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上
(三)指导同学把自己的美好愿望画下来
(四)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老师小结,结束本课
板书:我背上了新书包
以上是同学们的作品
课后小结:通过画画的方式,使同学们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并在展示中得到了大家的表扬,树立了信心。
主题二我们的校园
主题目标
1.熟悉自己的校园,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
2.了解并尝试利用学校中与自己关系密切的设施、设备。
主题四:校园铃声,主要以铃声为切入点,让学生懂得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
授课时数:8节
主题一我背上了新书包
主题目标:
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
2.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
3.表现对小学生生活的美好憧憬。
教学重难点: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
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上)
———————————————————————————————— 作者:
———————————————————————————————— 日期:
ﻩ
第一单元我上学了
单元目标
1.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喜欢和老师、同学交往。
2.熟悉学校环境,能尝试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一些问题。
2.讲故事《桌椅的对话》,进行爱护课桌椅的教育。
3.认识班牌,体会班级牌的作用。
4.找一找,除了这的班级所在的教室外,还有哪些教室也是我们学习的地方?这些教室里有什么?
课间活动
(二)指导看书第10、11页
书中的小朋友也在参观自己的校园,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学校有哪些场所?(引导学生看图说说)
(三)遇到下列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1粉笔哪里领?2作业本送到哪里去?3受伤了怎么办?4到哪里可以借球?
以上4个问题留在下节课解决。
第二节
(一)带着上节课提出的问题参观学校。
老师带着同学们,边讲解边参观整个学校。参观完毕,回答以上4个问题。
(二)配对游戏
1教师根据学生人数准备空白小纸条事先制成“校园里所有的场所”及“各种场所可能从事的活动”的纸条。
6夸夸老师是如何关心爱护小朋友、同学之间如何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三)准备资料交朋友
1自己制作写有自己个人资料的小名片。
2精心准备一张绘画作品,一件手工,或演奏的乐曲等。
第二节
(一)请你记住我
1展示自己的绘画或手工作品,或演奏乐曲以及其他自己的拿手项目,加深在同学们心中的印象。
2同学之间进行自我介绍(自己的姓名、特征、喜好及家庭等简单况)。
1教师准备:(1)《找朋友》歌曲录音;(2)美术纸若干张。
2学生准备:(1)自我介绍的内容;(2)自己的作品(绘画、手工或准备演奏的乐曲);(3)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或与家人的生活照;(4)自己制作的小名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我认识的朋友多
我们来到学校这个新的环境上学已经一个月了,你能叫出同班同学的名字吗?(请一名同学说出一个同学的名字,再请被叫到的同学说出一个同学的名字,以此类推。)
课间活动:唱《找朋友》的歌曲
(二)我喜欢和大家在一起
1说说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干净、整洁,学习好,经常受老师表扬的同学。)
2你和谁是好朋友,为什么要和他做朋友?(我们经常一起玩,我们在一起会互相帮助。)
3说说你帮助过谁?哪个朋友帮助过你?
4你有没有喜欢的老师和同学,为什么喜欢他?
5说说开学以来,与老师、同学之间发生的有趣的、难忘的事。
活动准备:
水彩笔、图画纸。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说一说上学后和上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幼儿园有玩具,学校没有,幼儿园可以睡觉,学校不行等------)师:幼儿园以玩和休息为主,学校以学习为主,我们现在上学了,是小学生了,就应该以学习为主了。
(二)。打开书第4、5页
观察图: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九月一日,学校门前)
2教师发下空白小纸条,请学生写下名字后收回。
3有教师依序分别抽取三种纸条并念出抽到的“某小朋友”在校园里的“某某场所”做“某种活动”。
4若配对的结果不正确,则请该同学说出正确的活动与场所。
5若该同学无法回答,则请其他同学回答。
6教师小结:学校里有各种提供师生活动及学习的场所,要正确地认识和利用,才能发挥它们的功能和效用。
3.初步认识并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
设计构想
本单元共安排4个主题,每个主题完成不同的任务。
主题一:我背上了新书包,重在让学生感受角色的变化以及对小学生生活的憧憬。
主题二:我们的校园,重在让儿童熟悉校园环境,克服对新环境的陌生感,逐步适应在新环境下的新生活。
主题三:新同学、新朋友,主要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儿童对新老师和新同学有进一步的认识,消除由于人际环境陌生带来的紧张与不适。
3找朋友:双手拿着自己的名片,找到朋友后相互交换名片。
4与大家分享自己和家人的照片。
(三)老师讲《小猴上学》的故事来结束课
第二节
(一)回忆第一课时内容
小学生上学后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应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二)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8页图。
指导同学思考: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想的?(有的同学想让老师喜欢自己,有的同学想早日戴上红领巾,有的同学想当值日生)
你想到了什么?(有的同学说想当升旗手,有的想当三好学生)
3.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
1熟悉自己的校园,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准备:
设计好参观路线。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你们每天来学校上学,你对学校的哪个地方最熟悉?(有的说操场,有的说教室,有的说门口)
1.引导同学们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有什么用处?
课后小结:通过探察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了自己的学校,产生了对自己学校的热爱之情。
主题三新朋友新伙伴
主题目标:
1熟悉老师和同学。
2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
3表现对老师与同学的喜爱,锻炼口头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
活动准备:
有谁在干什么?说一说。
1.上学了,爸爸妈妈或家里的其他人对你说了什么?
2.上学的第一天,你看到了什么?学校的老师、大哥哥、大姐姐是怎样欢迎你的?3.你们第一天来上学时心情是怎样的?
课间活动:《唱上学歌》
观察书第6、7页的图
图上的小朋友上学时做了什么事?你们做了什么事?(安排了座位、发了新书、抄了新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