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工学基本知识

电工学基本知识

2015-1-18 26



5.为什么要使用正弦交流电 (1)容易升降电压 (2)变化平滑不会引起过电压 6、历史上的电流大战 发明白炽灯的爱迪生反对使用交流电。当时另 一位发明家兼企业家乔治•威斯汀豪斯,设立交 流供电系统。二人爆发了一场“电流大战”。
1000KV输电
科学怪才 尼古拉· 特斯拉
电能与电功率(功与功率)的区别
E
德国,乔治·西蒙·欧姆 (1789-1854))
他将实验结果于1826年发表。 1827年欧姆又在《电路的数学 研究》一书中,把他的实验规 律总结成如下公式:S=γE。 式中S表示电流;E表示电动力, 即导线两端的电势差,γ为导 线对电流的传导率,其倒数即 为电阻。欧姆定律发现初期, 许多物理学家不能正确理解和 评价这一发现,并遭到怀疑和 尖锐的批评。研究成果被忽视, 经济极其困难,使欧姆精神抑 郁。
磁“永动机” 报器”
“地震预
2015-1-18
10

2、电磁关系的发现





长期以来,磁现象与电现象是被分别进行研究的,许多 科学家都认为电与磁没有什么联系,电与磁是两种完全 不同的实体,它们不可能相互作用或转化。 1820 年,丹麦的奥斯特 (Hans Christian Oersted , 1777-1851 ) ,发现通电导线周围产生磁场,小磁针偏转,用右手定 则判断。“电生磁”现象。 安培提出了磁针转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右手定则 安培发现磁场对通电导体有作用力—左手定则。发明了 电流计 反过来,“磁生电”行否? 电能原由化学电池产生,意大利的伏特发明电池,称伏 特电池,因成本等问题不可能广泛用作动力。
2015-1-18
29
爱迪生与威斯汀豪斯
电刑椅
电压: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 单位正电荷因受电场力
作用从A点移动到B点所作的功 U=W/q 伏特=焦耳/库仑 方向

电动势: 电源特征的物理量。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
能的本领。方向




三.基本定律 欧姆定律:I = U/R 全电路欧姆定律: I = E/R+r E 为电源电动势, r 为 电源内阻。 电功率和电能:P =UI = I2R ,W、 KW r U R W = I2Rt , 焦耳,千瓦时、KWh。


奥 斯 特 (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 ) 奥斯特实验 1820 年春,奥斯特安排了一个 实验,让电流通过一很细的铂 丝,把一个带玻璃罩的指南针 放在铂丝下面,实验没有取得 明显的效果。1820年4月的一天 晚上,奥斯特在讲课中突然出 现了一个想法,讲课快结束时, 他说:让我把导线与磁针平行 放置来试试看。当他接通电源 时,他发现小磁针微微动了一 下。
“节电器”内部结构
电容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5-1-18
23


电能表(右) “电表调校器” (下)
2015-1-18
24
“电表调校器”(“节电 器”)
2015-1-18
25
4、三相交流电
相电压=220V 线电压=380V U V W N 三相四线制 380/220伏 保险丝
额定相电压为 额定线电压为 220伏的单相负载 380伏的三相负载
第二章 电工学基本知识
电路概念 电路基本物理量与基本定律 电路的状态 电与磁 直流电和交流电 三相交流电 历史上的电流大战

一.电路概念


电流的通路,电流流经的路径。
由电气设备和元器件(用电器),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为电 荷流通提供了路径。简称网络或回路。 (特殊情况下无电流)


强电——起电能的传输和转换作用。 弱电——起信号的传递和处理作用
电阻R 电源 E 单刀开关 SW 双刀开关 SW
电容C 三刀开关 SW 选择开关1X3 “单刀三位”开关
电感L
导线交叉 不连接
2015-1-18
导线交叉 相连接
三极管T
二极管D
5



二.电路基本物理量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
电流强度:I=Q/t,i=dq/dt
安培=库仑/秒 方向:正电荷移动方向

直流电源: 提供能源
直流电源
负载



电路图——电原理图,由电路元器件符号画成的。 实物图——实际电子元器件连接而成,复杂时看不清楚。 图形符号、文字符号有国家标准,电阻、电容、电感、 二三极 集成电路、开关、 电路图实例:电吹风
1 2 3 220V~ 马达 M 电热丝
1 热风
2 冷风
3关
电路元器件符号
R L
uR
uL
u
C
uC
3、交流电的功率





直流 P=UI=I2R 交流 P≠UI,P=UICOSφ,φ为u,I的相位 差,含电感器、电容器的交流电路,u、I间 有相位差φ,COSφ称为功率因数, P为有功功率,电度表计量有功功率W=PT。 L、C为储能元件,理论上不耗能。 功率因数低害处:P=UICOSφ,当P一定, COSφ↓,I↑,线路损失⊿U=Ir也↑。 “节电器”真的能“节电”吗?揭穿“节电 器”的真相 “电表调校器”实为偷电器
2。交流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 电感加交流电压uL,产生同频率的交流电流iL ,但iL的变 化滞 后 于 uL 。 电感 对 交流 电 的阻 碍 作用 称 感抗 XL =2πfL,(欧姆) 直流时f =0,XL =0,“阻交通直”。 当电感接通或断开直流电,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电容加交流电压uC ,产生同频率交流电流ic ,但ic 的 变化超前于uC 。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 XC= 1/2πfC (欧姆)。在直流电路中f =0,XC→∞, “隔直通交”。 当电容接通或短接时,有充放电作用,电路中有电流。 “位移电流”
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

迈克尔·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


线圈有对抗变化磁场的作用,称为自感 现象。 自感系数 L 即线圈电感量的大小。自感 系数 L 越大,电流的变化率越大,感应 电动式E越大。 自感系数L单位—亨利, 约瑟夫 · 亨利发现自感现象。据说他比 法拉第早一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但未 发表。 亨利做更强的电磁铁。制作的电磁铁可 以吸起一吨的重物。 制作出电报机的雏形 。 C的单位—法拉(第), L单位—亨利
安培 安培((AndréMarie Ampè1775~1836年) 安培定则 电流的相互作用 电流计
分子电流假说




法拉第1821-1831实验十余年。 动磁生电 导体与磁场有相对运动,线圈中磁力有变化 才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这就是发电机原理。 法拉第定律——判断电磁感应的大小: E t 楞次定律——解决感应电动的势方向问题: 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也会产生磁场(右手定则),其方 向是要阻碍外界磁场的变化。外磁场增大时阻碍其增大, 减小时阻碍其减小。 1851年总结出“电磁感应定律” 。概括成五类:变化 着的电流;变化着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 场;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他指出:感应电流与原电流 的变化有关,而不是与原电流本身有关。他将这一现象 与导体上的静电感应类比,把它取名为“电磁感应”。
“强”“弱”是相对而言。电业界的”行话”。

组成有三部分:电源(信号源)、中间环节、 负载。
电路实例
电源: 提供 电能的装置 升压 变压器 输电线
负载: 取用 电能的装置 电灯 电动 机电 炉 ...
发电机
降压 变压器
中间环节:传递、分 配和控制电能的作用 中间环节: 放大、音调控制等 信号源: 提供信息 话筒 放大 器 扬声器
FU


四.电路的状态
1. 有载,通路状态 负载与电源接通。 r U’ U R 电源短路,局部短路 电源短路电流很大,常用保险丝 E (熔断器)来保护。 2.电源开(断)路,局部开路 3.额定值 家用电器铭牌上标明的使用电压、频率、功率等指标即额 定值。额定值是使产品能在给定的工作条件下正常运行而 规定的正常容许值,是综合考虑了安全、可靠、使用寿命、 制造成本等因素制定的。 满载:实际电压、电流、功率等于额定值; 过(超)载:实际电压、电流、功率大等额定值; 轻载:实际电压、电流、功率小等额定值。 降低电器的使用电压能否节电?有一个白炽灯的例子。








五.电与磁 1.电与磁不可分 有电路,又有磁路。变压器、电感器,电动机中有 电路又有磁路。通过磁来传递能量。 电能→电能:变压器,电→磁→电;电能→机械能: 电动机,电→磁→机械。 磁路,磁力线在铁心中形成闭合的路径。铁心由磁 性材料制成,能集中磁力线。 磁阻(类比电阻):磁性材料能集中磁力线,磁阻 小;非磁性材料,不集中磁力线, 磁阻很大。
1 S
L
+ U
2 灯 泡



约瑟夫· 亨利
(美国1797-1878)
直流电和交流电

i
i Imsin( ωt ψ )



1. 交流电的三要素 交流电的表达式 ωt (1)频率、周期 u U sin( t ) f 1 m T T —周期(S),f —频率(Hz、KHz、MHz ) ω=2πf —角频率,弧度/S,正弦每变化一次2π弧度。 (2) 幅值、有效值 幅值即最大值、峰值。上式中的 Um 。有效值是以电 流热效应衡量交流电做功能力。与直流电进行对比。 以 U 表 示 。 Um = 1.41U 。 日 常 用 电 U =220V , Um≈310V .交流电中元器件的耐压应按Um来选择。 (3)初相位 计时起点选择不同, 相位角也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