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是介绍在山西省屯留县郭庄煤矿进行三维地震勘探的工程设计。
本次三维地震勘探的目的是了解和掌握郭庄煤矿矿区的地质构造、煤层的赋存形态和断层、褶曲、陷落柱发育特征,查明工作区内3#煤层的底板起伏形态、采空区范围、无煤区和煤层冲刷变薄区。
本次野外三维数据采集的基本观测系统为8线8炮制束状规则观测系统。
通过三维地震勘探获得工区地表面以下的信息数字化成果,为矿区后继生产、优化矿井采掘设计方案、提高生产效率提供详实的基础地质资料。
关键字:三维地震勘探; 工程设计; 断层; 褶曲; 陷落柱; 观测系统SummaryThis Abstract introduces the engineering design that the three-dimensional earthquake explored will be carried on in the colliery of the Guo 's of Tunliu county of Shanxi. The three-dimensional purpose that earthquake explore to understand and know Guo village geological structure , to is it deposit shape , fault and pleat song , subside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of the post to compose coal seam , colliery of mining area, find out the undulating shape of baseplate of coal seam No. 3 in the workspace , quarry the empty district range , there are no coal district and coal seam to erode and turn into the thin district. Field this three-dimensional basic observation system that data gather concoct for 8 Line 8 bunches of form rule observe the system. Explore person who obtain work area surface following information digitized achievement through three-dimensional earthquake, is it produce , optimize mine not to excavate design plan , raise for mining area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fer full and accurate foundation geological materials to carry on.Keyword: The three- dimensional seismic survey l; Engineering design ; Fault; Pleat song ; Subside the post; Observe the system目录1. 前言 (1)1.1目的与任务 (1)1.1.1 项目来源 (1)1.1.2 任务 (1)1.1.3 工作时间 (1)1.1.4 项目要求及依据 (2)1.2工作区范围、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 (2)1.2.1 工作区范围和交通位置 (2)1.2.2 自然地理 (2)1.2.3 气候状况和经济状况 (3)2. 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4)2.1工作区地质及物化研究程度 (4)2.1.1 以往工作程度成果 (4)2.1.2 野外踏勘成果 (4)2.2区域地质概况 (4)2.2.1 工作区地层特征 (4)2.2.2 工作区构造特征 (5)2.2.3 工作区煤层特征 (5)2.2.4 勘探区煤质特征 (5)2.3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6)2.3.1 表层地震地质条件 (6)2.3.2 浅层地震地质条件 (6)2.3.3 深部地震地质条件 (6)3. 野外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7)3.1工作方法 (7)3.1.1 三维地震试验工作 (7)3.1.2 低速带调查工作 (7)3.1.3 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参数的选定 (7)3.1.4 三维线束的布置 (8)3.2测地工作 (8)3.2.1 测量作业采用系统 (8)3.2.2 测量仪器及测量方法 (9)3.2.3 控制测量和定线测量 (9)3.2.4 测量成果 (10)3.3技术要求 (10)3.3.1 野外数据采集要求 (10)3.3.2 测量要求 (10)3.3.3 质量目标 (10)4 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 (11)4.1主要数据处理方法与技术 (11)4.1.1 预处理 (11)4.1.2 初至波折射静校正 (11)4.1.3 反褶积 (11)4.1.4 速度分析 (11)4.1.5 DMO迭加及迭后一步法偏移 (12)4.2资料解释 (12)4.2.1 解释流程 (12)4.2.2 解释的主要资料及要求 (12)4.2.3 速度标定与时深转换 (13)4.4图件编制方法 (13)4.5报告编写 (13)4.5.1 报告的要求 (13)4.5.2 报告的内容 (14)5. 人员编制和管理 (15)5.1项目组人员编制及分工 (15)5.1.1 项目经理及其岗位职责 (15)5.1.2 项目技术负责及其岗位职责 (15)5.1.3 炮班班长及其岗位职责 (15)5.1.4 爆破员及其岗位职责 (15)5.1.5 爆破品保管及其职责 (16)5.2.1 组织措施 (16)5.2.2 质量保证 (16)5.2.3 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7)5.3HSE管理 (18)5,3,1 内容、标准及组织 (18)5.3.2 野外作业 (18)5.3.3 营地管理 (19)5.3.4 施工搬迁 (19)5.3.5 民工管理 (20)6. 预计提交的成果 (21)6.1报告的主要成果 (21)7.实物工作量 (22)7.1主要实物工作量 (22)7.1.1 野外数据采集工作量 (22)7.1.2 成孔工作量 (23)7.2仪器设备 (23)8. 经费预算 (24)8.1经费预算依据及方法 (24)8.2工作费用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附图 (27)1. 前言1.1 目的与任务1.1.1 项目来源本次三维地震勘探项目的甲方是山西省屯留县郭庄煤矿,该煤矿是屯留县县办国营煤矿,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郭庄煤矿煤层的赋存形态和断层、陷落柱发育特征,郭庄煤矿委托山西省第六地质工程勘察院(乙方)进行三维地震勘探,为优化矿井采掘设计方案,提高生产效率提供详实的基础地质资料。
1.1.2 任务(1)查明勘探区内落差≥5m断层的性质、产状及延伸长度,其平面摆动误差应控制在≤30m,对落差≥3m的断点及勘探中遇到的疑点,不确定点尽可能予以解释。
(2)查明勘探区内直径≥25m的陷落柱,尽可能查明直径20m左右的陷落柱。
(3)查明勘探区内3#煤层的底板起伏形态,深度误差≤1.5%。
(4)查明勘探区内波幅≥10m的褶曲。
(5)查明古窑、小窑采空区范围、无煤区和煤层冲刷变薄区。
1.1.3 工作时间本次郭庄煤矿三维地震勘探的工作时间如下:(1)勘探区测量工作应在二零零五年三月三十日前完成。
(2)成孔工作从二零零五年四月二日开始。
(3)数据采集工作于二零零五年四月三日开始,至二零零五年四月十四日结束,计划工作量每天在120炮左右。
(4)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从二零零五年四月十六日开始,并在二零零五年五月十日完成。
(5)预计提交成果的时间在二零零五年五月十五日左右。
1.1.4 项目要求及依据将严格按照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及有关要求执行:(1)《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897-2000)(2)《地震勘探爆炸安全规范》(GB12950-91)(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1992)(4)《煤炭资源勘探工程测量规程》(1987)(5)《山西省屯留县郭庄煤矿三维地震勘探项目施工方案》山西省第六地质工程勘察院1.2 工作区范围、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1.2.1 工作区范围和交通位置山西省屯留县郭庄煤矿地处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境内,长治市是山西省六个低级市之一,下辖一个县级市和十个县。
工作区距长治市约30Km,距屯留县城约1.5Km,交通便利,有长(治)晋(城)高速公路、长(治)太(原)高速公路和林(州市)长(治)高速公路通过,铁路运输也非常方便,有多条铁路贯穿其中。
工作区交通地理位置图见图1-1。
图1-1 工区交通位置图勘探面积1.413Km2,具体位置由以下坐标圈定:1、 X=4024000 Y=384030002、 X=4024000 Y=384040003、 X=4022500 Y=384040004、 X=4022500 Y=384035005、 X=4022675 Y=384035006、 X=4022675 Y=384030001.2.2 自然地理工作区地貌特征为山区丘陵地带,冲沟发育,地表出露多为第四系黄土,最大高差15m,地形比较平坦,对三维地震勘探较为有利。
1.2.3 气候状况和经济状况工作区属半干旱气候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季节变化明显,气温有季节变化大和昼夜温差较大的特点,年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15℃,常年平均气温12℃。
干燥少雨,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在降水方面,年降水量悬殊,年平均降水量约500mm,多雨年为少雨年的2~3倍;季节分布不均匀,夏季6月——8月降水高度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以上。
由于降水变率大,季节分配不均,地表又缺乏植被,不能涵养水源,故旱情较普遍。
此外,干热风、霜冻、冰雹、大风均为影响本省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
春秋两季多大风和扬尘天气,严重时会形成沙尘暴。
经济状况,工业方面以煤炭及其相关产业为主。
农业方面,农作一年一熟,以玉米、小麦为主,受干旱、风沙、盐渍影响大。
2. 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2.1 工作区地质及物化研究程度2.1.1 以往工作程度成果在此前,已有许多地质队和专家学者对工作区所在的屯留县进行了大量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1962年,地质部地质科学院与山西省地质厅按国际分幅编制了1:1000 000地质图、矿产图、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其中包括了屯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