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生消灭考场“马虎”的六个方法

高考生消灭考场“马虎”的六个方法

高考生消灭考场“马虎”的六个方法
来源:高分网
马虎是考场上的大敌。

每年都有高考生因为粗心大意而失意高考。

马虎是个劲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要彻底消除“马虎”这只拦路虎,不妨从以下6方面入手。

中国高考素有“一考定终身”的说法,如果是因为“马虎”的原因名落孙山,那就只能悔恨不已。

有人认为“马虎”不是什么大问题,稍一留意即可铲除。

但事实上这类问题的反复发生率很高,即使是在高考这样重要的考试上。

即使认识到马虎的危害性,很多考生对“马虎”也是无可奈何,因为很难认清消灭没消灭,这次消灭了,下次可能又冒出来了。

要彻底消除“马虎”这只拦路虎,不妨从以下6方面入手。

第一、必须明确﹑具体地找出问题之所在
如有的题做错了,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那就定义为“审题错误”;有的题做错了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那就定义为“计算错误”;有些错误是在草纸上做对了,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漏掉了,那就定义为“抄写错误”;有些错误是字﹑词或字母﹑符号等写颠倒了,那就定义为“笔误错误”等等。

总之,一定要定义准确﹑清晰﹑具体。

第二、是一定要定量
就是将这次考试的全部科目放在一起分析,查出每种错误共有几处。

各科老师已经对试卷进行了分析﹑讲评,这非常重要,同学们一定要记住老师讲的。

但是老师多半侧重对解题思路﹑解析过程﹑解题方法等的分析。

数学老师不太可能分析英语的试卷,语文老师也不太可能分析化学的试卷。

学生自己一定要将全部科目放在一起,定量地找出每种错误究竟有几处。

比如这次“审题错误”共七处;“计算错误”共五处;“涂改错误”共八处……
第三、定目标
将定量找出的每一种错误,设定一个经过几次要将其减少到趋近于零的目标值。

如“审题错误”,我的目标是七处→五处→三处→零;“计算错误”,我的目标是五处→两处→零等。

第四、将确定的目标用白纸黑字写出来
对于自己的低级错误,仅仅是认识到,找出来,定了目标还不够,必须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发挥潜意识的能量。

可以写在发下的试卷上,也可以单独写在纸上﹑本上,如能专门准备个“备忘录”则是最好的办法。

至此,说明该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总结的方法,
具备了人生的一项重要能力──总结能力。

总结并订出目标,这只是解决了问题的2/5,更重要的,大量的工作是后3/5.
第五点,改进方法
改进方法要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

当然,改进方法会因人而异,还要有个探索的过程,但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索。

在此推荐几种方法,如“审题错误”是否出在急和慌上或是观察不够准确。

为什么急和慌呢?为什么观察不准确呢?可能是考试方法不当,可能是心理存在问题或是外界干扰刺激等。

这里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通用方法──慢审题,快解题。

这即是有人所说“袖手在前,疾书在后”的应试答题快慢观。

再如“计算错误”是否由于草纸用得太乱。

在考试时,草纸上的演算不能太乱。

乱不乱的分界是当回头查找时,你能否找到看清。

又如“抄写错误”、“笔误错误”,可以用检查程序予以解决。

总之,你的改进方法针对性强否?实用性突出否?有效性明显否?如能满足这些要求,对你就是好方法。

第六点是验证
第一类问题是会的做错了,掌握的丢分了,这是低级的错误。

这是每次考试后最后悔的事情。

但第一类问题没有必要反复念叨它,加强它。

而是定好目标,选好改进方法。

再考试时脑袋里想的不是分数﹑名次,也不要定分数﹑名次的目标,更不要在心中锁定某某同学,一定要超过他等等。

而一定要按着自己的既定方针目标实施。

考前可看一下备忘录,考后验证只要是按计划减少了自己的第一类问题,这次考试就可以认定为考成功了。

若能超计划完成目标值,则可欢呼庆祝了。

而这次考试至下次考试期间,重点要解决的是第二类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