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课件ppt
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课件ppt
常染色体隐性 常染色体显性
2、(1999上海高考题)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 致病基因为A或a,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
1
2
Ⅱ
1
2
3
Ⅲ
1
2
正常男女 患病男女
(1)该病的致病基因在_常___染色体上,是_隐___性遗传病。
(2)Ⅰ-2和Ⅱ-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1_0_0_%__。 (3)Ⅱ-2的基因型是___A_a_____。 (4)Ⅲ-2的基因型是_A_A_或__A_a___。若 Ⅲ-2与一携带该致病 基因的女子结婚,生育出患病女孩的概率是_1_/1_2__。
子代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___1_/_4__。
③子代表现型的种数为___4____; 子代双显性状的概率为__3_/8____; 子代双隐性状的概率为__1_/8____; 子代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概率为___3_/4____。
例3:将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向日葵杂交, 按照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则:
(五)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1、指导杂交育种:
例如:在水稻中,高杆(D)对矮杆(d)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
病(r)是显性。现有纯合矮杆不抗病水稻 ddrr 和纯合高杆抗 病水稻DDRR 两个品种,要想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 水稻 ddRR ,应该怎么做?
P DDRR × ddrr 亲本杂交
3. 性别决定的主要类型
1) XY 型 2) ZW 型
1) XY 型
特点: 雌性个体体细胞内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雄性个体体 细胞内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XY。
范围:
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全部哺乳动物、多数昆虫、 一些鱼类和两栖类。
亲代 配子
XY型生物的性别决定
×
减数分裂
卵子
精子
子代 比例
1︰1
(4)男性患者(其妻正常,非携带者)的外孙可
能患病。√
3、下图是某家族的色盲遗传系谱。7号患者的致病基 因来自于( D )
1 5
A、1 C、3
2
3
4 XBXb
XBXb 6 XbY 7
B、2 D、4
基因型 表现型
女 性♀
XdXd 正常
XDXd XDXD
佝偻病
男性♂
XdY
XDY
正常 佝偻病
(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子代 表现型 女正常 ︰ 女色盲 ︰ 男色盲 ︰ 男正常
想一想:
为什么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必须是两条上同时具有红绿色盲的基因 时才会患病,而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这条X染色体上有 色盲基因就会患病,所以,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
总结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①男>女
② 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只患多指 3/8 只患先天性聋哑 1/8 既患多指又患先天性聋哑1/8 完全正常 3/8
(一)性别决定 二、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1、性别决定的定义: 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性 别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
2、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作为基因的载体,某些染色体的出现与组合,和性别 紧密关联。这些染色体被称为性染色体,而其他的染 色体则被称为常染色体。
F1
DdRr
种植F1代,自交
F2 D_R_ D_rr ddR_ ddrr 种植F2代,选矮杆抗病
高杆 高杆 矮杆 矮杆 (ddR_ )连续自交,
抗病 不抗病 抗病 不抗病 直到能得到稳定遗传的
3/16
矮杆抗病(ddRR)水 稻。
2、指导医学实践:
例如: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患者(由显性致
病基因D控制),母亲表现型正常。他们婚后却生了
(2)二看男女发病率:
•无性别差异(男≈女): 常染色体可能性大
男 > 女:伴X隐可能性大 •有性别差异 女 > 男:伴X显可能性大
全男:伴Y可能性大
(3)三看是否全满足两个“特点”:
•全满足“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伴X隐可能性大 •全满足“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伴X显可能性大
1、下图中人类遗传病最可能的类型是( D )
2) ZW 型
特点: 雌性个体体细胞内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ZW, 雄性个体体细胞内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ZZ。
亲代 配子
♂× ♀
ZZ
ZW
Z
ZW
1︰1
子代
ZZ
ZW
♂
♀
比例
1 :1
▪ 性比: 一般 1 : 1 鸟类、鳞翅目昆虫、一些两栖类和
▪ 常见生物:爬行类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伴性遗传(XY型):
1、伴性遗传概念: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教学课件
请同学们分析下面二个杂交实验:
1、豌豆粒色实验 2、 豌豆粒形实验 P 黄色 ⅹ 绿色 P 圆粒 ⅹ 皱粒
F黄1 色
圆粒
F1
F2黄色:绿色 比例: 3:1
圆粒:皱粒 F2 3:1
说明:这两对性状分别都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只研究了一对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 的遗传。那么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又 遵循怎样的规律呢?
三、家族系谱图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快速判断 (一)先确定遗传病的显隐性:
无中生有为隐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
(二)再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 无中生有为隐性:病女父或子正常为常隐 有中生无为显性:病男母或女正常为常显
练习
1、分析下列各系谱图中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1)
常染色体隐性
(2)
常染色体显性
(3) (4)
① 这种豌豆产生雄配子__4___种,雌配子_4____种。 雌雄配子的组合数为__1_6____。
②子代基因型的种数为___9____; 子代基因型为Yyrr的概率为__1_/_8___。
例2:已知双亲基因型为AaBb ×aaBb (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则:
① 基因为AaBb亲本产生配子的 种数_4____; 基因为aaBb亲本产生配子的 种数_2____ ; 雌雄配子的组合数为__8____。
(3)若成员7和8再生一个小孩,
是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1/4 ,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2 ,
是患病女孩的概率为 0 。
生物必修2
注意:常见遗传病类型 伴X隐:色盲、血友病A 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 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 常显:多(并)指
(三)不能确定的类型:判断遗传病可能性大小的并检验。
(1)一看是否连续发病: •连续:显性可能性大 •不连续:隐性可能性大
3、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致病基因为B或b,
经查5号个体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请回答:
XBXb
Ⅰ
1
2
Ⅱ Ⅲ7 Ⅳ 13
3
45
6
XbY
8 XBXb
9
14XbY
10 11 12
(1)该病的致病基因在_X__染色体上,是隐___性遗传病。
(2)14号成员的致病基因是由哪个体传递来的? (用成
员编号和“→”表示1)→4→8→14
据统计:我国男性中红绿色盲患者的比例约为7%, 女性中红绿色盲患者的比例约为0.5%。
已知红绿色盲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 的,用Xb表示,正常基因用XB表示,短小的Y染色体上 没有这种基因。也就是说,红绿色盲基因是随着X染色 体向后代传递的。请根据以上资料完成下面表格:
基因型 表现型
① 基因为AaBbCC亲本产生配子的 种数_4____; 基因为AABbcc亲本产生配子的 种数_2____; 雌雄配子的组合数为__8____。
②子代基因型的种数为___6____; 子代基因型为AaBbCc的概率为_1_/_4____; 子代基因型为AABbCC的概率为___0____。
③子代表现型的种数为___2____; 子代表现型的比值为__3_:_1___; 子代全部是显性状的概率为__3_/_4___。
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亲代
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
隐性性状
F1
黄色圆粒 显性性状
F2
黄色 黄色 绿色 绿色 圆粒 皱粒 圆粒 皱粒
9 ︰3 ︰3 ︰1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P
×
黄圆
绿皱
F1
黄圆
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比例如何?
{ 粒形
圆粒种子
皱粒种子
{ 粒色
黄色种子
绿色种子
女 性♀
XBXB XBXb
正常
正常
(纯合子) (携带者)
男性♂
XbXb XBY
XbY
色盲 正常 色盲
亲代
女性携带者与男性正常的婚配图 ×
配子
子代 表现型
女正常 ︰ 女携带 ︰男色盲 ︰男正常
亲代
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的婚配图 ×
配子
子代 表现型
女携带 ︰ 男色盲
亲代
女性携带者与男性色盲的婚配图
×
配子
二
P
YY RR
╳
yy rr
对
黄色圆粒
受精
绿色皱粒
基 因 自 由
配子
F1
YR
Yy Rr
黄色圆粒
yr
组
配子
YR
Yr
yR
yr
合
YY
YY
Yy
Yy
现
YR RR
Rr
RR
Rr
象
YY YY
Yy
Yy
的
F2
Yr
Rr
rr
Rr
rr
解
Yy
Yy
yy
yy
释
yR R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