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 广东省东莞市 高三4月模拟自测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0届 广东省东莞市 高三4月模拟自测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0年东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自测文科综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77年,浙江柳市镇人成立家庭作坊,简单加工和组装生产低压电器零部件,并开设门市店售卖,以独特的“前店后厂”生产方式迅速发展,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低压电器集散中心,形成以高低压电器、电子、仪表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拥有相关企业8700余家,被誉为“中国电器之都”。

随着5G的来临,我国即将进行大规模的智能电网改造,家庭消费趋向智能电器,柳市电气企业也开始转向智能化电器领域。

据此完成1~3题。

1.1977年柳市镇兴起“前店后厂”的作坊式工厂,最能说明该类工厂A.制造能力强B.物流能力强C.适应能力强D.研发能力强2.柳市成为国内最大的低压电器集散中心主要是因为该地A.劳动力充足B.产品质量好C.消费市场广阔D.协作条件优越3.柳市电气企业转向智能化电器领域,主要为了A.降低环境污染程度B.满足消费者的需求C.提高企业的知名度D.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2018年,广东人口自然增长率是8.24‰,常住人口延续了近年来增长态势,并已连续4年人口年增长超过100万人,下图为广东省2015-2018年人口增量统计图。

据此完成4~5题。

4.广东2018年和2017年的人口增量对比,正确的是A.自然增长对总人口增长的贡献在上升B.迁入人口占人口总增量之比超60%C.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起到显著作用D.2018年的人口出生率比2017年低5.广东2015-2018年的人口年增长都超过100万人,不属于其支撑动力的是A.省内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B.省内人口向珠三角集聚C.省内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D.中心城市降低入户门槛下图示意浩吉铁路(重载铁路)的分布,最北站浩勒报吉地处毛乌素沙地腹地,最南站吉安位于江西中部。

该铁路设计时速为120km/h,并于2019年9月正式开通运营。

据此完成6~8题。

浩吉铁路分布示意图6.荆门——岳阳段预留200km/h时速的主要条件是A.气象灾害少B.土层深厚C.地形起伏小D.河湖少7.推测该铁路的修建,主要是为了运输A.粮食B.煤炭C.石油D.机械8.从最北站到最南站,该铁路沿线分布的地带性植被是A.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B.温带荒漠—荒漠草原—暖温带森林草原—落叶阔叶林C.寒温带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季雨林浑善达克地区地处内蒙古高原、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东缘,年平均降水量365 mm,蒸发量1925 mm。

下图所示为该地区的10个土壤采样点及其对应的土壤侵蚀速率(正值为侵蚀,负值为堆积)变化统计图。

据此完成9~11题。

9.浑善达克地区土壤侵蚀的主导外力作用是A.重力B.流水C.冰川D.风力10.浑善达克地区土壤年均侵蚀速率的变化说明A.各采样点的土壤侵蚀速率均呈下降趋势B.近百年C采样点的土壤物质堆积量最大C.该区域的土壤侵蚀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D.近百年G采样点土壤物质的流失量最大11.推测浑善达克地区土壤年均侵蚀速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大风天数显著增加B.流动沙丘得到固化C.降水总量大幅减少D.蒸发总量显著降低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苏州某中学小明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今天终于来到久负盛名的蒋巷村。

40年前,这里是“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的穷乡僻壤。

依托“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发展理念,现在的蒋巷村已成为了全国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

走进蒋巷村,便看到村舍整齐,绿树成荫,还有骆驿不绝游客,在热闹的商店里购买着各种土特产。

下图a是蒋巷村的位置图,图b是蒋巷村生态农业模式图。

(1)解释蒋巷村曾经“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的自然原因。

(6分)(2)结合材料,简述蒋巷村是如何发展生态农业的。

(6分)(3)蒋巷村大米加工厂的产品主要以高端小袋包装米为主,请分析其原因。

(6分)(4)简述蒋巷村的发展经验对我国贫困农村脱贫致富的启示。

(6分)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伊塞克湖是天山北麓的一个终年不冻的内陆湖,湖泊周围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但甲地区可达800~1000毫米。

据专家考证,近20多年来,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水持续增加,造成伊塞克湖水域面积增加了2.2km2,对周围小气候产生了显著影响,甲地降水量显著增加,其春季气温有所降低。

下面分别为伊塞克湖区域略图和伊塞克湖沿岸地区气温降水柱状图。

(1)分析甲地区降水丰富的原因。

(6分)(2)分析甲地区春季气温降低的原因。

(4分)(3)指出伊塞克湖一年中湖泊面积最小的月份,并说明理由。

(6分)(4)专家担忧,若干年后伊塞克湖水域面积将变小,请说明其依据。

(6分)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中国旅游业造成了冲击,但同时也催生了借助网络与智能技术而实现的“云旅游”、“云观展”等新的旅游方式。

例如2020年3月1日,布达拉宫在淘宝直播上进行了史上首次直播,100多万人涌入淘宝直播间在线云游各个景区;又如携程联合驴迹导游、E景游等8家供应商共同上线了语音导览服务,涵盖了全球48个国家832个城市共计3000多家景区;还有途牛旅游网凭借成熟的旅游特产频道、苔客等平台以及社群渠道和遍布全国的地接社网络,深入产地源头,采购优质特产进行线上售卖,以探寻新机会等。

与传统的旅游方式相比,简述“云旅游”等新的旅游方式对未来旅游发展的积极影响。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

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对大棚农作物以及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究其原因主要有: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

简述北方农业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过程,并分析其危害。

1.【答案】C。

材料“以独特的“前店后厂”生产方式迅速发展”,说明能适应当时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故选C; 家庭作坊式工厂,生产规模小,制造能力弱,物流能力弱,研发能力有限,故不选ABD。

2.【答案】D。

材料“形成以高低压电器、电子、仪表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中国电器之都”,集聚了大量相关的电器企业,说明该地区的主要优势是生产协作条件优越。

3.【答案】B。

“家庭消费趋向智能电气,柳市电气企业也开始转向智能化电器领域”,说明柳市电气企业转型是为了迎合家庭消费趋向,故选B。

4.【答案】D。

认真对比2017和2018年人口数据可以发现2018年的自然增长人口数比2017年少,即可得出“与2017年相比,2018年自然增长对总人口增长的贡献在下降”,所以“2018年的人口出生率比2017年低”,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在2018年看并不显著;简单估算一下数值,也会发现2017和2018年迁入人口占人口总增量之比都不超50%,故答案选择D。

5.【答案】B。

题干是问广东省人口增长,其中ACD都可以显著增加广东省的总人口数量,B 选项中“省内人口向珠三角集聚”,已强调是广东省内部的人口迁移,对广东省总的人口增长作用不明显。

6.【答案】C。

重载铁路运速一般较慢,但是荆门到岳阳段途经江汉平原,地形非常平坦,速度可以较快。

本题考查影响交通的自然条件,同时考查区域认知素养。

选C。

7.【答案】B。

浩吉铁路(又称蒙华铁路)北段所在区煤炭资源丰富,南段所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煤炭缺口巨大,所以该铁路是北煤南运新建的大动脉。

选B。

8.【答案】A。

浩勒报吉铁路从北往南分别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地带性植被分别为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其中最北站毛乌素沙地年降水量约384毫米,沙地和草地混杂,为荒漠草原。

西坪至荆门属于过渡地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杂。

选A。

9.【答案】D。

根据材料中浑善达克地区所处地理位置及其干湿状况(降水量和蒸发量),可得出该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以风力作用为主。

10.【答案】C。

根据材料所示土壤侵蚀速率(正值为侵蚀,负值为堆积)变化统计图,可得J 点土壤侵蚀速度在加快,A错;C采样点近百年来均以侵蚀作用(正值)为主,其堆积量不是最大,B错;G采样点近百年来均以堆积作用(负值)为主,其流失量不是最大,D 错;整体观察可得大部分采样点的侵蚀速率呈下降趋势,表明该区域的土壤侵蚀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C正确。

11.【答案】B。

浑善达克地区土壤年均侵蚀速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流动沙丘得到固化,减少了当地的风沙活动强度,所以选B。

36.(24分)(1)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夏季容易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降水持续时间长;河网密布,泄洪不畅。

(每点2分共6分)(2)秸杆入池,沼液还田,生产绿色能源和绿色肥料,减少化肥使用;种养结合,实现牲畜的粪尿养鱼,塘泥肥田;使用新能源,解决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的矛盾;种植业和养殖业互惠互利,形成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

(6分)(3)蒋巷村大米为绿色有机产品,品质优良,单价高;高端小袋包装米,附加值更高,经济效益更好;小包装可控制总价,迎合消费者需求;游客众多,小袋包装方便游客携带,促进销售。

(6分)(4)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优势资源条件;加强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清洁能源,保护生态环境。

(6分)【解析】本题以江苏蒋巷村为情境,考察生态农业、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

第(1)小题,考查蒋巷村洪涝的自然原因。

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分析其容易洪涝的原因。

把蒋巷村这样一个小区域放在长三角背景下考虑,问题就比较容易解释。

第(2)小题考查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和理解。

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

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