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猫弓形虫病分析
• 在细胞内可形成多个虫体的集合体,称假包囊,囊内的个 体即滋体或速殖子,为急性期病例的常见形态。宿主细胞 破裂后,滋养体再侵犯其他组织细胞,如此反复增殖,可 致宿主死亡。但更多见的情况是宿主产生免疫力,使原虫 繁殖减慢,此外有囊壁形成,称为包囊,囊内原虫称缓殖 子。包囊在中间宿主体内可存在数月、数年,甚至终生 (隐性感染状态)。
• 在预防动物弓形虫病中,应限制养畜(禽)场养猫,防止 饲料被猫污染;采取灭鼠措施,切断鼠-猫-畜禽的传递环 节;用屠宰场废弃物和动物尸体做动物饲料时,必须经高 温无害处理;发现患病动物应隔离治疗;在疾病流行期, 可应用磺胺类药物预防,控制疾病的爆发流行。
• 为避免人体感染,在接触患病动物、尸体、病料后应严格 消毒;养成反前洗手的卫生习惯,不食生肉;限制养猫, 减少与猫的接触机会。
3.4检测技术
• 弓形虫病诊断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 病原学的检查方法如镜检、滋养体分离法、 卵囊分离法等;二是免疫学的方法,如 ELISA、补体结合实验、免疫印迹和免疫层 析等方法;三是主要以分子生物学术如分 子杂交技术、DNA体外扩增技术即聚合酶 链反应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方法,如控针 技术、免疫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R和巢式PCR等。
关键词
• 弓形虫 检测 犬 猫
绪论
•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又称弓形体病,是由龚地弓 形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在动物体内多为隐性感染,主要 侵犯眼、脑、心、肝、淋巴结等。可引发广泛的临床症状, 如弓形虫性脑炎、弓形虫视网膜炎、弓形虫性腹膜炎等。 • 传统的弓形虫检查方法如镜检、滋养体分离法、卵囊分离 法等费时、费力,且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不高,常常导致漏 诊或错误的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虽然具有较高的敏 感性和特异性,但由于其操作复杂或实验条件要求较高, 难以推广应用;免疫学诊断方法是进行弓形虫感染调查、 临床弓形虫病筛选诊断的常规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 性强、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所以免疫学方法仍是目前弓 形虫感染和弓形虫病的主要诊断手段。
3.2 流行病学
• 3.2.1感染来源:各种患病及带虫动物都是感染来源,其中 急性患病动物的肉、乳、分泌物及排泄物中含有滋养体, 慢性动物的肉、眼及脑中含有包囊。猫感染后经3-20天开 始排出卵囊,每天排出10-100万,并持续5-14天。 • 3.2.2 易感动物:人、各种畜禽及多种野生动物均可感染, 但以幼龄动物易感性最高。 • 3.2.3 感染途径:主要经口感染,滋养体型对绵羊和人也 可通过胎盘感染。 • 3.2.4 地理分布及季节动态:该病存在于各地,无明显季 节性,但春季和秋季发病较多。
• 弓形虫病和犬瘟热鉴别诊断的方法:弓形虫病原为龚地弓 形虫(原虫),呈稽留热型(体温一般为40-42),典型 症状为肺炎(带有脓性鼻液)、弓形虫性肌炎和肌肉麻痹; 犬瘟热病原为犬瘟热病毒(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RNA 病毒),呈双相热(先升高到40随后降低,最后持续在40 以上),以肺炎(脓性鼻液,鼻尖开成结痂)、神经炎症 反应(肌肉震颤)、角腊翳、溃疡及足垫增厚、变硬为典 型症状。
1.3 结果判定
• 结果判定标准(请参照上述插图) • 阳性:检测线和对照线均出现。(注:低效价的抗体出现 的检测线有时会较浅 • 阴性;只出现检测线。 • 无效:未出现对照线。此结果出现应使用新的检测装置重 新检测
2 结果
• 统计了上海爽佳宠物诊所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期间就 诊的宠物犬、猫病例41例,从检测结果分析,有41%的犬、 猫感染弓形虫,感染率较高,对人和宠物危害较大。
• 1.2.3方法 • (1)检测前将待检血清样本从冰箱取出,在室温或37℃ 恒温箱中平衡10分钟。 • (2)将试剂盒置室温静置数分钟。 • (3)检测前将检测卡,试剂,样本和对照品平衡至室温 (15-30℃)。 • (4)检测卡放置于洁净的水平面上。 • (5)检测卡上矩形检测窗口底部蓝带下面的样本膜区加 10ul样本液。需将样本完全润湿膜区(这会使固定化抗原 最大限度保证捕捉到抗体,增强检测的特异灵敏度)。 • 检测所用到的10ul吸液管使用说明:压挤吸液管上部,然 后释放吸液,确保吸液水平线恰在黑色标志处。接触至装 置样本区域的膜上,轻轻释放出液体使之全部被加入到膜 上。 • (6)垂直滴加试剂满3滴(100-120ul/滴)到试剂孔 • (7)5-10分钟读取结果。
3.5治疗及预防
• 治疗本病以磺胺类药物和抗菌增效剂联合应用效果较好。 对急性感染病例,可用磺胺嘧啶(SD),每千克体重用 法70毫克,或甲氧氨苄嘧啶(TMP),每千克体重14毫 克,每天2次口服,连用3~4天。由于磺胺嘧啶溶解度较 低,较易在尿中析出结晶,内服时应配合等量碳酸氢钠, 并增加饮水。此外,可应用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间 甲氧嘧啶、制菌磺、SMM、DS—36)其用量,初次量为 0.2克/千克体重,维持量为0.1克/千克体重,1日2次,内 服。不仅可以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并可有效地抑制速殖子 在体内形成包囊。如果严重出现腹泻者,可根据脱水情况 进行补液。
• 常用的确诊弓形虫感染的方法①体液涂片镜检:显微镜下 找弓形虫速殖子或孢囊。临床上可取标本有骨髓、脑脊液、 腹水、痰等。该法虽检出率低,但一经发现即可确诊。② 血清学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弓形虫IgM 型抗体,该法微量、快捷、敏感和特异性高,且在感染早 期出现。③PCR检测弓形虫特异性DAN片段,该法灵敏度 高,但有时出现假阳性,可作为辅助诊断。④有条件单位, 采用动物接种或组织培养物分离弓形虫。所取动物最好采 用刚断乳乳鼠,观察动物的发病情况,分时间段解剖小鼠, 观察病变组织,直接镜检或作血清检测特异性抗体、抗原 复合物。
1.2方法
• 1.2.1准备工作对可疑临床病例进行饲养管理等个方面的详 细记录。准备好抽血所要用到的酒精棉球、橡皮带等工具 材料。 • 1.2.2血清样本的制备 • 先用注射器抽取可疑临床病例的前或后肢静脉血液2~ 2 3ML,于试管中,放入离心机中离心2000r/min,10min。 离心机分离出血清(无溶血),生理盐水作1比1稀释血清 后使用,或置冰箱待用。
3 分析与讨论
3.1病原学
• 弓形虫属顶端复合物亚门、孢子虫纲、真球虫目,细胞内 寄生性原虫。其生活史中出现5种形态,即滋养体(速殖 子);包囊(可长期存活于组织内),呈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10~200µm、破裂后可释出缓殖子、裂殖体;配子体 和卵囊。前3期为无性生殖,后2期为有性生殖。弓形虫生 活史的完成需双宿主:在终宿主(猫与猫科动物)体内, 上述5种形成俱存。卵囊随动物粪便排出,在适宜温度 (24℃)和湿度环境中,约经2~4天发育成熟,抵抗力强, 可存活1年以上,如被中间宿主吞入,则进入小肠后子孢 子穿过肠壁,随血液或淋巴循环进入全身各组织细胞内以 纵二分裂法进行增殖。
• 猫弓形虫病症状 • ①急性病例: • 肺炎症状,持续高热、厌食、嗜睡、呼吸急促,咳嗽等。 也有出现脑炎症状、早产和流产的病例。 • ②慢性弓形虫病时常复发。 • 厌食、中枢神经障碍、心肌疾患,肝损伤,流产或死胎, 以及经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发热、死前出现呼吸困难。 • 某些急性、慢性患病猫出现虹膜炎。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 血清:临床随机抽取犬与猫的血液样本来提取 • 弓形虫抗体试剂盒:该试剂盒由杭州科彤畜牧兽医研究所、 杭州亨力动物医院总经销,试剂盒置2-8℃可保存数月, 可常温运输,不可冷冻 • 10ul微量移液枪、5ML注射器、冰箱 10ul 5ML • 计时器:检测时计算试剂与样本的反应时间
• 弓形虫广泛寄生犬,而且有些犬出去时体内便带有病原, 一般在犬免疫状态良好条件下不会发病,但可终生存在于 机体,而仅有极少数能够表现临床症状。当幼龄犬在断奶 后失去母源抗体而自身免疫功能还不够完善时,便容易发 病,该阶段是犬发生各种传染病的最主要时期。此时可能 单独发生弓形虫病,也可能与犬瘟热同时发生。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犬猫弓形虫病分析
宠医053 指导老师 谢娇 张斌
摘要
• 本文通过对上海爽佳宠物诊所41例临床病 例(主要为犬、猫)进行随机抽取血液样 本以提取血清,用层析法-弓形虫IgM试纸 条进行免疫检测,通过对检测线的识别来 判别检测其为阳性或阴性。分析检测结果 来统计家养犬、猫的弓形虫感染情况,结 果表面有41%的宠物携带弓形虫,对人畜 危害较大。
3.3 临床表现
• 犬的弓形虫病症状似犬瘟热、传染性肝炎: • 主要表现为发热、厌食、精神萎靡、虚弱、粘膜苍白,眼 鼻有分泌物咳嗽、呼吸困难,甚至发生剧烈性的出血性腹 泻。 • 少数病犬有剧烈呕吐,随后出现麻痹和其他神经症状。 • 怀孕母犬发生流产或早产,所产仔犬往往出现排稀便、呼 吸困难和动失调等症状。
致谢
• 本毕业论文得到了张斌老师的精心指导, 在此表示忠心感谢!
参考文献
• [1] 蒋金书. 动物医生手册[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年 • [2] 张秀美. 新编兽医实用手册[M]. 山东科文技术出版社, 2004年 • [3] 李慧珠. 弓形虫与弓形虫病[J]. 生物学通报, 2002,(05) . [J]. , • [4] 陈西岐. 犬猫的弓形虫病[J]. 农家参谋,2004,(11) • [5] 吕元聪. 我国弓形虫病实验诊断研究进展[M].广西预防 医学,2002,(01) • [6] 周永安. 弓形虫病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 中 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3(05) • [7] 都建,沈继龙. 弓形虫感染的免疫与基因诊断技术研究 进展[J]. 疾病控制杂志,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