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典诗词积累与运用初赛试题(一)
注意:本卷分共四道大题,其中第一、二、三大题为师生必答题,满分100分;第四题为附加题,教师必答;学生也可作答,所得分数作为加分计算。
一、默写题
(一)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
(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错、漏、添字,该题均不得分)
1、孤帆远影碧空尽,。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
3、,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飞流直下三千尺,。
(李白《望庐山瀑布》)
5、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6、劝君更尽一杯酒,。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7、,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8、野旷天低树,。
(孟浩然《宿建德江》)
9、留连戏蝶时时舞,。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0、,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二)根据要求,默写整首古诗。
(共24分,错、漏、添字,该句均不得分)
1、默写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一诗。
(8分)
,。
,。
2、默写柳宗元的《江雪》一诗。
(8分)
,。
,。
3、默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
(8分)
,。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 8小题,共24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A 一去二三里,烟川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B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
C 远看山有色,春去花还在。
近听水无声,人来鸟不惊。
D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A 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
举头望明月,疑是地上霜。
B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蹄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松下问童子,云深不知处。
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
3、根据课本,与原诗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涤。
C 君看一叶舟,触摸风波里。
D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哀。
4、下面作者、诗题、诗句搭配无误的一项是()
A 张俞——《悯农》——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B 李白——《所见》——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C 袁枚——《夜宿山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D 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5、下面诗句的空缺处应填的诗句是()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杜牧《山行》)
A 乱花渐欲迷人眼
B 映日荷花别样红
C 霜叶红于二月花
D 无可奈何花落去
6、下列四句诗的正确排序应是()
①遍绕篱边日渐斜②此花开尽更无花③不是花中偏爱菊④秋丛绕舍似陶家
A ④①③②
B ①②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②④③①
7、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错误的一项是()
A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B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C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8、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两个黄鹂鸣翠柳,移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杏子金梅子黄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C 月黑见鱼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D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作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三、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课本中的古诗词名句。
(每横线2分,共28分,错、漏、添字,该横线不得分)
1、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引用唐代诗人李绅《悯农》中来告诫他人要珍惜粮食,不该浪费的诗句是:“,”。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中蕴含着“只要站得高、看得远,就能剔除前进的障碍”这一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3、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勾画了一幅黄鹤楼惜别的画面,交代了人物、事件、季节、地点的诗句是:“,”。
4、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写出了野草顽强的生全力,同时透露出少年诗人的坚强意志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5、王之焕《登颧雀楼》一诗中蕴含“只要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杨万里在《小池》中描写新荷出水,蜻蜓停立的姿态,来抒发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思想情感的诗句是“,”。
赞美之情的诗句是:“,”。
四、附加题(每小题1分,共20分)给下列语句补写上句或下句。
1、读书破万卷,。
2、敏而好学,。
3、;人不学,不知道。
4、花有重开时,。
5、有志者,。
6、,谦受益。
7、失之毫厘,。
8、,荒于嬉;行成于思,。
9、沉舟侧畔千帆过,。
10、千里之行,。
11、,而贵于能改过。
12、,不成人之恶。
13、勿以恶小而为之,。
14、天下兴亡,。
15、莫等闲,,。
16、宁为玉碎,。
17、,怎得梅花扑鼻香。
18、,为有源头活水来。
19、世事洞明皆学问,。
20、落红不是无情,。
参考答案
一、略
二1 D 2 B 3 A 4 D 5 C霜叶红于二月花6 A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7C 8D
三、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8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四、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4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
5有志者,事竟成。
6满招损,谦受益。
7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1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6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7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1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9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0落红不是无情,化作春泥更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