95%以上脱帮多,病害重。
适宜空气湿度为65%~80%,湿度过大易发生病害.莲座期和结球期要求光照充足,以利叶球充实,土壤要求保水保肥力强,最好选用肥沃的壤土,粉砂壤土和粘壤土,砂粒与粘粒比以1:3左右为宜。
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较宽,在弱酸性至微碱性条件下均可正常生长。
二、大白菜的营养与需肥特点在一定用氮量范围内,大白菜产量随用氮量增加而相应提高。
增产原因主要是增加子叶面积和厚度,而不是增加叶片数。
增施氮肥使叶片加厚的原因是由于细胞体积扩大,栅栏组织细胞层数并末加多。
磷有促进植株生长点细胞分生的作用,加速分化新叶,形成莲座。
也能加速主根分生须根,扩大与土壤的接触面,吸收更多养分和水分。
磷肥充足,根尖细胞和心叶生长变快,有利于叶球形成。
磷的增产率虽比氮低,但在施足氮肥的基础上再施磷肥,可增加净菜率和提高叶球坚实度。
钾能增加大白菜含糖量,提高糖氮比例,加快结球速度,据分析球叶中的含糖量高于外叶,叶柄中含糖量高于叶片。
从生长期来看,结球期含糖虽高于莲座期,莲座期含糖量高于幼苗期。
在叶球形成期,为了使有机物质转运至产品器官,形成硕大充实的叶球,需要很多钾肥。
若缺钾,莲座叶不待叶球充实就逐渐黄化,光合效率大为降低,植株抗病力也减弱。
除氮、磷、钾三要素外,大白菜还需要其他营养元素,目前生产上表现最突出的是钙和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