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固定资产准则讲解
三、存货的披露
• • • •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存货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各类存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价值。 (二)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方法。 (三)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存货跌价准 备的计提方法,当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 当期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以及计提和转 回的有关情况。 • (四)用于担保的存货账面价值。
• (4)随意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 • 有些企业甚至人为地变更计价方法来调节 生产或销售成本,调节当期利润。 • (5)人为地多计或少计存货发出成本。有 些企业月末通过虚转成本的方法达到隐匿 利润的目的。
(二)通过分析程序识别可能的存 货舞弊
• 1、管理当局舞弊的动机 • (1)公司正面临财务困难。 (2)管理当局面临完成财务计划的压力。 (3)存货为资产负债表中的一个重大项目。 (4)存在合同所限定的供货方面的压力。 (5)公司企图得到用货担保的融资。 (6)管理当局面临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如股价 下跌、公司面临退市或被收购的风险等。
四、存货舞弊及案例分析 (一)存货价值的操纵手法
• • 1、虚构存货 一个极易想到的增加存货资产价值的方法是 对实际上并不存在的项目编造各种虚假资料,如 没有原始凭证支持的记账凭证、夸大存货盘点表 上存货数量、伪造装运和验收报告以及虚假的定 购单,从而虚增存货的价值。因为很难对这些伪 造的材料进行有效识别,注册会计师往往需要通 过其他的途径来证实存货的存在与估价。
2、存货盘点操纵
• 注册会计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客户存 货的监盘来获取有关存货的审计证据。因 此,对注册会计师来说,执行和记录盘点 测试显得非常重要。遗憾的是,在一些存 货舞弊案件中,审计客户在数小时之内就 改变了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底稿。因而,注 册会计师必须采取足够的措施以确保审计 证据的可信性。
3、错误的存货资本化
• 虽然任何存货项目都可能存在不恰当资本化 的情况,但产成品项目中这方面的问题尤为 突出。有关产成品被资本化的部分通常是销 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为了发现这些问题,注 册会计师应当对生产过程中的有关人员进行 访谈,以获取归入存货成本的费用归集与分 配过程是否适当的信息。审计客户往往可列 出很多看似非常充分的理由,用以支持通过 对存货项目进行资本化而增加利润的处理。 此类舞弊往往是财务总监在总裁的指使下实 施的。
• (1)如上因非货币交易导致减少存货跌价准 备734,016,455.54元; • (2)核销存货导致减少存货跌价准备 195,952,149.72元,其中本公司核销 195,648,866.99元,本公司的子公司中山长 虹公司核销303,282.73元; • (3)因销售、耗用等原因导致存货跌价准备 转回106,080,713.70元,计入当期“管理费 • 用”。
• 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 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 计算。 • 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 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 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 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 价准备。 • 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 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 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 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 货跌价准备。
• 2、发出存货计价: • 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 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 对于性质和用途相似的存货,应当采用相同 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 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 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劳务的成本,通 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 对于已售存货,应当将其成本结转为当期损 益,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也应当予以结转。
• 下列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 不计入存货成本: • (一)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和制造费用。 • (二)仓储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 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费用)。 • (三)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 状态的其他支出。
• 应计入存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 会计准则第17 号——借款费用》处理。 • 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 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 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 收获时农产品的成本、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债务重组和企业合并取得的存货的成本, 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5 号——生 物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7 号——非货 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12 号——债务重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 号——企业合并》确定。
四川长虹股份有限公司近六年存货数据
2000 收入 存货 减值 净值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0,707,2 9,514,61 12,585,1 14,133,1 11,538,6 15,061,1 1 8 9 9 1 6,708,00 6,214,09 7,470,30 7,321,43 7,341,53 5,059,38
4、其他存货错弊
• (1)工业企业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 (2)在发生进货退出业务的情况下,有意将本应 冲销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退回的增值税款作为“应付账款”或“营业外收 入”“其他业务收入”处理,从而达到多抵扣少 交税的目的 。 • (3)对存货购进过程中发生的溢价、损失的会计 处理不正确,不合理。 • 如把应由责任人赔偿的短缺损失作为企业的“营 业外支出”或“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处理; 把属于供货方多发等原因造成的商品溢余私分或 账外出售作为“小金库”处理等
存货、固定资产准则讲解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 潘立生 2006.10
存货准则讲解
• • • • 一、存货的概念及其确认 二、存货的计量 三、存货的披露 四、存货舞弊分析及案例
• 一、存货的概念及其确认 • 1、存货的概念 •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 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 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 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 • 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委托加工 物资、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消耗性生物资产、 • 周转材料
• 例1 存货计价方法改变影响毛利率 福建福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福日”牌彩电,于 1999年4月向社会公开发行7000万股普通股,募集资金2.54亿 元,主要投向数字化大屏幕彩电、超大屏幕背投彩电等项目。 该公司所用的主要原材料有显像管、机芯散件、外壳等。《招 股说明书》披露存货政策为:“存货取得采用实际成本计价, 存货发出采用以下方法计价:外购商品采用分批确认法;原材 料按移动加权平均法;生产成本中费用分配按工时费用率;低 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性摊销。根据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董事 会决议,福日公司产成品核算方法从1998年1月1日起由原来 的先进先出法改为后进先出法。”根据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 公司产品成本中主要组成部分为显像管,而显像管价格一直处 于下跌趋势,在这样的价格趋势下,改变存货计价方式将会影 响公司成本和毛利率。公司存货计价方式改变后,平均每台彩 电销售成本降低5%左右,公司1997年的彩电产品毛利率为11 %,如果产品价格维持不变,则存货计价方式的改变将提高毛 利率至15%的水平。但事实上,1998年福日电视机产品的毛 利率为8%,比1997年的11%还有较大幅度下降,这从另一方 面说明了价格大幅下降反映了该行业当时的竞争状况,如果企 业没有改变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则毛利率的下降幅度要更大。
250,98
272,79
277,43
315,84
1,328,63 292,62
6,457,02 5,941,30 7,192,87 7,005,58 6,012,89 4,766,75
• 存货核算方法 • 存货包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原 材料、产成品、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委托加工材料、 低值易耗品等。存货盘存采用永续盘存制。存货中原 材料(彩色显像管、电子元器件等)采用标准价格进 行日常核算,每月末,按当月实际领用额分配价格差 异,调整当月生产成本;低值易耗品用标准价格核算, 于领用时一次性摊销,每月末按当月实际领用额分配 价格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库存产品按标准成本计价 结转产品销售成本,月末摊销库存商品差价,调整当 月的产品销售成本;在途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入账。 • 年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存货跌价 准备按单个存货项目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 取,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2、管理当局舞弊的机会
• 并非所有的公司都可以通过存货造假虚增利润并瞒 过注册会计师的盘点程序。对于有些公司,如那些 规模很小、业务较简单的公司,要想瞒过注册会计 师而在存货上做手脚是非常困难的。但存在以下情 况时管理当局进行存货舞弊的可能性会增加: • (1)客户公司是一个制造企业,或者说其拥有一个 确定存货价值的复杂系统。 (2)客户公司涉及高新技术或其他迅速变动的行业。 (3)客户公司拥有众多的存货存放地点。
•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 现净值。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 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 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 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行摊销,计入相 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 企业发生的存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 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 损益。存货的账面价值是存货成本扣减累 计跌价准备后的金额。 • 存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 3、存货期末计量 •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 现净值孰低计量。 •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 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 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 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 额。
• 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 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 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用其生产的产成品 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 按照成本计量;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 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 可变现净值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