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3章 科技革命与信息经济 PPT课件
第3章 科技革命与信息经济 PPT课件
4.1 2.5
劳动生产率
资料来源:《美国总统经济报告》,1989年,第150页。
2.7
14
扩大了资本积累
战后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职工工资 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由于科技革命 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企 业的剩余价值率仍在增大。 例如,1955—1973年,日本30人以上的 企业职工实际工资提高了将近7倍,而劳 动生产率增长了9倍,结果剩余价值率从 1955年的134%上升到1960年的443%。
4
学习难点
难点是战后产业结构发展的新趋势,应怎样 深刻理解信息经济。战后以来,信息和知识 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作 用日益突出,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 信息和知识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各国 的产业结构日益软化,其表现就是在各产业 的发展中,有形产品和资源等硬生产要素的 作用日益降低,而信息和知识等软生产要素 的作用日益提高。
第三章 科技革命与信息经济 时代的来临
学习提示 重点与难点 教学内容
1
学习提示
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是,对促使国际分工 深化进而促使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的科技革 命以及由此引发的生产力结构和产业结构的 发展变化进行阐述和分析。 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能够对战后科技革 命的内容及特点、生产力的发展及其结构的 变化、产业结构发展的新趋势及信息经济有 清晰的认识。
资料来源:《美国总统经济报告》,1989年,第150页。
扩大了商品市场
战前1914—1938年的25年里,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生产总共增加了52%,年平均增长不到 1.7%,而战后1946—1970年的25年里,资本 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大约4倍,年平均增长 6%左右。 据统计,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 值年增长率普遍明显高于战前。 美国由于原有基数较大和战后把主要力量用 于军备竞赛上等原因,战后经济增长速度放 18 缓,但也有较大的提高(参见表3-2)。
表3-2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 年增长情况(%)
美国
1871— 1913 1914— 1950 1951— 1987 4.1 2.8
日 联邦 法 英国 意大利 本 德国 国 2.5 2.8 1.7 1.9 1.5
1.8 1.0 1.0 1.3 1.4
3.2
7.5
4.4
4.0
2.5
4.3
19
2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战后科技革
命的内容及其特点,战后生产力的 发展和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 化及发展新趋势与信息经济时代的 来临 。
3
学习重点
本章学习重点是战后科技革命对
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及促使各国 生产力结构发生的变化。科学技 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极大 地改变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产和 生活面貌,使各国的产业结构日 益软化。
新能源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
开发空间技术
海洋工程技术
9
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全面性和世界性 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步发展,并形成科 学—技术—生产一体化 革新了机器体系、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 科技发展和在生产中的应用得到了政府的有 力支持
10
第二节 战后生产力的发展 和结构的变化
战后科技革命
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 们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认识世界是改造 世界的重要条件,而在改造世界的同时又 会进一步认识世界。 战后科技革命表现为科学指导下的技术革 命,技术革命基础上的科学发展,因而是 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革命。
8
战后科技革命的内容
微电子技术 新材料技术
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
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虽然主要靠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但劳动力的增加也是不可或缺的 条件。 靠人口自然增殖劳动力不仅数量有限,而且 从婴儿出生到成为劳动力需近20年的时间。 战后科技革命中,农业实现了全盘机械化、 化学化、电气化和良种化,空前地提高了农 业劳动生产率,把大批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 出来,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 动力来源。 17
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生产力实体要素的变革 生产力非实体要素的强化
11
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扩大了资本积累
改善了扩大再生产所必需
的物质条件 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 扩大了商品市场
12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战后,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往往能够使劳 动生产率得到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地 提高。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 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的。表3-1的统 计数据表明,战后美国和日本国内生产总 值的增长,主要是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 实现的,而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则完全 是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的 。
13
表3-1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国内生产总值与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率的比 ( %)
国 别 项 目 1951—1987年平均
美
日
国
本
国内生产总值
劳动生产率 国内生产总值
3.2
2.0 7.5
劳动生产率
联邦德国 国内生产总值 劳动生产率
6.7
4.4 4.7
法
英
国
国
国内生产总值
劳动生产率 国内生产总值
4.0
15
美国物质生产部门的剩余价值率,1948年 为236.7%,1960年为249.3%,1970年为 289.0%,1977年为325.3%,30年间提高了 将近40%。这就为扩大资本积累、扩大投资、 加速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条件。 战后以来,联邦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 的资本积累率一般都在20%以上,日本高达 30%以上。1954—1974年间,日本固定资本 投资增加了48倍,联邦德国增加了15倍, 法国增加了10倍,英国增加了16倍,美国 增加了3倍。 16
5
第三章 科技革命与产业结构 的发展变化
第一节 战后科技革命的内容及其特点 第二节 战后生产力的发展和结构的变化 第三节 产业结构的变化 第四节 产业结构发展的新趋势与信息经济时 代的来临
6
第一节 战后科技革命的内容及其特点
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上的质的飞跃,就自然科 学而言共有三次: 一是细胞的发现; 二是能量转换的发现; 三是生物进化的发现。 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上的质的飞跃有两次: 一次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一次是电、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