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部编湖南教育版三年级语文上全册优质教学设计教案(2018年秋季起使用)

最新部编湖南教育版三年级语文上全册优质教学设计教案(2018年秋季起使用)

最新部编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优质教学设计教案湖南教育版1 早晨真好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理解图意。

1.仔细看图,说说图画内容。

2.请学生完整地说说图意。

3.课文是怎么描述的?(板书:1 早晨真好) 二、初读课文1.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先读准生字的读音,再轻声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教学第一小节。

自由读,说说这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早晨真好) 2.学习第二小节。

(1)讨论:从哪里可以看出早晨真好?(2)你喜欢课文中的什么事物,请把喜欢的部分读出来。

(3)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指导朗读: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来读,体现早晨美丽的景色。

3.自由朗读3、4、5节。

(1)自由读,说说通过朗读知道了什么?(我们高高兴兴上学校)(2)质疑问难:什么是“一同”?他们在做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交流)4.学生练习朗读,读出赞扬的语气。

四、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我们应该怎样来爱护环境,珍惜大好时光?五、作业:1.造句:快乐:奔跑: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

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捧着鲜艳飘飘奔跑闪耀开始小嘴儿红领巾)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1.读课后生字,说说自己能记住哪些生字?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字可以用换偏旁法,形近字法进行比较识记)2.重点指导捧:右边的下面只有两横。

领:左边是个“令:右边是“页”飘:注意与“漂”进行比较。

嘴:右边不要写错了。

蹦:“足”字旁,右边是个“朋”闪:第一笔是“点”始:左边是“女”,右边不要写成“合”三、朗读指导1.朗读时要读出韵味来,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鸟的思想感情,要注意读出比喻句子的语调。

2.第2节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来读,体现早晨的美丽景色。

3.第3、4、5节速度要较快,体现出高兴的心情。

四、做找朋友的游戏2难忘的小诗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一课,我们来学习一个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爷爷有关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1.提示: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看谁能弄清楚下面 的问题: (1)课文为什么样要以“难忘的小诗”为题目?为了一件什么事? (2)朗读小诗以后,“我们”的心里觉得怎么样? (3)结果怎样? 2.学生自读。

3.把生字的字音读准,用最好的办法识记字形。

三、检查识字情况,老师相机指导难忘、但是、难免、骂人、注视、不甘示弱,朗读 四、再读课文1.要求巩固生字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注意故事情节是怎么样发展的?五、注意结构、整体把握课文从哪到哪写的是“争吵”?六、学习第1、2自然段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要求根据人物的情绪读出相应的语气。

2.指名读、齐读。

3.小结:这两自然段写了陶校长处理小磨擦自有办法,到两位同学发生争吵,为后面两首小诗的出现打下埋伏。

七、巩固生字。

重点提示字形中容易写错的地方。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二、读讲课文1.学习第3—6自然段课文(1)发生争吵以后,陶行知校长是怎样做的?(2)下面请你们自己轻声朗读第3—5自然段。

思考:“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3)再读一坊,看看这三自然段你是不是弄懂了意思。

(4)指导:这应该怎么读?轻声地、充满高兴的情绪。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要读出“同学们”对那位同学的赞美和会心的笑声。

(5)陶行知校长这次没有训斥学生,而是用小诗来教育他们,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6)让我们把这两首小诗再读一遍,你觉得陶行知校长做得对吗?你和小伙伴相处时要怎么样做呢?2.学习第7自然段(1)这一段课文是总结全文。

(2)指名轻声读最后一自然段。

(3)读了这一段,说说这两首小诗为什么令孩子们终身难忘?3.现在我们来说几句话来表达我们对陶行知校长的敬意吧。

三、总结全文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写出了一件什么事?3.背诵课文中两首小诗。

四、课堂练习小练笔:回忆自己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事,联系学校生活,自编一首小诗。

3愿望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是发生在班级里的故事。

2.板书: 3 愿望二、检查预习效果,教学生字。

1.检查朗读。

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去读这篇课文,现在大家读得怎么样?(1)请两个组的同学用开火车的形式来读。

(2)一个同学读第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

2.教学生字。

(1)这一课有10个生字,让我们一起来记住它们。

(2)读读写以下词语。

独自笑眯眯湿润邀紧紧友善3.再读课文三、引导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并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想一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疑问?四、探究方楠写下自己的愿望时的内心活动。

1.看看方楠的愿望是什么?2.请同学们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想想方楠的内心感受。

3.指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方楠的心情。

(1)指名读。

(2)老师范读。

(3)同学讨论:读完后,你仿佛看到了怎么样的一个方楠。

五、作业加偏旁组词原()()本()()是()()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1.简要总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课文的哪些地方使自己感动了?3.细读课文,看课文的哪些地方自己读不明白。

4.把问题进行明确归类。

(1)学生自己读书的过程中,教师提示学生。

(2)各小组汇报自己小组对问题的思考,研讨结果。

5.联系起来谈谈感受:读了这篇课文,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6.角色扮演,深入理解。

老师和同学们到底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结合当时的情景,想象一下老师说的话,然后同桌合作,表演出来。

二、练习朗读课文,1.自己练习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评析。

(评析的重点:老师和同学们的神态,动作表现,最后妈妈的话和短信)2.朗读的方式:单个读,然后练习分角色读。

三、拓展谈话1.什么是友善?结合《愿望》谈谈自己的看法。

2.说说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充满友善的事例。

四、作业()地望着涌出()()地夸奖写下()4*妈妈的帐单一、直接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簏课文,题目是《妈妈的帐单》板书:4 妈妈的帐单理解“帐单”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

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碰到难读的的词语或句子把它画出来,把课文读通顺。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谈谈自己读后的收获。

2.找出课文中你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

3.老师进行点评。

四、教学两份帐单1.课件:出示两份帐单。

2.指名读两份帐单。

3.落实“款项”在课文的具体体现。

五、听老师读想一想:彼得当时是怎么想的?请你选取一个片段字下来。

六、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

1.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来说,就是“一阵发烧”。

2.请学生说明理由。

3.小彼得将小脸藏进妈妈的怀里,会对妈妈说什么呢?七、作业学完课文后,你想对自己布置什么作业。

5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能结合理解两首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

3.感受家乡的美丽以及诗人和母亲之间的深厚亲情,懂得热爱家乡,关爱父母。

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情。

教学准备:PPT课件、查找诗人资料、工具书。

课时安排:2课时6外婆家的小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小屋,育情导学。

1.同学们,这儿有几幅画,想让同学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景色。

2.讨论:你喜欢小屋吗?说说喜欢的理由。

3.这是外婆家的小屋,美丽而温馨。

4.今天我们来学习第7课《外婆家的小屋》 二、听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播放配乐朗读的课文录音。

2.听了朗读,你们觉得外婆家的小屋神奇吗?3.你们最喜欢哪几个自然段? 三、品读课文,感受神奇。

1.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读,能不能带着喜欢的感情多读几遍? (2)指名多人次地朗读第2自然段。

(3)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情趣体会感悟。

(4)指名交流,并谈谈自己的见解。

(5)来到春天的小院落里,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品读第3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夏天来了,作者首先看到了什么?(2)指名朗读后,回答课后问题。

(3)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一处景物,像书上所说的那样有趣吗?四、学写生字和词语,教师当堂点评。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听写,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外婆家的小屋在春天变成了花园;夏天,翠竹园是我们的天堂。

下面请同学读读第4、5自然段,看看秋天和冬天的小屋还有什么?2.学生自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朗读,丰富想象。

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1.默读第4、5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两段分别写了什么?2.学生分季节读句子,师生评议。

3.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评出小背诵家。

四、总结拓展。

1.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2.联系家乡的一处景物,仿照书上说的写一段话。

7.南海明珠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运用。

2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海南岛的富饶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感受海南岛的神奇与美丽。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收集有关介绍海南岛的图片和资料。

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到海南岛的位置;收集有关介绍海南岛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初步感受1欣赏音乐:《请到天涯海角来》。

2师谈话揭题:孩子们,歌中介绍的天涯海角就在我们今天要了解的地方——海南岛上。

要体验海南岛的神奇与美丽,当然百闻不如一见。

同学们想身临其境去领略一下海南岛的风光吗?让我们一起踏上南海上的明珠——海南岛。

二、通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及不理解的词语,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学生互相交流认字情况。

3学生分段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4通读全文,在了解课文大意和各段意思的基础上交流看到了哪些景物,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三、学习第一段,整体感知1自读第1段,说说第1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欣赏图片:感知“万里碧波”和“富饶美丽”。

3指导朗读,体会万里碧波上的明珠——海南岛的富饶美丽。

四、图文结合,学习第2段1(课件显示)欣赏“橡胶园”、“椰子园”和“热带植物园”的图片,让学生交流欣赏后的体会。

2(课件显示)欣赏海南岛在不同季节里硕果挂满枝头的美景图和各种名贵水产等图片。

图文结合,引导学生体会海南岛的物产丰富。

3再读第2段,读出自己的感受,进一步感受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五、读悟结合,精读第3、4段1自读自悟学习第3段:(1)可用“读读、勾勾、悟悟”的方法学习,说说本段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交流体会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2)背一背: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背一背。

(3)鼓励学生交流学习本段的收获和体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