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大连理工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班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 (以下简称民族预科班)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少数民族合格人才,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管理办法(试行)》(教民[2005]5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民族预科班是指对当年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是实施高等学校本、专科(高职)预备性教育的一种学习形式。
第三条我校民族预科教育实行集中学习,统一管理,加强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强化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进入本科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第四条学生工作处负责民族预科班的招生、学生管理、确定预科升入本科专业。
教务处负责民族预科班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管理、成绩管理。
民族预科班所在学院(系)负责学生的住宿安排、教材发放和日常管理。
第二章招生录取
第五条民族预科班招生计划为国家指令性定向就业招生计划。
学校根据民族地区的需要,制定民族预科班招生计划报教育部审核后下达执行。
民族预科班招生计划均为理科招生计划。
第六条民族预科班招生,按照国家有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规定适当降分提档、择优录取。
具体降分幅度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民族预科班招生时,不确定专业。
预科生结业时,根据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状况,由学校提供专业计划。
学校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行为表现和学生个人的志愿确定专业。
第四章学制与教学管理
第八条民族预科班学制为一年。
民族预科教育试行学分制。
第九条民族预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按照“突出重点、加强基础、兼顾专业”的原则,开设汉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根据学生可能转入本科专业的学科特点,也可以开设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或讲座。
第十条民族预科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由教务处和预科班所在学院(系)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共同制定。
课程教材由开课学院(系)选定报教务处审批使用。
第十一条预科入学后,参加外语分级考试,进入大学英语一级学习的学生,可以免修预科基础英语;预科期间所修体育课、思想品德课按本科课程对待。
第十二条预科学生学有余力,经本人申请,教务处批准可选修本科课程。
预科结业后,预科期间学习的本科课程成绩可转入本科学籍表。
第十三条民族预科教育实行考核制度。
学生必须参加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学期考核成绩载入本人档案。
课程考核均为考试,采用百分制记分。
预科生修读本科课程,按本科课程考核办法考核。
第十四条预科学生课程考核不及格,给一次免费补考机会。
经补考后仍有三门课程不及格者,应当予以退学。
若补考后只有一门课程不及格,经本人申请,主管校长批准,确定是否可以在就学本科期间补修。
第十五条民族预科班学生必须修完预科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
考核合格者,学校发给结业证书,学生转入本科学习,取得本科学籍。
未取得预科结业证书者,退回生源地区。
相关手续由学校负责办理。
第十六条预科结业学生,按学校录取专业的通知到相关学院(系)报到。
随当届本科新生编入所在院(系)按新生对待,参加正常的教学、实践和课余活动。
第五章学生管理
第十七条民族预科班依托学院(系)要相对固定,学院(系)领导要对民族预科班的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十八条对民族预科班的教育,应当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主要内容,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学生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品德和文明风尚;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第十九条民族预科班学生的教育管理应当遵循生活上关心爱护、校纪校规上严格要求、教学上耐心细致的原则。
第二十条民族预科班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体育锻炼、课外活动等方面表现突出者,学校可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十一条民族预科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当遵守国家法律和校纪校规。
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视其违纪情形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学校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第六章收费
第二十二条民族预科班学生在预科阶段的学费,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和预科培养学校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预科生学费标准收取;民族预科班学生转入本科后,其学费仍按照预科生录取当年的学费标准收取。
第二十三条学校根据国家关于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有关规定,由学生工作处负责民族预科班学生的“奖、贷、勤、助、补、减”等政策和措施的落实,确保家庭经济贫困学生按国家有关政策得到资助。
第七章教师和管理人员
第二十四条民族预科班配备一名专职教师为班主任,负责民族预科班的教育、教学指导和管理工作。
第二十五条民族预科班的教师,在学校专任教师中聘任。
有关学院(系)要选拔优秀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并积极支持教师的教学工作。
民族预科班任课教师应相对稳定。
根据民族预科教育的特殊性和教学管理任务的繁重程度,对民族预科班任课教师给与适当政策倾斜。
第十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由教务处、学生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2006年6月1日起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