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inu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大作业

Linu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大作业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LINUX程序设计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班级: 14-3 姓名:张正锟学号: 201401061038
2017年 1月1日
山东科技大学教务处制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熟悉并掌握Linux操作系统基本命令
二、常用的普通命令
1.了解系统的uname,date,w命令
2.了解文件的ls和file命令
3.cat,less,head,tail,nl,wc等命令的使用
4.文本内容查找grep 命令
5.文件权限的修改chmod,chown,umask
6.文件夹操作:mkdir,rmdir
三、用户和组的管理管理
1.探究用户配置文件/etc/passwd, /etc/shadow
/etc/passwd是用户数据库,其中的域给出了用户名、加密口令和用户的其他信息. /etc/shadow是在安装了影子(shadow)口令软件的系统上的影子口令文件。

影子口令文件将/etc/passwd 文件中的加密口令移动到/etc/shadow中,而后者只对超级用户( r o o t )可读。

这使破译口令更困难,以此增加系统的安全性。

2.探究组配置文件组的配置文件/etc/group, /etc/gshadow
3.id, who, whoami,groups等命令
四、文件打包与压缩
1.tar压缩和解压
五、软件包管理
1.安装软件tree
2.卸载软件tree
六、进程管理
1.top命令动态显示进程状态
2.ps命令显示瞬时进程状态
3.Kill命令终止一个进程
用gedit打开一个文件a.cpp并在后台运行,显示的进程号为17271,然后用kill命令杀死这个进程,观察到gedit关闭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熟悉了好多Linux下面的基本命令,可以看出Linux的命令基本上都有好多参数可选,这样就可以用一条命令完成好多任务,大大提高效率。

另外还学会了当命令不会使用的时候,可以调用man来查看命令的使用方法。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掌握Shell命行的运行
➢掌握编写和执行Shell程序的步骤
➢掌握在Shell中使用参数和使用变量的方法
➢掌握表达式比较,循环结构语句和条件结构语句的写法➢掌握在shell脚本中使用函数的方法
二、简单bash脚本
1.编写bash脚本
2.添加执行权限
3.运行结果
三、计算器:变量读入和输出
1.编辑程序
2.添加可执行权限
3.运行程序
四、比较两个数字是否相等
1.编写程序
2.添加可执行权限
五、循环计算累加和
1.编写程序
2.添加可执行权限
3.运行程序
六、利用shell函数计算两数之和
1.编写程序
2.添加可执行权限
七、计算数组累乘
1.编写程序
2.添加可执行权限
3.运行程序
八、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shell中的各种写法,包括流程控制,循环,数组,函数等等,了解到shell在Linux是一种强大的神器,可以批量完成各种操作。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标
1.熟悉cd、date、pwd、cal、who、echo、clear、passwd等常用命令。

2.掌握在用户主目录下对文件进行的操作:复制一个文件、显示文件内容、查找指定内容、排序、文件比较、文件删除等。

3.学会对目录进行管理:创建和删除子目录、改变和显示工作目录、列出和更改文件权限、链接文件等。

二、文件操作:修改文件权限
设计一个程序,要求把系统中“/etc”目录下的passwd文件权限,设置成文件所有者可读可写,所有其他用户为只读权限。

1.编写C语言程序
2.编译执行
3.查看结果
三、从终端读写数据
文件的打开可以用open函数,即使原来的文件不存在,也可以用open函数创建文件。

在打开或者创建文件时,可以指定文件的属性及用户的权限等参数。

关闭一个打开的文件,用close函数。

当一个进程终止时,它所有已打开的文件都由内核自动关闭。

1.编写C语言程序
2.查看运行结果
四、文件上锁和锁的释放
1. 题目要求
设计一个程序,要求在“/root”下打开一个名为“5-11file”的文件,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则创建此文件。

打开后对其加上强制性的写入锁F_WRLCK,按回车后解锁F_UNLCK,然后加上读出锁F_RDLCK,按回车后再解锁F_UNLCK。

程序在终端1运行后会显示程序的进程号,再打开终端2,会提示此文件处于锁定状态,此时在终端2可以多按回车,观察程序的运行结果。

然后在终端1按回车,等待终端1解锁后,在终端2才可锁定此文件,你可观察到强制性锁是独占状态,当在终端2解锁后,在终端1或2可加读出锁,在读出锁状态终端1或2的运行不需要等待,因为读出锁是处于共享状态,请编写程序并测试程序运行的结果。

2.分析
主程序先用open函数打开文件“5-11file”,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则创建此文件;接着调用自定义函数lock_set:先传递参数“F_WRLCK”给文件“5-11file”加锁,并打印输出给文件加锁进程的进程号,然后先传递参数“F_UNLCK”给文件“5-11file”解锁,并打印输出给文件解锁进程的进程号;在自定义函数lock_set给文件上锁语句前,加上判断文件是否上锁的语句,如果文件已经被上锁,打印输出给文件上锁进程的进程号。

3.编写C语言程序
4.执行程序
终端1:
加上写入锁的是: 5403
释放强制性锁: 5403
文件已加上写入锁,其进程号是: 5404
文件已加上写入锁,其进程号是: 5404
文件已加上写入锁,其进程号是: 5404
加上读取锁的是: 5403
释放强制性锁: 5403
终端2:
文件已加上写入锁,其进程号是: 5403
文件已加上写入锁,其进程号是: 5403
文件已加上写入锁,其进程号是: 5403
加上写入锁的是: 5404
释放强制性锁: 5404
加上读取锁的是: 5404
释放强制性锁: 5404
五、流文件的打开和关闭
带缓存的流文件I/O操作,是基于输入/输出(I/O)流机制的文件操作,又做文件流(File Stream)的操作。

下面具体说明文件流的关闭与打开。

1.题目要求
设计一个程序,要求用流文件I/O操作打开文件“5-12file”,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则创建此文件。

2.题目分析
带缓存的基于输入/输出(I/O)流机制的文件操作时,打开文件用fopen函数,关闭文件用fclose函数。

3.程序编写
4.运行结果
可以看到程序运行后创建了”5-12file”文件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Linux下用C语言读写文件的方法,包括带缓存和不带缓存的方法。

另外也学会了用C语言修改文件权限等知识点。

可以看出Linux和C 语言是浑然一体地,可以用C语言无缝地操作Linux系统。

实验报告
在Linux中进程标识有进程号(PID)和它的父进程号(PPID)。

其中,PID唯一地标识一个进程。

PID和PPID都是非零的正整数。

在Linux中获得当前进程的PID 和PPID的系统调用为getpid和getppid函数。

1.程序编写
2.编译运行
可看到,每次运行的pid都是不同的。

四、子进程的创建
进程调用fork函数创建一个新进程,由fork创建的新进程被称为子进程(child process)。

该函数被调用一次,但返回两次,两次返回的区别是子进程的返回值是0,而父进程的返回值则是新子进程的进程PID。

子进程和父进程继续执行fork之后的指令。

子进程是父进程的复制品。

例如,子进程获得父进程数据空间、堆和栈的复制品。

注意,这是子进程所拥有的拷贝。

父、子进程并不共享这些存储空间部分,通常父、子进程共享代码段
1.编写C语言程序
2.运行程序
五、进程的退出
1.题目要求
设计一个程序,要求子进程和父进程都在显示输出一些文字后分别用exit和_exit函数终止进程。

2.题目分析
由于printf函数使用的是缓冲I/O方式,遇到”\n”时自动将数据从缓冲区读出。

可以看出,调用exit函数时,缓冲区中的记录能正常输出;而调用_exit时,缓冲区中的记录无法输出。

Linux标准函数库中,有一种操作称为“缓冲I/O”,每次读写文件时,都是在缓冲区里读取、写入。

写入文件时,等满足一定条件才将缓冲区的内容一次性写入文件。

但是,有时没有满足选定的条件,数据只存在缓冲区内,如果这时调用_exit函数直接关闭进程,缓冲区中的数据就会丢失。

3.程序编写
4.程序执行
可以看到,程序只在父进程进行了输出。

这是因为子进程调用了_exit()函数,没有进行缓冲区IO的刷新。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试验,我了解了Linux的进程机制,学会了基本的进程创建,进程终止,学会了在Linux下用C语言操作进程。

了解到了Linux是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允许我们使用计算机系统,多个进程并发执行。

实验报告
3.程序执行
实验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