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开展
主题背景下开展幼儿园环保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周飞太仓市璜泾镇荣文幼儿园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在不断认识、利用和改造着自然。
中国作为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环的国家,其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这些都是自然界受到巨大创伤后给我们敲响的警钟。
幼儿作为未来环境的主人,科学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是必不可少的,而部分幼儿园的环保教育只是对幼儿进行环保知识的灌输,其中没有考虑到孩子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本文旨在通过本园的一些实践经验的总结,分享一个更有效的环保教育方法——将对幼儿的环保教育渗透到幼儿园的课程主题中去,将课程主题与环保教育紧密结合,让幼儿对环保有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主题背景结合幼儿园环保教育
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不断认识、利用和改造着自然。
我们在享受生活、享受文明的同时,却惊骇地发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遭受着日益严重的破环。
中国作为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环的国家,其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这些都是自然界受到巨大创伤后给我们敲响的警钟。
幼儿作为未来环境的主人,科学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发现,如果单纯的给孩子们讲一些环保方面的知识,如大气污染,森林过度砍伐等,孩子们很不容易理解,孩子们只有在学习了有助于理解事实的思想、趋势和概念后才可能记住这些事实。
孤立学习事实是学不到东西的。
所以,我园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根底上,对如何将环保意识渗透到幼儿园的课程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不是随意设计一些环保活动来增强幼儿某些方面的环保行为,而是通过和每个主题相结合,以主题为背景,
开展和主题相关的环保教育活动,把环保教育设计到主题的活动中去,让幼儿在主题学习的同时,在有了一些主题知识经验的根底上进行和主题相关的环保教育,这样幼儿就会更容易理解,形成科学的环保意识也更为容易。
一、环保教育和主题活动的有效结合
“白色污染”、“酸雨不得了”、“可怕的沙尘暴”、“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等,是时下环保教育的热门话题。
于是,教育者不惜代价,拍摄录制电影、录像让幼儿观察;创设情境,让幼儿体验。
孩子感受了各种危害对人类的威胁,也能说出“要保护地球”、“爱护自然”的种种措施。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幼儿乱扔垃圾、破坏草坪、随便摘花等与环保教育相悖的举动。
幼儿的“知”和“行”明显脱节。
环保教育成了一种形式教育、口号教育。
知识的深远、题材的脱离生活,和由此带来的情感体验中的矫揉造作,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们应该把环保教育和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开展具体、形象、新颖、生动、活泼的环保教育,寓教育于各活动之中。
我园采用的是《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以主题为主线,如“大树和小花”、“马路上”、“我和空气做游戏”、“有趣的昆虫”、“小鬼显身手”、“石头大玩家”等等,它把相关的知识经验设计到同一个主题中去,让幼儿在主题的学习中可以了解更多的和主题相关知识。
我园正是利用在幼儿对同一领域的知识经验有所了解的根底上,进行这一领域的环保教育。
如:在“有趣的昆虫”主题学习过程中,在孩子们心理形成一幅画:美丽的花丛中,蝴蝶在翩翩起舞;清澈的河面上,蜻蜓在自由翱翔;茂密的树林里,蝉儿在放声歌唱;葱绿的草丛中,蝈蝈在欢快地跳跃……。
幼儿在各种活动中了解了许多昆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有趣的昆虫也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这时,我们适时的增加了“保护昆虫”的活动,幼儿在相关活动中了解到:在地球上有很多很多的昆虫正在或已经灭绝,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昆虫会灭绝,而导致昆虫灭绝的罪魁祸首正是我们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蝴蝶找不到美丽的花丛翩翩起舞了;蜻蜓找不到清澈的河面;蝉儿觅不到茂密的森林;蝈蝈寻不着葱绿的草丛……这样的画面反差给孩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现在在幼儿园里,会发现:五彩的花不会有小朋友舍得摘了,因
为那是给蝴蝶留的;树枝和树叶没有孩子去折了,他们想听蝉儿的歌唱;勤劳的小蚂蚁不会被捕捉了……谁又愿意去破坏这些美好的画面呢?孩子们在主题的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昆虫的特征和习性,也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环保意识,知道环境不仅仅是我们人类的,还属于有趣的昆虫。
在“我和空气做游戏”主题中,孩子们了解到空气是游戏的好伙伴,它会轻轻托起一切,它会痒丝丝地亲亲脸庞,它会住在气球里、皮球里、空盒里……在它的怀里,风车、风筝、肥皂泡尽情嬉戏;和它在一起,风铃丁丁当当,悄声细语。
这样的活动使得空气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再是抽象的、枯燥的,孩子们能真切的感觉到空气的存在。
在这样一个根底上我们进一步进行有关“空气污染”的环保教育,让孩子们了解地球上大气污染的现状:由于发电厂、水泥厂、化工厂等过多的排放有毒物质,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排放了过多的尾气,树木的过度砍伐,使得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受到污染的大气会危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会让气候越来越恶劣。
有了对空气的了解,孩子们再理解空气污染就会更容易一些。
二、主题活动背景下的环保环境创设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
材料玩具是幼儿活动时的物质对象,单调、枯燥、一成不变的材料,会使幼儿失去兴趣。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中应丰富并有实用价值。
在塑造教育环境时,不能只追求一种视觉效应,而更要体现内在品质。
为此,我园始终将环境创设作为教育的一部分。
在环境创设中,我们结合课程中的每个主题,在环境中体现和主题相关的环保知识,让幼儿在拥有环保知识经验的根底上进一步来诱发自己正确的环保行为。
1.充分利用自然物:
在自然区域里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游戏材料。
在教室一角、窗台、廊沿上放置一些小动物、植物,供幼儿观赏、探索。
在“动物朋友”主题中,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很多观察动物生长变化的机会,可以看到蝌蚪怎样变成青蛙;蚕宝宝是怎样吐丝结茧变成飞蛾;泥鳅怎样在泥里生活等等。
孩子们首先通过对常见动物的了解,知道了他们的生活习性后,再通过环境中的观察,能进一步感受动物生长的艰辛,而且也对各
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有个更直观的感受,如果我们破坏水资源,那蝌蚪变成青蛙将越来越困难;如果我们过度砍伐树木,那蚕宝宝再不能展翅飞翔。
在“大树和小鸟”主题中,孩子们通过主题学习,了解了大树不仅对我们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其他动物的生存也是不可或缺的下课了。
有了这样的经验根底,我们组织活动,让每个班的幼儿在幼儿园里选择自己班的班树,给每颗树都起个名字,让爸爸妈妈把孩子想对大树说的话写下来挂在树上:“健康(大树的名字),我和小鸟永远都做你的好朋友”“小丫(树的名字),希望你快快长大”“歪头(树的名字),你一定要比其他班的树长得高哦!”……
2.利用废旧物品不断增换新的活动材料
所谓废旧材料是指每个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必要的或常用的可再生的安全又卫生的废品。
大多数家庭把这些废旧材料当作无用的垃圾处理掉,只有个别有环保意识的家庭,把这些废旧材料当作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利用。
其实,每一种废旧材料对来说,都具有人们意想不到的价值。
在主题“小鬼显身手”中,我们以制作风铃为契机,与幼儿一起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废旧材料可以制作风铃,幼儿想到了保健饮料瓶、果冻盒、棒棒糖、无用的水彩笔、彩带、钥匙等。
废旧材料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可以对幼儿起到节约能源的环保意识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不少东西,看上去好象没什么作用了,但只要我们动动脑子,动动手,就可以把它们又变成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这样可以让我们的环境减轻负担,减少环境对废旧物品的消化。
同时我们还认为,把废旧材料通过加工改造运用于教学当中,还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发现,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经常会有孩子举着酒瓶盖、一次性餐具调羹、酸奶瓶等说:“老师你看,这个也可以做成风铃呢。
”
结束语
正如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学鼻祖弗洛伊德指出:儿童发展的早期经验是决定个体日后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
在幼儿期,对其进行环境启蒙教育,
使幼儿从小就养成爱环境的观念,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将会使幼儿终身受益。
环境的恶化已经向人类敲响了警钟,环保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但一味的进行环保知识的灌输是无法有效的让幼儿形成环保意识的,我园通过结合各个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有了知识经验的根底上,继而进行相关的环保教育,使幼儿更容易形成科学的环保意识,为我们的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9
2、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2
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中国‘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研究. 2004.12
4、吴爱珠. 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反思与实施策略探究.安吉教育信息网.2005.3
5、朱小红. 农村幼儿园环保教育教法初探.好家长.2006.12
(获2009江苏省金帆杯论文评比三等奖)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