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探工程注意事项

钻探工程注意事项

***金矿钻探地质编录注意事项
1、钻探工程保证75mm终孔孔径,无极特殊情况不得缩小孔径。

2、全孔岩芯采取率不低于65%,矿化带重要标志层以及矿层与矿层顶、底板各3—5米范围内矿芯、岩心不得低于80%。

3、取出的岩芯,应冼净后自上而下按次序装箱,注意是否有岩芯颠倒或任意拉长现象,如有应恢复到正常长度后重新丈量,并通知机场当班记录员更正班报表。

4、检查岩芯签与班报表是否一致,如有出入查明原因并改正。

5、岩矿芯拍照:在检查、整理岩矿芯后,应将每箱岩矿芯依次用数码相机拍照存档。

6、钻探施工过程拍照存档,包括安装定位、终孔测斜、孔深验证等主要环节。

7、钻孔弯曲与测量间距
a.垂直孔允许顶角每100米弯曲2度,斜孔每100米弯曲3度,按孔深累计计算;
b.方位角偏差一般不超过勘探网1/3—1/4;
c.测量间距,顶角小于或等于5度时,每钻进100米测一次顶角(不测方位角)。

顶角大于5度时,每钻进50米测一次顶角和方位。

d.终孔测斜地质编录员应在现场监测。

8、孔深误差的测量与校正
a.每钻进100米、进出含矿层(矿层小于5米只测一次)、终孔后均要进行一次孔深测量,误差小于千分之一者可不修正孔深;
b.见矿与终孔校正,地质编录员应在现场监测。

9、钻探工程地质编录
钻探工程地质编录严格按《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原始编录规范》执行。

原始记录要求认真及时,记录内容齐全,格式统一。

a.井下编录无法做到整洁、条理清晰,因此,通常都是当天到室内后再重新整理誊写,并录入到电脑中形成电子版。

注意井下记录为第一手资料,要妥善保管并最终装订存档。

b.记录顺序为岩性-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蚀变特征-矿化特征-次生构造-脉体特征-与上下层接触关系-轴夹角等。

c.编录过程中遇到有矿化的及时划样,矿化部位上下至少控制两个样品。

10、钻孔终孔后及时完成钻孔小结、钻孔地质小结、钻孔质量验收表等,并制作剖面图、柱状图等图件。

11、钻孔终孔后测量人员要收测,确定终孔坐标、高程。

12、钻孔施工过程中如有较大孔深、孔径等变化,要有“钻孔设计变更通知书”,与其它通知书一并存档。

13、钻孔完成后所有原始资料整理归档放档案袋中妥善保存。

原始资料包括:
定位和机械安装通知书
开孔通知书
变更通知书
终孔通知书
终孔稳定水位记录表
终孔孔深验证单
封孔通知书
钻孔质量评分表
钻探工程原始记录表(班报表)
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记录表
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表(井下)
钻孔地质编录表(整理后,手写)
钻孔地质编录表(电子版打印)
采样登记表
钻孔柱状图
自检、互检单
钻孔小结
2014.7.2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