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试题

初三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试题

初三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试题(二)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追溯(sù)狡黠(xiá)污秽(huì)接踵而至(zhǒng)B. 蓦然(mù)睥睨(bì)桑梓(zǐ)忧心忡忡(chōng)C. 牛犊(dǔ)撺掇(cuān)诘难(nán)锲而不舍(qì)D. 行辈(háng)诡谲(jǘ)驰骋(pìn)相得益彰(zhà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截然不同饥肠辘辘浮光略影前仆后继B. 走投无路震耳欲聋相辅相成慢不经心C. 浑为一谈风云变幻箪食壶浆诚惶诚恐D. 哄堂大笑耐人寻味心有灵犀轻歌曼舞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B. 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C. 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D. 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 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武汉使用外,还向黄石、荆州等地输送。

C. 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 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5.与下面这段话衔接恰当的是()“木桶理论短板效应”的意思是一个由很多木板箍成的木桶,如果一块木板很长并不能盛水,它的最大盛水量就只能达到最短木板的上沿,著名教练陈运鹏把制约游泳成绩比作箍桶的木板,。

A. 只有八个因素都突出,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B. 如果有一个因素欠缺,那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C. 只有一个因素很突出,并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D. 如果八个因素都欠缺,必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6.综合性学习。

胡萝卜、鸡蛋、碾成粉状的咖啡豆,这三样东西同样面临逆境——煮沸的开水。

下锅进入开水煮后,胡萝卜变软了,鸡蛋外壳里面的液体变成硬硬的固体了,碾碎的咖啡豆成了一杯香浓的咖啡。

(1)这三个结局其实正代表着人在面临逆境时的态度,你能说出这三个结局的意义吗?(2)如果让你选择,你会学三样东西中的哪一个?请说出你的想法。

7.古诗文名句默写。

(1)李商隐的《无题》中常被后人用来形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为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王勃乐的八个因素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叶义问,字审言,严州寿昌人。

建炎初,登进士第。

调临安府司理参军。

范宗尹为相,义问与沈长卿等疏其奸。

为饶州教授,摄郡。

岁旱,以便宜发官仓赈民,提刑黄敦书劾之,诏勿问。

前枢密徐俯门僧犯罪,义问绳以法,俯本欲举义问,怒甚,俯乃袖荐书与之。

知江宁县。

召秦桧所亲役,同僚不可,义问曰:“释是则何以服他人。

”卒役之。

通判江州。

豫章守张宗元忤桧,或中以飞语,事下张常先。

宗元道九江,常先檄义问拘其舟,义问投檄曰:“吾宁得罪,不为不祥。

”常先白桧,罢去。

桧死汤思退荐之上记其尝言范宗尹召至言台谏废置在人主桧亲党宜尽罢逐以言得罪者宜叙复擢殿中侍御史。

枢密汤鹏举效桧所为。

植其党周方崇、李度,置籍台谏,锄异己者。

义问累章劾鹏举,有“一桧死一桧生”之语,并方崇等皆罢之。

又言:“凡择将遇一阙,令枢密院具三名取上旨,则军政尽出掌握。

”上闻金有犯边意,遣义问奉使觇之,还奏:“彼造舟船,备器械,其用心必有所在,宜屯驻沿海要害备之。

”金主亮果南侵。

命视师,义问素不习军旅。

至镇江,闻瓜洲官军与敌相持,大失措,乃役民掘沙沟,植木枝为鹿角御敌,一夕潮生,沙沟平,木枝尽去。

会建康留守张焘遣人告急,义问乃遵陆,云往建康催发军,市人皆媟骂之。

又闻敌据瓜洲,采石兵甚众,复欲还镇江,诸军喧沸曰:“不可回矣,回则有不测。

”遂趋建康。

已而金主亮被弑,师退,义问还朝,力请退,遂罢。

隆兴元年,中丞辛次膺论义问“顷护诸将几败事,且以官私其亲”。

谪饶州。

乾道元年,诏自便。

六年卒,年七十三。

(选自《宋史·叶义问传》,有删减)8. 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的人称为进士。

B. 教授,文中指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学官,与现在的“教授”不相同。

C. 建康,即今天的南京,是吴、东晋、宋、齐、梁、陈等王朝都城,它还有石头城、金陵等名称。

D. 弑,古时候指臣子杀君主、部下杀上级、子女杀父母、奸臣杀忠臣。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桧死/汤思退荐之/上记其尝言范宗尹/召至/言台谏废置在人主/桧亲党宜尽罢逐以言/得罪者宜叙复/擢殿中侍御史B. 桧死/汤思退荐之/上记其尝言/范宗尹召至/言台谏废置在人主/桧亲党宜尽罢逐/以言得罪者宜叙复/擢殿中侍御史C. 桧死/汤思退荐之/上记其尝言范宗尹/召至/言台谏废置在人主/桧亲党宜尽罢逐/以言得罪者宜叙复/擢殿中侍御史D. 桧死/汤思退荐之/上记其尝言/范宗尹召至/言台谏废置在人主/桧亲党宜尽罢逐以言/得罪者宜叙复/擢殿中侍御史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叶义问为官正直,关爱百姓。

任职期间,敢于向皇帝奏明宰相范宗尹做的不法之事;旱灾之年,又以便宜的价格发售粮食,救济百姓。

B. 叶义问不畏权贵,坚守道义。

对于秦桧的亲友,他同等看待,令他们正常服役;受命拦截张宗元的船只,他却说宁可领罪也不做坏事。

C. 叶义问关心朝政,尽心奉主。

他发现汤鹏举仿效秦桧结党营私,便上奏皇帝,弹劾汤鹏举;又提议皇帝改进选将方式,掌牢军政大权。

D. 叶义问不熟战事,治军无方。

在其视察军队期间,了解敌情后惊慌失措,修筑无效防御工事;在军情紧急之时,竟决定撤退,遭到非议。

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义问绳以法,俯本欲举义问,怒甚,俯乃袖荐书与之。

(2)豫章守张宗元忤桧,或中以飞语,事下张常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代: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2. 下列对这首曲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元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抒发了作者的感慨。

B. “聚”“怒”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C. “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D.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

13. 你怎样理解结尾“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含义及其表达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微信控”们请抬抬头①不管是亲戚吃饭还是朋友聚会,常常是几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但彼此之间都不说话,只自顾自低着头摆弄手机,不停地微信,语音,自拍,刷屏。

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微信像一块吸引力巨大的免费蛋糕,吸引了众多的勤劳的“低头族”。

控,出自日语“コン(kon)”,取complex(情结)的前头音,指极度喜欢某样东西的人。

“微信控”,就是有微信情结的人。

②微信作为一种网络社交工具,刚一问世就得到了广泛应用。

人们利用手机上安装的微信,可以做到及时沟通、聊天、随时发布自己的状态。

每天到“朋友圈”里逛一逛,不仅能了解亲朋好友的资讯,还能看到各种信息,给生活带来了便利。

它更满足了人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关注与被关注。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生存的需要获得满足时,就需要满足更高层次的要求。

而归属感、认同和自我实现都是较高层次的需求。

“微信控”正是通过“晒”来让朋友们找到谈资、了解近况,得到朋友认同和关注来满足这些高层次需求。

③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过度依赖微信,每天沉迷于“刷朋友圈”、“狂点赞”,熬夜玩微信,甚至一天不玩微信就会出现烦躁、空虚等反应。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成为网络中的社交高手,现实社交的“低能儿”。

④另外,经常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对视力也会造成伤害。

据调查显示,青少年出现近视的原因中85%到90%是因为用眼过度。

近视的患者,绝大部分天天接触电子产品,而且每天玩半个小时以上。

眼睛的泪膜层遭到破坏,导致泪液分泌减少,从而出现干眼症。

长时间低头玩手机还会出现颈椎椎间盘突出、后颈部肌筋膜炎等病症,导致颈后部肌肉和韧带牵拉劳损。

⑤如何才能降低对微信的依赖度呢?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网络工具之所以被研发出来,是为了更好服务人类,而不是用来控制人类;其次,应强制自己合理有度地使用网络工具,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与周围人的面对面交流上;另外,加强体育锻炼也可帮助减弱“微信控”。

14.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过度依赖微信,每天沉迷于“刷朋友圈”、“狂点赞”,熬夜玩微信,甚至一天不玩微信就会出现烦躁、空虚等反应。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

B. 据调查显示,青少年出现近视的原因中85%到90%是因为用眼过度。

近视的患者,天天接触电子产品,而且每天玩半个小时以上。

C. 微信像一块吸引力巨大的免费蛋糕,吸引了众多的勤劳的“低头族”。

“微信控”,就是有微信情结的人。

D. 每天到“朋友圈”里逛一逛,不仅给生活带来了便利,它更满足了人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关注与被关注。

15. 分析第①段是如何引出“微信控”的。

16. 第⑤段加点的“减弱”能否换成“消除”?为什么?17. 近期,姐姐成了“微信控”,“晒”、“刷”不断。

她说:“手头工作不忙的时候就会拿出手机浏览一下微信,如果不看一眼,总觉得少点什么。

”请你运用上文中的知识,分析导致姐姐如此现状的心理原因,并向其列出“微信控”的主要危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种欢喜得欢喜顾晓蕊那是一个晴朗的秋日,阳光洒满小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