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变配电装置 (1)2. 特殊场所/宾馆家具、商业橱窗展柜内的灯具和其它电器 (3)3. 低压配电线路 (4)4. 接地和等电位连结 (9)5. 照明装置和一般低压用电设备 (11)附录A:附表 (15)附录B:温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18)附录C:接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21)1. 变配电装置1.目的规范公司全体检测人员变配电装置的检测工作。
2.适用范围变配电装置检测工作。
3.检测依据《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B11/065-2010》4.仪器设备4.1钳形表(AC/DC电压:0-600V;AC/DC电流:0-400A)4.2真有效值钳形表(AC/DC电压:0~1000V,AC/DC电流:0~1000A)4.3红外测温仪(-50℃~550℃)4.4红外热像仪(-20℃~+300℃或-20℃~+350℃)4.5辐射温度计(-18℃~275℃)5.抽样6.检测步骤6.1油浸、干式变压器的次级电压(依据条款 4.1.3.f)(1)变压器输出至低压配电柜,使用万用表测量低压配电柜进线端电压。
(2)观察变压器的自有仪表,记录数值。
(3)数值可疑或有条件时可用有效检定的真有效值电压表重新检测,详见附录C:接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6.2油浸、干式变压器的次级相电流、中性线电流的真有效值(依据条款 4.1.3.e、4.1.3.g、4.1.3.h)(1)用钳形表测量变压器低压侧各相电流和中性线电流。
如果中性线电流等于或大于相线电流,应测量相线谐波电流,最高测量9次谐波,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i)参照GB/T 14594规定。
(2)在TN、TT系统中,当三相变压器为Y,yn0结线组别时,中性线电流不得超过低压绕组额定电流真有效值的25%,且一相电流在满载时不得超过额定电流值;(3)当三相变压器为D,yn11结线组别时,中性线电流真有效值不应大于低压绕组额定电流。
注:数值可疑或有条件时可用有效检定的真有效值钳流表重新检测,详见附录C:接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6.3油浸、干式变压器的电气连接点(含端子)、引线接点、电缆终端头的温度(依据条款4.1.3.b)用红外热成像仪(或红外测温仪、辐射温度计)测量各部位电气连接点(含端子)、引线接点、电缆终端头的温度。
高压部分不应超过表1中规定数值,低压部分不应超过表2或表3中的数值。
6.4室内环境温度,油浸式变压器顶层油温、干式变压器最高温度(依据条款 4.1.3.a、4.1.3.b、4.1.3.c、4.2.2.b)(1)用温湿度计测量室内环境温度。
(2)用红外热成像仪(或红外测温仪、辐射温度计)测量油浸式变压器顶层油温、干式变压器最高温度。
(3)测量变压器顶层油温,一般不宜超过85℃。
(4)干式变压器最高温度参照表4。
7.支持性文件《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B11/065-2010》2.特殊场所/宾馆家具、商业橱窗展柜内的灯具和其它电器1.目的规范公司全体检测人员对特殊场所的检测工作。
2.适用范围特殊场所/宾馆家具、商业橱窗展柜内的灯具和其它电器的检测工作。
3.检测依据《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B11/065-2010》4.仪器设备钳形表(AC/DC电压:0-600V;AC/DC电流:0-400A)5.抽样6.检测步骤6.1宾馆家具、商业橱窗展柜内的灯具和其它电器的全部负荷电源电流值(依据条款F.6.1.2.d)(1)把灯具及用电设备打开负荷至最大,运行1h,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相线电流。
(2)灯具和其他电气的全部负荷电源不得大于16A。
详见附录C:接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7.支持性文件《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B11/065-2010》3.低压配电线路1.目的规范公司全体检测人员低压配电线路的检测工作。
2.适用范围低压配电线路检测工作。
3.检测依据《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B11/065-2010》4.仪器设备4.1钢卷尺(最小分辨率:1 mm;量程:≥5m)4.2红外测温仪(-50℃~550℃)4.3红外热像仪(-20℃~+300℃或-20℃~+350℃)4.4辐射温度计(-18℃~275℃)4.5钳形漏电电流表(0.01mA~300A)4.6普通钳形表/真有效值钳形表(AC/DC电流:0A~600A/600A ,AC/DC电压:0V~600V/600V ,电阻:200MΩ)5.抽样6.检测步骤6.1潮湿场所保护型插座的安装高度(依据条款5.4.1.c)(1)将钢卷尺以地面为起点垂直拉伸至插座面板下延,读取数值。
(2)潮湿场所应采用密封型并带保护接地线触头的保护型插座,安装高度不低于1.5m。
6.2大型文艺演出场所/电缆导线插件的温度(依据条款F.1.2.4)(1)用红外测温仪(或红外热像仪、辐射温度计)测量。
(2)检测导线插件的温度不应超过表6中最高允许温度。
详见附录B:温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详见附录C:接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6.3导线连接头、导线与设备或器具连接端子的温度(依据条款5.3.2.a)(1)用红外测温仪(或红外热像仪、辐射温度计)测量。
(2)测量导线接头、导线与设备或器具接线端子的温度,其最高允许温度应符合表6 和表3 的规定。
详见附录B:温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详见附录C:接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6.4插头、插座和开关各端子处在负荷状态下的温升值(依据条款5.3.2.b)(1)用环境温湿度计测量稳定状态下设备所处环境温度,记录数值。
(2)用红外测温仪(或红外热像仪、辐射温度计)测量插头、插座和开关各端子处在满负荷状态下的温度,读取数值。
(3)插头、插座和开关各端子处在负荷状态下的温升值在负荷状态下不得超过45K。
详见附录B:温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详见附录C:接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6.5电力电缆表面温升、绝缘表面温度,终端和接头表面温升(依据条款5.6.4.2.a) (1)用红外测温仪(或红外热像仪、辐射温度计)测量。
(2)电力电缆线路表面温升、绝缘表面温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
电缆终端和接头的温度场分布正常,无局部过热现象。
(3)终端和接头表面温升应符合表1和表3的规定。
详见附录B:温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6.6电线管与有保温措施的蒸汽管道之间的净距;电线、电缆室内水平直敷时至地面的距离;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距离。
(依据条款5.1.3c、5.1.3d、5.1.3e、5.1.3f、5.1.4、5.6.2.2)用钢卷尺测量。
6.6.1电线管与热水管、蒸汽管、水管等管道净距(1)电线管与热水管、蒸汽管同侧敷设时,宜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下面。
平行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下面的相互间的净距,分别不宜小于0.2m和0.5m。
(2)当电线管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或上面的相互间的净距,都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对有保温措施的蒸汽管道其净距可减至0.2m。
(3)电线管不应与可燃气体及易燃、可燃液体管道相互接近敷设。
(4)电线管与除热水管、蒸汽管、水管及上述(3)款所涉及管道以外的其它管道平行、交叉净距不应小于0.1m和0.05m。
(5)当电线管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有困难的时候,平行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上面的相互间的净距,分别不宜小于0.3m和1m。
(6)电线管和热水管、蒸汽管上或下的交叉净距,分别不宜小于0.1m和0.3m。
6.6.2电线、电缆室内水平直敷时至地面的距离;电线、电缆在室内直敷时水平敷设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2.5m,垂直敷设至地面低于1.8m 的部分应穿管保护。
6.6.3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距离(1)电缆构筑物中的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平行时不应小于1.0m,交叉时不应小于0.5m;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电缆不宜平行敷设于热力设备和热力管道的上部。
(2)电缆明敷设时,电缆与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宜小于1.0m,否则应采取隔热措施。
与非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宜小于0.5m。
6.7回路漏电电流值(依据条款5.5.3.a)(1)用钳形漏电电流表测量配电回路各相相线电流、中性线(N 线)和保护地线(PE线)电流。
(2)测量频繁故障或绝缘不良回路的漏电电流值,排除绝缘水平降低的潜在危险。
详见附录C:接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6.8配电箱(盘)和开关箱与可燃物距离(依据条款5.5.2.7.c)(1)用钢卷尺测量。
(2)配电箱(盘)和开关箱周边0.3m内,不应有可燃物。
(3) 箱门操作方便,不得被它物遮挡。
(4)箱体内和下方,不得搁置和堆放可燃物。
详见附录C:接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6.9母线的连接点、分支接点、电缆终端头的温升值、接线端子的温升值、断路器同相上下端子的相对温差(依据条款4.4.3.a、4.4.3.b、5.5.3.c)用红外测温仪(红外热像仪、辐射温度计)测量。
(1)测量母线的连接点、分支接点、设备接线端子的温度,允许温升应不大于表3和表5的规定。
(2)测量刀开关触头、熔断器触头、电缆终端头的温度,允许温升值应不大于表3和表5中的规定。
(3)测量柜、屏、台、箱(盘)内母排连接、分支点,开关电器接线端子的温度,其允许温度应符合表3 的规定要求。
(4)断路器同相上下端子的相对温差同相上下端子的相对温差值,宜小于10℃。
详见附录B:温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详见附录C:接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6.10相线上的电流、中性线(N线)、保护接地线(PE线)上的异常电流,回路漏电电流值(依据条款4.4.3 c、5.5.3.a)(1)用钳形电流表测量中性线(N 线)和保护地线(PE 线)的异常电流。
(2)测量各分支回路的相线电流。
(3)用钳形漏电电流表测量频繁故障或绝缘不良回路的漏电电流值,排除绝缘水平降低的潜在危险。
详见附录C:接触类检测方法和步骤。
附:温升计算公式:θ= T2- T1式中θ-------温升T1-------环境温度(室温不允许超过40℃);T2-------插头、插座和开关各端子处在满负荷状态下的温度。
7.支持性文件《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B11/065-2010》4.接地和等电位联结1.目的规范公司全体检测人员接地和等电位联结的检测工作。
2.适用范围接地和等电位联结检测工作。
3.检测依据《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DB11/065-2010》4.仪器设备4.1游标卡尺(0~150mm,最小刻度值0.1mm)4.2接地电阻测试仪(最大可钳导体尺寸32mm,0~1000Ω,绝缘电阻:≥20MΩ)4.3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最大可钳导体尺寸32mm,电阻测量范围:0.01~1000Ω,电流测量范围:0~20A)5.抽样6.检测步骤6.1PE\PEN线截面积(依据条款7.2.5、7.2.6、7.2.7)(1)用游标卡尺测量PE\PEN线裸体部分直径,计算得到截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