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教案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教案

二.进入本课
活动一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1.说说你在开学那天,是谁把你送到学校的?当时是什么心情?
2.上学了,爸爸妈妈或家里的其他人对自己说了些什么?
3.上学第一天,你看到了什么?学校的老师,大哥哥,大姐姐是怎样欢迎你的?
活动二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
1.讲讲自己在幼儿园或上学前在家生活的事,比一比过去的生活与现在有什么不同
学生:彩色笔
教学过程:
课后记:
第课
教学内容:
主题三: 新朋友新伙伴
3.怎样交朋友
教学目标:
1.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
2.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让人喜欢
教学准备:
玩偶: 猫和狗,鸭和鹅. 儿歌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孩子集中注意力.
二.进入本课.
1.用玩偶猫和狗引出:怎样交朋友?
小花猫,小花狗,
4.小结:
今天你们都是快乐的小学生了!你们的生活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作为小学生应该养成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家中或公共场所怎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这些都是<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要谈到的.你们将与课本中可爱的小兔贝贝一道共同学习.大家比试比试看谁学得好,行吗?
那就说定的哟~!我们下次再见!
2.角色互换,由数数的同学叫名字,另一个同学帮助记数.看谁认识的同学多.
活动二 请你记住我
1.玩找朋友的游戏,找到朋友后相互交换名片
2.同学之间进行自我介绍(自己的姓名,特征,喜好及家庭等简单情况)
要求:①先想清楚要介绍的重点,以避免慌张
②介绍是要口齿清楚,声音要让大家听得到
③他人做自我介绍时,要安静及专心的听,以显示对他人的尊重
2.翻开自己的新书包,拿出文具盒,新课本.比比现在的用品和幼儿园的用品有什么不同
3.看看教室里的教学设备,摸摸自己的课桌椅,体会自己使用的物品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活动三我的愿望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8页图,分析图中儿童的想法与愿望
2.教师通过提示性引导,如告诉学生自己刚上小学是的想法和愿望,启发学生想想自己的愿望是什么
5.师生道别.下课.
第一课
教学内容:
主题一:我背上了新书包
教学目标:
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
2.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
3.表现对小学生生活的美好憧憬
教学准备:
老师:1<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组织孩子安静,集中注意力.
2.介绍自己
①你知道我是谁吗?
老师自我介绍 … …
你们一定会喜欢我的!
我教你们什么课程呀?
(真是聪明的孩子!我太喜欢你们了!)
你们喜欢我吗?为什么呢?
愿意跟我做好朋友吗?
请站起来大声告诉我你的名字!好让我记住你.
②学生自我介绍(孩子们依次起立说出自己的名字).
(老师与孩子握手并摸摸他们的头,并用亲切的笑容,热情的话语,给每位孩子鼓励的评价,让他们从心底感到老师对他们的爱)
一.师生问好.组织孩子们集中注意力.
二.进入本课.
活动一.认识我们的教室
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教室,分组讨论说说教室里的物品及作用.
2.带领全班学生到教室门口,认识本班的班级牌,并看看相邻班级的班级牌.体会班级牌的作用.
3.让学生找一找,除了自己的班级所在的教室外,还有哪些教室也是我们学习的地方.
活动二.侦察小分队
3.游戏①<找朋友>
你们想不想自己有更多的好朋友呀?(Yes)
让我们一起来找朋友吧!只要你主动地找他,他就一定会成为你的好朋友!
[大屏幕播放<找朋友>的VCD碟]
[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戏.]
游戏②<幸福拍手歌>
你们幸福吗?你们快乐吗?
你们是快乐幸福的小学生!
让我们一起来唱<幸福拍手歌>!
5.教儿歌<猫和狗>
6.角色表演
三.师生道别.
课后记: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组织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进入本课
活动一. 上课铃响后
1.看书讲诉 老师一边用录音机或投影片演示学校的不同活动,边放铃声,让学生判断是什么铃声.
2.讨论: 听到上课铃声该怎么做?
3.体验: 老师边放录音(嘈杂的声音),边给学生讲故事,教师音量适当放小,然后让学生,特别是坐在教室后边的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由此体会上课说废话导致教室嘈杂对听课造成的影响.
2、初步认识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了解安全常识。
前言
教学内容
前言:我上学了
教学目标
让孩子感到成为一名小学生是很自豪与快乐的.
老师和蔼可亲,是值得信赖的朋友.
教学准备
师:<找朋友>的VCD碟,与<幸福拍手歌>的VCD碟
生:书包,课本备齐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进入本课
1.我们是小学生
①师:让我来猜一猜,
3.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愿望与大家分享
4.把自己的美好愿望画出来贴在教室里,大家互相欣赏
三.小结课堂情况.师生告别
课后记
第二课
教学内容:
主题二:我们的校园
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中与自己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设施,设备等.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校园探密活动.
教学准备:
1.写有不同地点的字条
2.奖品
教学过程:
主题概述
帮助学生顺利地适应幼小衔接阶段,并学习遵守学校的规则和纪律。
课文题目
教学目标
课时
每课重点(主题联系)
单元共同点
1、我背上了新书包
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
本单元旨在配合小学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使其学会愉快地与老师和同学交往,并学习遵守学校的规则与纪律。这既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也是用以衡量学生是否把握住本单元知识点的评价标准。同时,本单元教材紧密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组织教材,注意运用了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教学游戏、实践性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来建构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时应注意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归纳及统筹。
4.研讨: 怎样才能听得好?看教材图,结合学生自己的经验思考.
5.教儿歌<上课铃声响>
活动二. 下课铃响后
1.教师放铃声录音,告诉学生下课铃响了,问大家这时应该做什么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或平时的做法去选择相应的牌子,然后根据自己的条件分成小组.
3.小组讨论:为什么大家在课间先做这件事而不是那件事呢?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4.学生汇报.让学生意识到课间应考虑自己的生理需要的满足.积极的休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5.播放学校课间活动的录象.分析讨论哪些行为值得提倡,哪些做法要注意避免.
6.分析讨论,课间十分种哪些行为值得提倡,哪些做法要注意避免.
三.小结
课后记:
第课
教学内容:
主题五. 平安回家
教学目标:
1.能明白放学回家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3)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或与家人的生活照
(4)自己制作的小名片若干张(可写上自己的姓名,画上自己的相貌或贴上自己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孩子集中注意力
二.进入本课
老师试着叫出班上一些同学的名字,让学生数数看老师能叫出多少
活动一 .同桌叫名字比赛----我认识的朋友多
1.请同桌之间相互合作,一个试着按座位顺序说出开学以来,自己认识的班上同学的名字,另一个帮助记数.
三.小结课堂情况.师生告别
课后记:
第三课
教学内容:
主题三: 新朋友新伙伴
1.自我展示
教学目标:
1. 熟悉老师和同学
2. 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找朋友>歌曲录音
(2)美术纸若干张
(3)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投影片
2.学生准备(1)自我介绍的内容
(2)自己的作品(绘画,手工或准备演奏的乐器)
1.看书讲诉 P24~25
2.分组小演习: 教师播放放学的音乐,让学生根据自己入学来的经验,做出相应的行动.然后查一查,是不是东西带齐了,路队排得好不好.大家总结,放学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3.评出优胜组,并发奖
4.讨论:①当遇到陌生人来接,或路上遇到陌生人搭话时,应如何应对.
②情景表演.
活动二. 模拟活动
2.初步认识最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教学准备:
1.请家长配合,帮助学生明白自己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有哪些
2.准备一些汽车头饰,儿童制作的交通标志,布置一个小十字路口的大街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组织孩子集中注意力.
二.进入本课
活动一. 放学铃响后
街上见面一起走,
狗说猫儿个子矮,
猫说狗儿长得丑,
他俩难做好朋友.
2.看图P18~19.思考:
①怎样加入同学们的游戏
②为什么同学都不跟他玩?
3.讨论:我们该怎样交朋友?
4.小结. 用玩偶鸭和鹅的交往告诉孩子们对同伴要像亲兄弟.
小白鸭,小白鹅,
两个一块来唱歌,
你摇尾巴我摇头,
扑通扑通跳下河,
好象弟弟和哥哥.
3.与大家分享自己和家人的照片
4.展示自己的绘画或手工作品,或演奏乐曲
5.以及其他自己的拿手项目,加深在同学们心中的印象.
三.小结本课情况.奖励大胆上台的孩子
师生道别.
课后记:
第课
教学内容:
主题三: 新朋友新伙伴
2.我的好朋友
教学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