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制度 表格(完整版)

幼儿园制度 表格(完整版)

第一章幼儿园教学常规制度第一节幼儿园听课制度1.园长、保教主任要深入班级听课,了解情况。

业务园长每周至少听课1—2节;保教主任每周保证有1—2节的时间深入班级听课。

2.各班主题结束后,以年级为单位,由年级级长组织听取班级教师做主题小结汇报。

3.听课时要做好记录,课后及时与班上老师、保育员交换意见,指导和帮助保教人员提高业务水平。

听课也可以采取录像分析的方法,将教师教学活动自然状态随机拍摄下来,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共同分析、评价。

4.每周五前要制订并张贴下周的周计划,安排好下周教学活动。

活动教案由年级级长检查,每周末由园长或教务副园长随机抽查1-2人的周教育活动计划,每日活动后要及时做好教育活动效果分析。

5.提倡教师间互相观摩、听课,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每月要到本年级、本教研级各班听课一次,教师间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5次(大型活动及观摩课除外),园长、教务副园长经常下班听课,所有人员均做好听课记录,及时交流。

6. 每月业务学习时间,业务园长或保教主任要将听课和下班的情况作小结,对有显著成绩或有进步的班和个人给予表扬,对存在问题给予指正、解决。

第二节幼儿园备课制度1.每学期结束后主任集中备课(编写下学期的课程、计划)。

2.每周集中备课一次。

各年级组每周二下午集中备课,讨论、研究及交流前一教学阶段的问题,下一主题开始前两周研究制定下一教学阶段的计划,由教务副园长及教研组长负责。

各班再根据本班孩子发展情况实际制定详细教学活动推行计划,由班主任负责。

3.每天下午1:30—2:30为主任、教务副园长备课时间。

4.每周五交备课本,(级长收)由保教主任批阅。

5.备课要认真、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学习水平及接受能力进行。

深刻领会教材,掌握教材中的难点、重点,明确教养目的、内容、形式、方式、书写整洁。

6.要根据教养计划,认真准备教具。

7.教师每人每月上交一篇教育笔记,一篇观察日记,并撰写教师成长日记,由年级级长审阅,园长或教务副园长随机在电脑中抽查。

8.每学期进行备课本展评,成绩记录在个人业务档案。

第三节幼儿园教科研制度教科研工作是幼儿园整体园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研活动小组的任务是从日常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通过从日常教学工作中积累经验,加以总结使之能够上升到理论层面,指导日常教学工作。

教研活动小组应该规范化,具体表现为设立明确的教研活动目的,拥有尽可能详尽的教研活动内容,制订明确的教研计划,掌握基本的教学研究步骤、程序和根据分析等专门技能。

具体要求如下:1、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确定学期教研工作重点,制订教科研计划工作和研究专题,教师要根据本班实际和幼儿发展水平,选好研究专题,期末进行专题总结。

2、班级及年级组的教研活动以解决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主,并重视教研活动的资料收集。

3、全体教师都要参加教研活动,保证每学期活动5-8次,时间为每月最后一周周四或周五下午。

4、每学期组织教师互相观摩各班的半日活动、环境布置等,并做好记录和评价。

5、积极认真参加教研活动,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无特殊情况不请假,保教人员积极参加搜集、整理编写教育教学资料,按规定写教育笔记、主题小结、学期总结、论文等工作,提高理论水平。

6、园长不定期抽查教师的教育计划,检查一日生活各环节,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

7、每学期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特点和实际水平,制定个人研究专题,并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期末撰写论文或经验总结,对积极向市、区幼儿教育报刊投稿的教师给予相应鼓励。

8、科研课题组人员要按总课题组的计划和要求撰写专项课题计划,开展教科研活动,做好学期工作总结。

9、根据教师教研活动出勤情况和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对教师教研工作做出评估纳入幼儿园教师管理工作。

第四节幼儿园教职工学习、培训、进修制度1、努力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

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认真钻研业务、鼓励和安排教师参加各种培训、进修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3、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教职工政治学习,学期初、学期末集中学习。

4、每周一次业务学习,以提高教职工的素质。

5、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加盟总部安排的幼儿园学习、观摩。

6、因工作需要参加短期培训者,由园长委派或本人提出经园长同意方可参加。

7、派往人员的学费、住宿费由幼儿园报销。

8、鼓励教职工积极参加国家承认毕业学历的学习深造。

第五节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技能一、观察幼儿的能力二、面向全体幼儿教育的能力三、因人施教的能力四、确定与分解目标的能力五、依据目标选择与设计活动的能力六、依据目标创设环境的能力七、尊重幼儿人格的能力八、尊重幼儿需要的能力第二章幼儿园一日生活管理制度第一节幼儿一日生活制度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生理特点,合理地安排他们一天的生活内容。

1、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及季节,按照幼儿一日作息时间安排的内容开展各项活动。

其中要注意动静结合,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对各项内容的实施要制订相应的质量指标。

2、每天保证有二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一小时为有组织的体育锻炼。

3、每餐之间间隔3小时以上。

4、幼儿体育锻炼时,医生要进行强度和密度测查。

5、集体、分组、个别活动相结合,教师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任意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材料、活动方式及合作伙伴,给幼儿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第二节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标准及管理细则《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标准》是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的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以及幼儿园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加盟园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它提出了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对幼儿的基本要求和对老师及保育员的工作要求,它对完善教师保育员的岗位职责;规范幼儿、教师、保育员在各项活动中的行为;强化教师、保育员的保教意识、目标意识;提高幼儿、教师、保育员的各方面素质;使幼儿园的管理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将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本“标准”从下发之日起,各班级要认真学习掌握,严格遵照执行,使保教质量进一步注意事项:一、午休1、孩子睡觉前,检查床上有无带尖、硬的及粒子状东西,枕头、垫子是否放好。

2、幼儿要脱掉外衣、袜子入睡,并及时纠正睡姿,盖被。

3、细心观察幼儿身体变化,起床前有重点的按要求测试体温,并做好记录。

4、孩子入睡前,老师要创造安静舒适的睡室环境。

5、视天气的情况增减被褥及调节电风扇、空调。

6、整理活动区域的玩具和图书,并将损坏的物品检出、收集,以便空闲时一起修补。

7、收拾用过的玩、教、学具,检查孩子的玩具架,书包柜,是否安全、整齐,并视情况进行调整。

二、教师离园前应做的工作8、检查点名册,并统计当日出席及缺席人数,如有需要请与家长联系。

9、记录当日特别事情,如意外、患病、投诉、参观、生日会、郊游、外出等。

10、如幼儿有特殊表现或异常行为,应记录在孩子的个人档案卡中,并及时与家长联系。

11、做好全体工作小结,填写交接班记录,避免对特殊情况或重大事情的疏漏。

12、清理各活动区,视情况及主题需要加以更换、修补。

13、派发当日各种通知、园报、手册、作业单等。

14、给孩子换干净的衣服、发还孩子的玩具、药及衣服等。

并整洁孩子的仪表。

15、检查教室中是否有幼儿遗漏的物品、并收好放在固定的地方,以便认领。

16、与家长进行育儿交流。

三、生活前注意事项17、注意桌椅板凳的清洁,保证安全卫生。

18、注意课堂的光线和温度,视情况需要开窗、开门或是开灯、开空调。

19、预备所需的学具,如美工活动的颜料、笔桶、浆糊、胶水、剪刀、画板、纸等。

20、预备并检查当日所需用的教具,如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教学软件等。

21、幼儿学具的安全、清洁情况,必要时为幼儿预备纸巾、抹布、围裙等。

22、如遇雨天,要预备放雨伞的地方;及时调整安排其它活动以取代原定的户外活动。

第三节幼儿晨检与全日观察制度1、幼儿每天来园均应由医生进行晨检,并取晨检牌。

2、晨检的内容包括:一摸:摸是否发热;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晨检牌有四种颜色,其意义为:健康幼儿发绿色;带药幼儿和需密切观察的幼儿发黄色;情绪不稳需要进行心理矫治的幼儿发蓝色;需要隔离的幼儿发红牌。

4、幼儿入园后,要认真进行全日观察,全日观察的内容同晨检,但要点是晨检时发红、黄、蓝牌的幼儿,以及入园后生病的幼儿。

5、幼儿全日观察中发现有不适或病症时,小伤小病要及时处理,并与家长取得联系,较重伤病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6、对晨检带药或晨检与全日观察中发现不适、生病的幼儿要进行书面登记。

第四节幼儿园幼儿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基本要求一、劳动(一)自我服务进餐和喝水1)饭前不吃零食,可做一些安静、愉快的活动。

2)进餐时,一只手扶碗,一只手拿汤匙(小班)或筷子(中大班),一口一口地吃。

3)进餐时,不说话,不东张西望,不随便走动,嬉戏玩耍,不把饭菜老含在嘴里,要细嚼慢咽。

不用手抓饭菜,不依赖别人喂,要把碗里饭菜吃光,不把饭菜掉在桌面上。

4)饭后要漱口擦嘴,不做剧烈活动,并把碗筷、椅子放在指定地方。

大班幼儿还能帮助收拾餐具。

5)养成喝开水的习惯,喝开水时不可一边喝一边玩,喝完之后,应把口杯放回原处。

睡眠6)进入寝室,就不要说话,更不许高声叫喊,要保持寝室内安静的气氛。

如有必要说的话,应轻声向老师或阿姨说。

7)脱好衣服即上床,上床后盖好被子,闭上眼睛,不做小动作,慢慢入睡。

有时睡不着,或是未到起床时间醒过来,也不影响别人。

要养成准时作息的好习惯。

8)睡姿最好是将身体稍微向右侧,冬天不蒙被睡觉。

盥洗9)饭前便后要洗手,手脏了也要洗。

要把手心、手背、手指缝都洗干净,不能边吸收边玩水,不摆弄肥皂,洗完后,把手上的水珠轻轻甩在水槽里,在用毛巾把手擦干。

10)每天早晨起床后,晚上上床前或三餐饭后都要洗脸,洗脸时,要用自己的毛巾。

先洗眼睛,再擦脸庞、鼻子、耳朵和脖子。

然后把毛巾洗干净拧干,挂回原处。

(小班幼儿在成人帮助下进行。

)11)不吮手指,不咬指甲。

要勤剪指甲,剪完后应洗手。

12)早晚要刷牙,牙刷顺着牙缝上下来回刷。

饭后要漱口,漱口水要吐出来。

13)在成人的提醒和帮助下,乐意洗头发、洗澡和洗脚。

穿戴14)衣服讲究整洁,不挑衣服穿,不与小朋友相攀比。

15)小班幼儿在成人帮助下逐步要学会自己穿脱衣服、鞋袜,中大班幼儿能独立而有次序地穿脱上衣和裤子。

16)穿上衣时,提起衣领,再找袖筒,左右手先后穿脱衣服、袖筒,再把衣服拉整齐。

扣纽扣时,把衣服下沿对整齐,从底下的纽扣开始,逐粒往上扣,扣完后把上衣下沿拉一拉,并将衣领翻好。

17)穿套头衣服时,先认清前后,把头套进去,在将两手分别伸进袖筒,然后把衣服拉整齐,翻好衣领。

18)脱对襟衫时,先解开扣子,再脱袖子衣身,脱套头衫时,两手交叉胸前、拉住衣服下沿,自下向上脱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