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的奖惩无小事在心理学上,奖惩是一个很宽泛的词汇,意指能够在对方心理上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的任何外在强加措施。
管理中能够让员工感到不舒服的任何举措都是惩罚,能够让员工感到舒服的任何举措都是奖励。
奖或惩在当事员工自己的心理上甚至在团队中其他人的心理上,都会产生持续的正强化或负强化作用。
因此,管理中的奖惩无小事管理定律:办公大楼法则帕金森的“办公大楼法则”是,某个组织的办公大楼设计得越完美,装饰得越豪华,该组织离解体的时间越近。
他发现,许多生意兴隆的公司、影响巨大的组织都设在不起眼的地方,住在简陋的房屋里,一旦搬进豪华的大厦,便转入衰退的轨道。
例如,圣彼得教堂、罗马教堂、梵蒂冈教堂等宗教组织,都是在极盛时开始设计和修建这些教堂,等这些教堂建成时,宗教组织的势力便走下坡路了。
国际联盟大厦、英国议会大厦、凡尔赛宫、布伦海姆宫、白金汉宫、英国殖民部办公大楼等政治组织的大楼,都是在落成典礼之后,该组织的权势发生大幅度的下降,甚至带来厄运。
帕金森则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如下推测:一个组织在兴旺发达之时,往往紧张而忙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设计和修建琼楼玉宇,当其所有的重要工作都已经完成,想到要修建与其成就相称的大楼时,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到表面功夫上。
当某个组织的大楼设计和建造得趋向完美之际,它的存在就开始失去意义。
完美的楼堂意味着定局,而定局意味着终结。
事业留人:2010年最时尚的留人方式日前,全球知名人才派遣和招聘服务商万宝盛华一项调查显示,为防止员工跳槽,2010年大部分企业选择的留人方式将是“事业留人”。
此次调查,万宝盛华访问了国内企业的126位人力资源经理,声称为避免员工跳槽,其所在企业将采取“事业留人”方式的占62%。
其次为“金钱留人”,占23%,而采用“感情留人”的比例仅为15%。
在“事业留人”上,企业选择“帮助员工制定未来职业发展目标”这一方式的,占52%,其次为“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如在职EMBA培训、工作轮岗等,占20%。
与“事业留人”相对应的另一份调查显示,28%参与调查的职场人士把“升职”作为首选项。
在首选升职的人群中,70后升职欲望最强烈,即30-39岁人群占68%。
万宝盛华建议人力资源管理者,提高员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深入度,给员工更多说出自己改进工作想法和建议的机会,以提高他们在公司归属感。
下一个十年企业发展将从企业再造转向面向客户的方方面面“技术可以深刻改变商业和影响商业”,这样的理念已经在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深入人心。
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企业已经完成了从商业个体到全球化、从粗放到集约、再到虚拟化管理的演化过程。
企业的演变历程从偏重企业内部的“点时代”逐步转移到偏重产业链的上下游的“线时代”,再到“网络时代”,后一个演变更加偏重于跨行业和跨区域。
善于创新,被称作世界信息技术圣地的美国硅谷,近年来开始大炒特炒绿色经济概念。
据专家介绍,清洁能源既代表了一种新兴经济,充满了无限商机,又能对陷入危机之中的世界经济起到拉动投资、扩大就业的作用。
绿色、低碳已经成为了技术发展的主旋律。
同时,随着3G的应用和互联网应用技术对企业的渗透,人们对新商业模式、新渠道、新的合作关系等层面进行创新尝试的探讨也愈加激烈。
在这个新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的更迭和推陈出新,为企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这个时期,善于利用技术再造商业模式、优化业务流程与管理的企业,可以主动改变行业的竞争格局与游戏规则,继而改变整体商业环境。
几乎可以肯定,在21世纪的第2个10年,无线互联将得到大发展。
这种趋势将催生出手持终端的革命性变化。
人们越来越多地转向无线浏览和搜索,而移动网络上的社交网络和视频分享也在迅速增长,操作更加便捷高效的新终端和智能电话的出现,会使人们把更多的娱乐、网络购物和银行操作迁移到无线网络上来。
在种种新技术力量的推动下,企业的发展也从上一个10年基于内部管理的企业再造转向了面向客户的方方面面。
只是,在经济危机之后,技术对商业的影响力已经不会再像前10年那样百花齐放和漫无目的,商业对技术的反应也表达得更加理性和冷静。
励志故事:晚上8点至10点之间台湾商界奇才陈茂榜15岁时,由于要负担家计被迫辍学到当时台湾第二大书店——“文明堂”当店员,他每天从早到晚要工作12个小时。
他白天在书店工作,晚上住在店里,所以每天晚上9点打烊后,书店就变成了他的私人书房,或坐或卧,任他遨游。
他把读书当成了嗜好与享受,依照自己的兴趣,先从小说、传记等通俗读物读起。
日子一久,他渐渐养成了每晚至少必须读两小时书的习惯。
久而久之,通俗读物逐渐不能满足他的阅读需求了,他开始涉猎经济与管理等专业性较强的书籍。
他在“文明堂”工作了8年时间,也读了8年的书。
他说:“初进‘文明堂’时,我只有小学毕业程度;8年后离开时,我的知识水准已经不亚于大学生了。
”8年的自修为他奠定了日后成功经营企业的重要基石。
在世界各地演讲时,陈茂榜总不忘对听众说:“记住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
”管理故事:盗亦有道有一次,一个老强盗带着徒弟去抢劫银行,被警方追捕。
两人狂逃,差点儿连裤子都跑掉了。
好不容易甩掉了police,两人上气不接下气,瘫倒在地上。
徒弟说:“师父啊师父,要是这个世界上没有police,该有多么美好啊!”师父骂道:“放屁!要是没有police,我们还有饭吃吗?!”徒弟大惑不解。
师父“语重心长”地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你想想,如果没有了police,是不是大家都敢去偷、去抢了?正因为有了这些police,把那些能人挡住了,我们才有生存空间啊!和他们相比,我们算什么东西?有什么本事啊?我们不就是仅仅凭着一颗贼胆,敢干他们不敢干的事,才混得一口饭吃吗?有了police,才有我们啊!没有police,哪里有我们的好日子过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识人、选人,或解决、处理问题时,一定要从各个方面做全面的分析,力求客观、透彻,而不能“只看一点,不顾其余”!瓜子理论:员工激励与管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嗑瓜子,我们有以下发现:1、无论人们喜欢与否,很容易拿起第一颗瓜子;2、一旦吃上第一颗,就会吃起第二颗、第三颗……停不下来;3、在吃瓜子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做一些别的事情,比如,去洗手间等等,但是,回到座位上以后,都会继续吃瓜子,不需要他人提醒、督促;4、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一直吃下去,直到吃光为止。
作为管理者,如果谁有办法能够让他的下属像吃瓜子一样愉快地完成工作,那么他就成功了。
首先,我们要学会分解任务,把复杂任务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容易做的小任务。
就像嗑瓜子一样容易做,再把这些容易完成的小任务分到员工手中。
员工一定会乐于接受这样的任务;第二、我们要及时促使下属开始工作。
例如,给他明确工作目标,提供工作条件,规定开始的时间。
在下属对任务充满热情的时候就让他开始工作。
第三、对于员工每一次完成任务都要给予及时的激励。
这种激励应该是及时的。
就是说,员工完成任务以后,第一要激励,第二要马上激励。
第四、向你的下属展示他的工作成就。
并且让他知道,你很开心看到他的成就。
管理故事:真正的果断大多数的同仁都很兴奋,因为单位里调来了一位新主管,据说是个能人,专门被派来整顿业务。
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新主管却毫无作为,每天彬彬有礼进办公室后,便躲在里面难得出门。
那些紧张得要死的坏分子,现在反而更猖獗了。
他哪里是个能人,根本就是个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唬。
4个月过去了,新主管却发威了,坏分子一律开革,能者则获得提升。
下手之快、断事之准,与4个月前表现保守的他,简直像换了一个人。
年终聚餐时,新主管说了一个故事:“我有位朋友,买了栋带着大院的房子。
他一搬进去,就对院子全面整顿,杂草杂树一律清除,改种自己新买的花卉。
某日,原先的房主回访,进门大吃一惊地问,那株名贵的牡丹哪里去了?我这位朋友才发现,他居然把牡丹当草给割了。
后来他又买了一栋房子,虽然院子更是杂乱,他却是按兵不动,果然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却是锦簇;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
直到暮秋,他才认清哪些是无用的植物而大力铲除,并使所有珍贵的草木得以保存。
”点评:在搞清楚真相之前,就盲目行动,那是鲁莽,不是果断!中国人多喜欢这种貌似的“果断”,结果,要么使事情越来越乱,要么使大家产生一种流于表面的工作风气,贻害无穷!管理铁三角:制度流程机制圣诞节到了,一个贫穷母亲只能给她两个儿子一块小小的面饼作为圣诞晚餐。
可两个儿子却给妈妈出了个难题,无论她打算怎么分,总有一个儿子说妈妈偏心,把自己这边分得小了。
无奈之下,这位妈妈只好想了个办法:“老大,你过来,你来切这个饼。
但有个条件,你要让你弟弟先挑切好后的半个饼。
”这一下,兄弟俩都没话说了。
老大只有尽量切得一般大小,否则自己肯定只能得到小的一半;而老二则只好瞪大眼睛,尽力挑出稍大一点的那块。
尽管两块饼肯定大小不一,但兄弟二人只好各自认命,因为在妈妈制定的规则之下,不论谁吃了亏,能怪的只有自己。
从这个经典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做好一件事的三要素:制度,流程与机制。
首先我们对于制度所描述的通常是应该怎么做、必须怎么做的问题,具体是企业价值观,使命,愿景的体现;而对应该由谁来做、哪个部门或岗位来做,如何来做通常靠定流程来实现。
制度与流程二者的关系如同”提坝”之余“河道”的关系;如果没有“提坝”作为护航,河道将失去方向,甚至泛滥。
在制度,流程皆存的前提下,故事中兄弟都比较认同方法二的做法,是“机制”发挥了影子作用,也就是通常我们讲的游戏规则支配了利益的博弈;制度.流程.机制三者缺一不可,我们称之为“管理的铁三角”。
它给我们日常管理的借鉴意义在于:我们的管理者在“建制度,定流程”,我们称之为“例行管理”,如何将”机制“理论嵌入其中,会让我们的流程具有灵魂;而在大家都认可的前提下,制度/流程执行的效力将得到保证,因为执行的好坏与自己的收益/需求直接相关。
如此下来,嵌入良好机制的制度与流程,具备了让“坏人”变“好人”的机能。
作为管理者,不妨用"管理铁三角"审视,梳理一下您的流程:1. 您的管理是仅仅靠制度来管理吗?2. 您的流程有可信赖的制度来护航吗?3. 您的流程管理中,是否会将”好人“变成”坏人“呢?七个顿悟让你销售更轻松顿悟1:除非被证明无罪,否则销售人员应推定为有罪。
尽管你我知道销售是企业的灵魂,是帮助人们的好方法,但是大部分群众倾向于带着怀疑看待销售。
顿悟2:当你感觉到压力时说明你做的不对。
如果你持续不断的在每个季度末手忙脚乱,绝望的想要完成销售数字,说明你没有很好的管理时间,没有彻底的考虑过销售过程。
顿悟3:不要回答没有被问到的问题。
提出你的潜在客户尚未考虑到的问题是最容易破坏整个销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