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访谈腰痛病

访谈腰痛病

一、优势病种名称: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二、病种的中医整体辨证治疗思路?以中医辨证辨病施治为原则,通过对腰痛病患者全身症候及局部症状的辩证分析,予患者相对应证型的中药内服和辩证使用特色外治疗法的内外治结合的中医综合疗法,突出中医外治法,以敷贴疗法、热熨疗法、中药封包疗法为基本外治法,推拿疗法、针灸疗法、休息与固定;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可加选:浸洗疗法、蒸汽疗法、熏洗疗法、给予门诊患者及出院患者相应的预防保健方案:五禽戏、太极拳、导引;同时强调中医“治未病”在腰痛病中的应用,缩短病程,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本病种有哪几种治疗方法(辨证用药、针灸、手法、特色技术、诊疗设备、外用药等)?⑴风寒夹湿治法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地黄各。

方歌: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屈能伸。

⑵湿热阻络治法治则:清热化湿,宣通经络方药:方用宣痹汤加减。

组成:黄柏苍术川牛膝薏苡仁赤芍甘草桃仁红花穿山甲寄生玄胡方歌:黄牛苍术仁芍草,红桃山甲寄胡⑶气滞血瘀治法治则:活血化瘀,舒筋理气方药:血府逐瘀汤或活血祛痛汤加减。

组成: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方歌: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⑷肝肾亏虚治法治则:补益肝肾,通利筋脉方药:补肝益肾汤加减。

组成:熟地山茱萸肉苁蓉巴戟天生姜大枣方歌:巴地苁蓉姜大枣2.2 中医特色疗法建议住院患者以基本特色治疗:敷贴疗法、热熨疗法、中药封包疗法、推拿疗法、针灸疗法、休息与固定;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可加选:浸洗疗法、蒸汽疗法、熏洗疗法、给予门诊患者及出院患者相应的预防保健方案:五禽戏、太极拳、导引;1 敷贴疗法以敷贴腰部及下肢穴位(腰阳关、肾俞、足三里、委中)或阿是穴为主。

方药组成:生川乌、生草乌、生胆南星、片姜黄、透骨草、麝香、冰片等。

功能与主治:温经化瘀散结、通痹消肿止痛2 热熨疗法(理疗科)所使用药物为我院院内协定方骨伤热熨方。

方药组成:大盐、石子等功能与主治:温经散寒、通络消肿止痛3熏洗疗法(中药药浴)本疗法所使用药物为我院院内制剂骨伤熏洗液。

方药组成:丹参、透骨草、苏木、伸筋草、乳香、没药、五倍子等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温经通络用量与用法:上述中药用水浸透后煎煮加热,将患肢先置于药液蒸汽中进行熏蒸,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再以药液浸洗患处,每天1次,每次15-20min,6次为1个疗程。

4浸洗疗法(足底反射治疗)本疗法所使用药物为我院院内制剂骨伤浸洗方。

方药组成:苏木、乳香、没药、白芷、丹参、红花、五倍子等功能与主治:舒筋通络、通痹止痛用量与用法:上述中药用水浸透后煎煮15~20min取药汁,将药汁滤出后待温度适宜,用以浸洗患处,每天2次,每次30min,1周为1个疗程。

5蒸汽疗法所使用药物为我院院内协定方骨伤蒸汽方。

方药组成:苏木、伸筋草、透骨草等功能与主治:祛风湿、止痹痛、通经络6中药封包疗法所使用药物为我院院内协定展筋通络方。

方药组成:当归、木瓜、防风等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温经通络7.针灸疗法功能与主治:行经活血,消肿止痛。

用量与用法:患者平卧,屈曲畸形者膝下垫一软枕,保持舒适卧位。

取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阿是穴,局部消毒后,选取适合的针具,毫针补泻,血瘀及寒凝重者以泻法为主,肝脾肾亏虚者以补法为主。

8.推拿疗法功能与主治:舒筋通络,松解粘连,滑利关节推拿手法辩证:风寒夹湿手法以捏、拿、揉、按及滚法为主;气滞血瘀重者手法以揉、拿、提、捏;肝肾亏虚者以滚、按、揉、拿、摩擦为主;湿热阻络者施以揉、按、推、捋、刮、摩擦等法。

9.休息与固定四、中医治疗方法解决的主要问题(症状、体征、理化指标等改善情况)?通过对患者症状体征量化表及中医全身证侯观察表的分析和评估,治愈率与好转率较显著的提高。

总体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比较有优势,在复发周期和复发率上也有明显改善,中医症候改善明显。

其中我们发现:采用口服、外用中药、针灸、推拿、敷贴、热熨、浸洗、蒸汽、熏洗等治疗。

用药1周,各型下腰痛症状减轻的占70%;用药2周下腰痛症状明显减轻的占85%;用药四周下腰痛症状基本消失的占91%。

改善腿痛、麻木或肌力减弱,步行能力:我们采用中药内服、外洗、针灸及外用等综合治疗,用药1周,腿痛、麻木或肌力减弱,步行能力明显改善的占70.1%;用药2周腿痛、麻木或肌力减弱,步行能力明显改善的占80%;用药4周腿痛、麻木或肌力减弱,步行能力基本消失的占96%。

降低直腿抬高实验、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阳性体征:我们经过多年临床研究观察,住院患者中,直腿抬高实验、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阳性体征患者用药2周,改善的占72%,用药4周改善的占92.5%。

五、本专科该病种中医治疗的特色优势?1.突出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突出中医内病外治的外治法基于本地区环境及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决定了我区的腰痛病发病病型多以风寒夹湿、气滞血瘀为主,因而在腰痛病治疗中,我们采用适合适合本地区的辨证分型中医综合治疗方案。

强调中医内外治综合治疗,突出中医内病外治的外治法。

2.突出中医治未病的应用:强调中医“未病防治,即病防变,瘥后防复”治未病理念,应用功能锻炼、导引、太极拳等手段减低腰痛病的复发率。

3.综合中医症候疗效和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制定疗效评定标准,突出疗效评定的客观性和中医疗效评定。

4.强调辩证施护,提高护理调摄能力,加强中医饮食护理,使用生活食疗方:生韭菜(或根)等;六、本病种诊疗方案的总体疗效及优化情况?统计2007年度-2010年度,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收治人次由1115人次增长致1365人次,增加250人次;中医药治疗率85.02%;疗效水平好转:72.12%增长致80.67%;病床使用率196.25%,中草药使用率100%,特色疗法应用由1种增长为7种,增加了6种,院内中医药制剂3种。

其中专科建设以来,我专科深入探讨腰痛病中医药治疗难点与优势,针对其治疗难点,展开相应临床及基础研究,建立符合新疆地区发病特点的中医药防治腰痛病的临床方案,专科通过每年对专科疗效评价及分析,充分发挥名老专家及专科学术带头人指导作用,对优势病种腰痛病共进行以下修改:1.规范完善了诊断标准和临床疗效评定指标:2008年的中医诊疗方案根据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9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修订定;2009年-2010年分别根据青岛,三亚,佛山中医药管理局会议精神修改了重点病种的疗效评价标准;2010年规范完善了诊断标准和临床疗效评定指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治疗评价标准》对诊断及疗效标准进行修订。

2. 特色外治疗法:敷贴疗法、热熨疗法、浸洗疗法、蒸汽疗法、熏洗疗法、中药封包疗法、推拿疗法、针灸疗法、休息与固定;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可加选:浸洗疗法、蒸汽疗法、熏洗疗法3.给予门诊患者及出院患者相应的预防保健方案:五禽戏、太极拳、导引;4.为更进一步分析和评估腰痛病中医疗效水平,增加中医症状量化表。

完善了腰痛病中医诊疗评价体系。

七、本病种诊治中的中医治疗难点是什么,如何解决?1.腰痛病经保守治疗疗效不确定腰痛病属退行性病变,我们在临床长期辨证施治过程中,发现本病多和风寒夹湿、气滞血瘀、肝肾亏虚、湿热痹阻等证型相关,临床证候表现出复杂性、多样性、隐匿性和不典型性,常常多证相兼、虚实夹杂,很少见证候单一和虚、实单纯的情况,难以把握腰痛病的病机特点。

中医药治疗以其独特的治疗优势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并且已在腰痛病的基础研究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但其治疗作用机理仍不清楚,指导临床治疗效果不显著。

2.腰痛病易复发,复发后加重我们在临床实践发现,中医药治疗腰痛病虽总体有效率较高,但是,无论是应用中医药内服或外用疗法治疗本病均存在近期疗效明显,远期疗效较差且病情易反复等特点。

我们通过临床证实防治腰痛病是通过多个环节起到作用,企图通过一种方法或药物明显改善预后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循着多阶段、多种机制联合治疗的方式,才能提高治疗效果。

但从目前的治疗现状看,尚无统一的诊疗方案且现行治疗仍然不能有效的解决和如何防止症状的反复发作。

推拿手法、牵引、针灸、中药热敷等是中医治疗腰痛病的特色优势,但临床治疗时因对各种症候的疗效不确定;且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手法治疗与西医综合疗法在疗效上是否存在叠加作用,尚不完全清晰。

因此选择一种疗效可靠,费用合理的方法来改善症状是广大患者的迫切愿望,已经成为一种需求。

3 .腰痛病治疗方法多样,费用高昂虽然中医药对于本病治疗的有效性已得到广大患者的肯定,但是目前治疗腰痛病的方法甚多,其临床病机尚不明确,进一步推广缺乏理论依据,尤其是临床使用中医药物组方的现代药理研究。

是目前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易复发的腰痛病患者,用保守治疗,反复治疗费用高昂,而此部分患者不易接受手术治疗,对于其治疗,手术效果差,部分病人术后复发和残留腰腿疼,且手术风险大,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和经费。

如何有效利用中医药治疗手段降低手术率,保证治疗的远期疗效。

如何让患者正确认识腰痛病特点及中医保守治疗措施的优缺点,促进医患紧密配合,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

2解决措施诊疗过程中坚持中医药为主,西医为辅,突出中医药特色,不断挖掘特色中医外治疗法,发挥中医药特色,并通过中医药的使用减少西药的副作用及手术并发症。

2.1遴选并验证我院治疗腰痛病经验方法通过对腰痛病患者全身症候及局部症状的辩证分析,将我院治疗腰痛病的经验进行总结,予以患者相对应证型的中药内服和辩证使用特色外治疗法的内外治结合的综合疗法,遴选并验证了我院老专家经验方活血祛痛汤,通过完成省部级课题《中医药综合治疗对兔椎间盘炎性因子影响的研究》;申请新疆名医名方与特色方剂学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活血祛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病的临床观察研究》验证了我院经验方法的临床疗效。

2.2总结中医药综合治疗腰痛病的治疗方案中医药治疗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应从循证医学的角度,遵循随机对照、系统评价、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原则。

并根据相关临床调查,总结本地域患者特点,初步制定出对应的诊疗技术规范。

对临床相关中药治疗腰痛病的有效性进行实验研究。

并进行科学的动物观察数据均作统计学处理。

拟总结出中医综合治疗腰痛病干预的最佳治疗方案。

2.3开展腰痛病健康教育,增强中医药防治的临床研究加强医患合作,完善腰痛病健康教育处方,强调辩证施护,提高护理调摄能力,加强中医饮食护理,使用生活食疗方等,向就诊患者积极宣传预防及治疗措施,纠正患者不良姿势和习惯,做到防治结合,缩短病程,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中医防治腰痛病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