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脉注射液药理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生脉注射液药理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生脉注射液药理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前言生脉注射液是在我国传统中医中“益气复脉”的著名古方“生脉散”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成功的中药制剂。

其主要成分为人参、麦冬、五味子等,有效成分为人参皂甙、麦冬皂甙、麦冬黄酮、五味子素,具有有多种药理作用。

其具有良好的扩张血管、保护心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调节血压、抗病毒等作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硬化、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的临床治疗当中。

近年来,有大量文献报道称生脉注射液在配合抗肿瘤治疗、抗氧化、糖尿病、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有显著作用[1]。

人参皂苷Rg1和Rb1是生脉注射液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稳定,是生脉注射液的标志性成分之一。

近年来关于生脉注射液药代动力学的文献报道也越来越多,为生脉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生脉注射液是经现代化工艺制成的一种中药静脉注射制剂,由于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对其药理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的实验研究亦得到了许多学者的重视。

本文对该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一、生脉注射液的药理作用1、改善微循环障碍及抗休克作用(1)有效改善微循环障碍,阻止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产生;生脉注射液能降低血液粘度和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

生脉注射液中的人参皂甙能促进前列腺素I合成,抑制血栓素生成,从而抑制血栓形成。

麦冬有消除自由基作用,五味子有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生脉注射液可改善微循环,增加心排血量,抑制凝血功能,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降低血黏度。

研究提示,患者在给予生脉注射液治疗后,微循环得到改善,血压、血脂均得到调节,从而患者改善血流动力学。

生脉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均有很好作用,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与常规治疗有协同作用,无明显副反应。

[2-3]。

(2 )治疗各种休克;生脉注射液具有强心作用,可以增加心排血量,升高血压,改善微循环,对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具有肯定疗效。

邓彪[4]等对71例休克患者进行了西医常规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对比,结果显示在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病程,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常见急症,应用生脉注射液能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的血流灌注,不仅血压回升快且稳定,避免用西药带来的血压大起大落之弊。

本品还可诱发机体释放肾上腺皮质激素,提高人体应激水平,且有良好的镇静、安神,提高患者机体内在反应能力,控制患者不安情绪及休克的烦躁症状,使其顺利度过休克期,为抢救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5]。

2、对心脏的保护作用(1)保护心肌;生脉注射液能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代谢,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使心功能不全得以改善。

其机制主要在于可提高血清中超氧化物气化物(SOD)、一氧化氮(NO)水平,同时降低丙二醛(DAM)水平,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从而保护心肌。

蒙定水等[6]采用窒息法制成兔心搏骤停动物模型,进行心肺复苏的观察,结果加用生脉注射液辅助心肺复苏可以缩短复苏兔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提高自主呼吸恢复率,减少血清MDA的产生,提高SOD活力,延缓SOD活力的下降,减轻复苏兔心肌细胞一般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应用越早,其作用越明显。

睢诚等[7]采用大鼠结扎左冠状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观察到生脉注射液中、大剂量组可使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血清AST、LDH、CK活性及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及GSH—PX活性明显升高,血液粘度及血浆粘度明显下降。

保护缺血再灌注细胞;生脉注射液能够改善心肌缺血,升高血清中NO水平,增加SOD活性和减少MDA水平,使LDH.CK.CK—MD生成减少,抑制了对心肌细胞的坏死性损伤,保护缺血再灌注细胞,提高了复苏的成功率[8]。

生脉注射液可通过调控细胞因子,拮抗全身炎症反应而保护心肌细胞,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心肌的超微结构[9]。

(2)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张西联等[10]观察了生脉注射液对大鼠烧伤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进而减轻心肌的损伤,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3)增强心肌收缩力;生脉注射液使心肌细胞Ca2+内流和ATP含量增加,短时间内即可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排血量,产生强心甙样效应,且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左室做功,明显地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11]。

(4)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力,减少心肌对氧和化学能的消耗。

党波等[12]观察70例冠心病患者,在基础治疗相同条件下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血清中一氧化氮升高.内皮素以及C反应蛋白均降低,两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3、对血液系统作用(1)对血压的双向调节作用;对高血压患者可使其血压降低,对休克等低血压状态则可使其升高,对正常血压无明显影响。

基础研究表明生脉注射液可使PGE2合成增加。

PGE2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一种血管活性物质,具有扩张血管和排钠作用,通过降低心脏前后负荷而降低血压。

赵瞢华,钱小平等[13]用生脉注射液治疗低血压和高血压各12例,结果表明生脉注射液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即小剂量缓慢静滴以升压,大剂量快速静注则降压,有剂量依赖的扩血管作用,且不增加心率。

(2)防治低血压作用;近代药理试验与临床实践表明,生脉注射液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可用于原发性低血压及血液透析所致低血压的治疗。

实验研究与临床实践表明生脉注射液有升压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增加心脏泵血功能来实现的。

在基础研究方面,有学者研究的结果表明生脉注射液可以抑制心肌细胞膜NaLK+一ATP酶的活性,从而影响Na+-K+和Na+一ca2+交换,使Ca2+内流增加,促使钙收缩蛋白浓度增加,产生强心甙样的作用。

并且可以增加心肌糖原和核糖核酸的含量,显著提高DNA的作用,改善缺血心肌的合成代谢,使心肌ATP 含量增加,从而为缺血心肌收缩的能源和肌纤维蛋白、肌凝蛋白的合成提供物质基础,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血液中人参皂甙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可以使血压升高。

[14]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1)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有动物实验表明[15-16],生脉注射液可使小鼠胸腺T细胞数量增加,明显增强刀豆蛋白(ConA)诱异的脾细胞增殖,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使血清中IgG含量增加,明显增加胸腺、脾脏的重量。

从而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生脉注射液还可能减轻由于免疫抑制诱因——热损伤造成的大鼠胸腺、脾脏缩小的程度,并能明显提高损伤大鼠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白介素2产生能力,可提高热损伤大鼠脾淋巴细胞白介素2的表达水平,增加小鼠对亚硝酸钠所至组织中毒性缺氧的耐受性,抑制小鼠对棉球肉芽肿性炎症的反应。

同时生脉注射液还可增加大白鼠、家兔血浆皮质酮水平并呈量B效关系。

所以,生脉注射液为一免疫增强剂。

研究还发现生脉注射液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具有保护、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17].(2)对正常及荷瘤动物的单核;生脉注射液对正常及荷瘤支物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均有非常明显的激活作用,并能对抗内毒素所致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抑制,促进IgE介道的体液免疫,提高细胞免疫,使机体免疫功能处于相对激活状态。

[17](3)抑制LgE抗体引起的过敏;生脉注射液有抗过敏作用,对过敏性水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刺激造血器官,使造血功能旺盛。

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免疫球蛋白生成,防治多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下降,能使淋巴细胞增加,使淋巴母细胞转化,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

[18-19](4)保护内毒素所致的网状内皮系统(RES)的损害;。

有资料报道,内毒素很可能是通过细胞因子的介导而损伤肾脏机能,因此肾功能衰竭可能是内毒素升高所致[20]。

炎症介质如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a)、内皮素(ET)、等可直接引起肾脏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使肾内血流重新分布,肾皮质缺血。

同时还可直接造成肾小管和肾皮质坏死。

临床应用研究[21]发现生脉可降低阻塞性黄疸术后内毒素、ET、TNF—o、白细胞介素(IL-6,8)水平,其机理可能与生脉抑制和拮抗内毒素,进而降低内毒素诱导的盯、TNF_a、IL-6,8的升高有关。

ALB(尿白蛋白)、RBP(尿视黄素)、TFR(尿转铁蛋白)都是反应肾脏损害较为敏感的指标,因而提示阻塞性黄疸的患者手术后应用生脉注射液可明显减轻肾脏功能的损害。

5、抗癌、抗突变作用在诱导动物肿瘤细胞凋亡的实验中,生脉注射液通过免疫增强作用和参与细胞质内事件作用,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22]。

二、生脉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目前关于生脉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文献尚且较少,在此遴选了几篇进行初步的了解。

目前国内的药代动力学实验多为动物实验,主要进行有效成分的血药浓度测定。

石蓓佳[22]选择以家兔为实验对象,研究生脉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b1.在家兔体内的代谢过程。

在研究过程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梯度洗脱。

试验结果,家兔耳缘静脉注射生脉注射液后,人参皂苷Rb1.在家兔体内消除速度较慢,消除半衰期长达15. 4 h。

这一结果与另一片文献[23]内容相吻合。

与之相比迪力夏提[24]让20名健康受试者在接受生脉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各60ml静脉滴注后,对人参皂苷Rg1、Re、Rb1三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在两种制剂之间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显示生脉注射液的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g1与Re均能在给药后迅速地在体内分布并消除,而人参皂苷Rb1的代谢过程则显著变慢,其半衰期甚至高达47h。

此外通过与参麦注射液的比较提出猜想生脉注射液中存在的五味子可能会在一定程度对该制剂有效成分的溶出与吸收造成影响。

以上结果都显示生脉注射液中的人参皂苷Rb1体内代谢较为缓慢。

这一结果与另一篇文献[25]的结论吻合李国信[26]在实验中采用拉丁方实验设计和交叉试验,应用IC/MS/MS分析方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人参皂苷Rb1,浓度,并运用DAS ver2.1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

得出结果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专属性,实验所得人参皂苷Rb1,与内标保留时间t R分别为8.3min和10.1 min左右。

人参皂苷Rb l 线性范围为0.00236—9.45μL,方法回收率在73.31%一100.12%。

实验结果显示,其日内、日问RSD值均小于15%表明人参皂苷Rb.在室温、反复冻融以及长期冷冻条件下稳定性较好。

实验用4种生脉拆方注射液(生脉、参麦、参味、红参注射液)中的人参皂苷Rb1 ,除了t1/2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各药动参数均无显著。

性差异。

由上述数据可得该方法简便、灵敏、特异,适用于血浆中人参皂苷Rb1的浓度测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