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交通规划规划原则

综合交通规划规划原则

综合交通规划规划原则增加外部通道打造交通枢纽分流过境交通加强内外衔接构建内部骨架实现客货分离完善路网布局改造重要节点优化特色交通促进城乡统筹六十字方针图1.7 本次综合交通规划的规划原则1.3项目解读我们在前面已经强调了合川区无论在一小时经济圈还是在成渝城镇群空间战略体系中都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

合川作为重庆的北大门也是重庆北部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外联系的重点是四川的嘉陵江流域,对内承担辐射带动重庆境内的潼南、铜梁、璧山等地区发展的责任。

结合以上的定位,对合川交通规划作如下的思考。

1、构建沿嘉陵江、涪江、渠江流域的对外战略通道,打造重庆北部和嘉陵中下游流域的综合交通换乘枢纽。

合川最大的区位优势就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三江交汇,在这流域内分布了四川的遂宁、南充、广元、达州、广安和重庆合川、都市区北部地区等大中城市。

合川要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

必须确立自己嘉陵江中下游流域的交通枢纽地位。

目前沿嘉陵江流域已经建成渝武高速(兰渝高速的一段)。

沿涪江流域已建成遂渝铁路,并规划建设复线;渠江流域已有襄渝铁路,并规划建设复线。

合川作为嘉陵江中下游的交通枢纽已初具雏形。

目前要做的就是实现合川至三个流域方向均有高等级公路(高速或者一级)和铁路服务。

合川要建成重庆北部以及嘉陵江中下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有一个强大的主城核心,发挥聚集和辐射作用。

从目前情况看,遂渝高速不从合川通过、襄渝铁路不从主城通过,长期以来合川主城的聚集功能不明显,因此发挥合川主城的枢纽作用非常迫切。

通过修建一些联络通道或规划新增一些新的通道等方式,构建一个强大的枢纽。

2、优化区域内的交通网络,构建一个强大的物资集散基地。

合川是嘉陵江中下游的分界点。

随着嘉陵流域的航道渠化以及17个航电枢纽梯级开发的逐步实施,在合川至嘉陵江流域上游之间的水运优势将成为合川的一大交通优势,尤其是草街航电枢纽一旦完工,嘉陵江中下游的渠化就宣告完成了,届时从广元到合川、从遂宁到合川、从达县到合川都是一江平水。

但从合川到重庆尤其是草街航电枢纽的下游,由于水位下降,通航的价值可能会下降。

这样合川有可能成为嘉陵江航运的一个终点站(也是枢纽站),因此对合川而言,有条件将合川打造成一个综合的物流集散基地,在这个基地里水运、铁路、公路形成一体化的运输体系。

利用合川高标准的港口码头、铁路、公路再将物资集散到重庆主城以及其他周边地区。

3、完善主城区的道路网骨架,做强合川主城。

一方面由于城市用地的不断拓展,原本承担过境交通功能的很多公路均从合川中心城区穿过,因此亟需分流过境交通,将原本过境交通走廊进行功能调整,必要时甚至可以调整线路走向;构建城市外环线,利用外环线组织大量的城市对外以及过境交通,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市功能的干扰。

同时在主城区范围内构建功能分明、高效、便捷的骨架体系,加强中心城区和外围组团的交通联系,发挥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作用。

4、打造合川主城区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结合现状及规划的各种交通设施,在合川主城区范围内打造一个或多个综合交通换乘枢纽,整合交通资源,强化对外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的对接,提高各种交通方式的交通换乘效率。

还要对个体交通、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都要提出明确的交通发展策略,最终形成一个强大主城核心、一个强大的综合交通换乘枢纽。

1.4规划内容1.4.1交通系统现状调查及问题诊断为了准确把握合川区对外交通、区域交通以及城市交通的运行特征,拟开展现状调查分析,城市交通发展趋势,从而合理的制定下一阶段的交通发展策略和交通规划方案。

主要的交通调查内容:道路交通流量调查、客运交通系统调查、道路交通及停车设施调查、自行车交通系统调查、出入口交通调查等内容。

本次道路交通系统现状调查的目的旨在通过调查分析,掌握合川区交通系统的运行特征,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明晰现状交通系统对于未来交通需求的适应能力,从而为道路交通问题诊断提供依据,也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方案的制定奠定坚实基础。

1.4.2交通发展趋势及需求预测1、合川区交通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分析通过对合川区交通系统的现状调查及问题诊断分析,掌握合川区交通运行特征,并在一小时经济圈和成渝城镇群空间布局体系规划的背景下,结合合川区新的发展机遇和功能定位,分析合川区下一阶段交通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而本次综合交通规划正是致力于解决合川区现状及未来交通发展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支撑合川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综合交通规划方案制定的基础。

2、合川区交通发展应对策略制定为了奠定合川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协调土地利用和交通发展的关系,促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制定合川区下一阶段发展的应对策略,明确不同区域、各种交通方式(对外交通、区域交通、城市交通)的发展思路。

交通发展战略的制定,主要从应对合川区下一阶段交通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出发,制定相应的交通发展策略,提高合川的区域影响力。

3、合川区交通需求预测(1)区域客货运输总量结合合川区近年来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采用趋势增长、灰色理论等多种预测方法对合川区在规划期限内各种运输方式的客货运量,区域客货运总量的预测将对合川区战略通道的规划布局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2)主城区交通需求预测基于交通发展趋势及制定的交通发展策略,结合总规和部分已编控规的用地布局规划,采用四阶段的交通预测方法,进行交通需求预测。

首先依据一定原则划分交通小区,然后利用基于交通规划的预测软件对各交通小区的发生吸引交通量进行需求预测,结合交通调查标定的相关参数,得出基于合川区各组团交通出行的分布矩阵。

并结合交通调查数据,对预测结果进行不断的反馈、修正,直至预测结果趋于合理。

1.4.3对外战略通道规划合川区对外交通系统规划旨在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稳定、经济”的对外交通系统,分层次的开展铁路、公路、港口等对外运输系统规划,整合资源,加强衔接,提高合川区对外辐射能力和区域影响能力,奠定合川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础。

对外交通规划的重点是增加合川与周边地区的对外联系通道,促进合川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包括以下两个层面的工作内容:1、打通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对外联系通道——作为一小时经济圈对外交通体系的重要子系统重庆—合川—陇海兰新经济带:打通一小时经济圈与陇海兰新经济带之间的联系通道。

合川作为这个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在国家交通运输格局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将合川从现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上进行拔高,利用规划的兰渝高速和兰渝铁路作为主要的运输载体,加强一小时经济圈与陇海兰新经济带之间的交通联系。

重庆—合川—成都都市圈:加强一小时经济圈与成渝城镇群另一个增长级——成都都市圈之间的交通联系。

合川是成渝城镇群空间战略体系北环交通走廊上的重要节点。

利用遂渝铁路、遂渝高速公路连接道作为主要载体,加强与成渝城镇群的另一个核心成都之间的交通联系。

致力于打造国家战略层面国家第四增长极。

2、加强与周边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加快合川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奠定合川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加强合川与一小时经济圈的核心—重庆都市区以及与合川、江津等区域性中心城市之间直接的交通联系,主要是利用已有以及规划新增的通道,加强与江北机场、江北客运站、主城枢纽港区重要交通设施之间直接的交通衔接,使合川加快形成重庆北部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带动合川的发展。

另外,通过加强合川与重庆北部的潼南、铜梁及川东北的广安、武胜等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增强合川区的对外辐射能力,提高区域影响力。

总体而言,通过增加合川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通道,将促进合川地区城乡统筹战略的实施。

1.4.4区域交通体系布局规划一、绕城公路规划由于高速公路、国道212、合武路等过境公路从城区通过,占用了大量城市用地资源,分割了城市布局。

从长远来看,对城市用地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降低了城市功能的发挥和道路交通设施的布局。

因此根据上一版合川区城市总体规划,对主城区范围内的高速公路功能进行相应的调整,然后通过在合川主城区外围构筑一条高速公路环线解决过境交通问题。

外环线是一座城市向现代化都市进发的标志之一,还要从用地控制、协调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的角度出发,对合川外环线上的重要节点做好规划预留,有力的支撑城市内外交通系统之间高效衔接。

二、区域路网骨架规划依托确定的绕城公路(也叫城市外环线)和对外战略通道,辅助以多条联络线,完善合川区区域的骨架路网,加强乡镇与合川城区的交通联系,促进合川区周边乡镇的发展,支撑城乡统筹战略的实施。

二、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衔接规划主要是以主城区的城市外环线为骨架,以外环线上的重要节点为纽带,将合川区域的骨架路网利用环线和主要的节点进行转换,然后与城市道路发生衔接,避免对外公路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的直接对接,减小对外交通对城市内部交通的干扰。

三、合川区旅游道路系统规划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层次1、利用道路网络加强合川区域内重要旅游景点之间的交通衔接,构建便捷的旅游通道,打造西部地区休闲旅游名城。

2、加强旅游景点与主城区道路系统,尤其是规划城市外环线之间的交通联系,增加旅游景点的可达性。

四、航运以及码头发展规划主要对三江航道的功能进行定位,提出合川辖区内各客货运码头的功能布局和发展思路。

五、农村公路网规划重点是加密和提升等级。

依托区域骨架路网,加强主要行政村与区域骨架道路之间的联络线,提高农村居民的出行质量。

1.4.5主城区的道路网规划根据合川区组团式城市的用地布局和特定的地形条件,在总规和部分控规路网整合的基础上,对主城区范围内的路网系统,尤其是对大的路网骨架系统进行重新的梳理和定位,使其更加适应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要求,支撑组团式城市空间发展要求。

具体的规划思路包括:1、构建合川区城市外环线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合川外环线的布局方案,对主要的跨江桥位和重要立交节点进行规划控制。

2、形成快速交通走廊依托原有过境公路在合川主城区形成的线路走廊,形成两条南北走向交叉形的快速走廊,城市快速路由于没有开口的限制,可以增加部分立交节点,使合川城市中心区与其他组团之间联系更加快捷,支撑组团式城市空间布局的拓展。

另外,为了加强主城区东西向之间的交通联系,构建两条东西向的交通干道。

最终形成“一纵、两横”的快速路网布局。

3、重要立交节点控制性规划结合交通需求预测,对合川主城区范围内(主要是规划外环线以内)的立交节点进行控制预留,对立交的规模等级、布局形式提出初步建议。

4、构建城市框架性主干道以快速路网和主干道为依托,形成合川区城市CBD环线,主要对中心区交通量起到“截流”作用。

5、控制预留主要的跨江桥位结合骨架道路网的布局和走向,按照近远期阶段性的布局原则,对主城区范围内的主要过江桥位进行规划控制预留。

6、确定定合川主城区范围内主要的货运通道结合火车站、港口码头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明确合川主城区范围内的主要的货运交通走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