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分析之同济大学校史馆

案例分析之同济大学校史馆


设计构思
• 建筑材质、色彩和立面细部 刻画延续同一理念。竖向凸 体和条窗具有韵律感和节奏 感,屋顶1.5米挑檐端庄典雅 ;竖明横隐的玻璃体竖向构 件错落有致,与之呼应。 12mm和18mm两种厚度的定 制毛面砖勾勒墙体横向线条 ,光影交错,时隐时现。竖 向条窗窗槛墙石材拼贴,以 校史馆屋顶平面投影为原型 ,简化为主题装饰图案,赋 矛建筑深厚的内涵。
• 外形仿20世纪30年代吴淞校园女生宿舍 设计。
• 建筑面积 1395平 方米(综合楼 36986平方米)
• 容积率 2.46 • 建筑密度 21.86% • 建筑高度 13.76米 • 建筑层数 地上3层
总体布局
• 同济大学校史馆坐落于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同济 大学本部校区东北部,是校区建筑沿四平路城市 界面的节点之一。其与百米高层综合楼、设计院 办公楼、教学北楼、行政楼共同围合近4000平方 米的绿化景观广场。广场下地下车库与综合楼地 下室连为一体,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校史馆位 于广场北侧,作为校区北大道视觉对景,与由北 大道串联起的三好坞(校内公园)、文远楼及其 南草坪、教学北楼及其北侧绿带等,构成空间有 序、生机盎然的生态型校园环境。
设计构思
• 同济大学校史馆设计秉承”承前启 后,继往开来“的原则,充分融合 区位环境、建筑功能、交通流线等 要素。根据建设规模和广场视线分 析,建筑主体呈长方形,层顶为黑 色陶瓦四坡顶,坡度30°。外墙实体 墙面以青砖包裹,以传统的建筑语 汇营造庄重、朴实的历史氛围。
设计构思
• 校史馆主要参观人流,在主体中 部嵌入呈60°夹角斜交玻璃体和横 贯中部的带状采光廊,界定主入 口方向和内部交通节点。简单的 形体处理使晶莹通透的玻璃体成 为视觉焦点,强调主入口的识别 性,增添建筑主体的飘逸感与时 代感。传统与现代建筑语汇对立 统一,和谐共处,体现稳健而不 失灵动、庄重而不乏个性的建筑 性格。
内部空间
• 馆内主要内容包括入口门厅、位于各层的 8个层厅及辅助设施,三层设部分管理办 公室。以小型规模的展馆承载百年同济的 历史,同济大学校史馆展示流线的组织力 求简明、紧凑。以设置于带状采光廊的通 透观光电梯为枢纽,两端的步行楼梯为辅 助,从首层门厅起呈逆时针方各形成串联 8个展厅的常规参观流线。玻璃体、采光 廊、空中连廊等活跃元素构成趣味空间, 提供观众间歇休憩场所和至各展厅和门厅 的便捷交通。 室内地坪选用仿石地砖和 仿古木地板相间,墙体延续室外毛面砖贴 面做法,天花采用便于布展的规则透空钢 构格栅,营造平和、恬静、舒适的展示空 间。
案例分析之
同济大学校史馆
简介
• 同济大学校史馆建筑面积1395平方米, 地上3层,建筑高度13.76米,于2007年5 月——同济大学百年华诞之际建成并投 入使用。
• 其建造旨在向全校师生、校友和社会提供 一个展示同济风雨同舟百年历史及严谨求 实办学传统的平台,展现其厚重辉粕的过 去,桃李芬芳的今天和光明灿烂的未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