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3.学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会解释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现象。
4.学习用微粒的观点认识物质及其变化。
5.初步形成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能力,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
6.体会水的三态变化对生命体的重要意义。
7.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感受化学知识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引出分子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微粒观。
难点: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物理变化。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提问】如何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水结冰,是什么变化类型?你的理由是什么?
【讲述】我们用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来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水变成水蒸气
、水结冰都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它们之间的变化只是物质状态之间的改变。
只是水分子间隔发生了改变。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很小,小的看不见摸不着,那么这么小的分子我们是如何观察到的?它又有哪些性质呢?水分子有什么特征
?为什么水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有时又能变成皑皑白雪?
学完这节课,你的问题都能得到答案了。
【新课讲解】
知识点一、水的三态变化
【讲述】一滴水(按20滴水的体积为1 mL计算)里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如果10亿
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年才能数完。
通过
计算我们得知水分子的质量约3×10-23g。
一个水分子的体积约3×10-23mL。
【组织讨论】这说明了分子具有什么特点?
【总结】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过渡】水变作云、雨、雪是水分子运动的状态发生变化的结果。
设想你把封闭在针管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成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变大。
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问】如果把封闭在针管中少量的水煮沸,大家猜想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探究】为什么水变成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水分子受热都运动到针管的另一端去了?
【讲述】老师这里有一份小资料,请同学们阅读。
1.气体分子的运动特点:气体分子总是会充满他们所占据的整个空间,并在这个空间不断运动。
2.气态时,水分子的体积约为:3×10-23mL。
3.液态时,水分子的体积约为:3×10-23mL。
【组织讨论】请同学们分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到底是水分子发生了哪种变化?
【总结】
(1)水分子本身变大了?(x)
(2)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
(3)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x)
(4)水分子受热都运动到针管的另一端去了?(x)
由此我们可总结如下:
水分子间隔
不变
数目
间隔
排列方式不变
运动状态
【结论】针管实验的正确猜想是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了。
【提问】不同状态的水,分子排列情况怎样?不同状态的水,分子运动状况怎样?
【展示】
【讲述】如果同学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固态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排列,在一定体积内较自由地运动。
分子运动加快,分子间仍有一定间隔。
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间扩散。
分子运动的更快,分子间隔变大。
【组织讨论】水的三态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其变化实质是什么?
【总结】水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不变,从微观上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分子间隔,运动状态)。
而化学变化:分子种类改变了。
【组织讨论】请同学们思考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雨后初晴,路边的水渍为什么变得无影无踪?烧开水掀开锅盖会有水滴滴下?
【讲述】在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克服了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离开液体表面,变为水蒸气逸散到空气中去了。
烧开水掀开锅盖会有水滴地下,是水蒸气在锅盖上冷凝的缘故。
烧水时,部分水分子获得足够能量,运动加快,分子间隔变大,便离开水面向锅盖处运动。
这些水分子遇到冷的锅盖后,失去部分能量,运动减慢,彼此靠近,间隔变小,于是又重新聚集在一起,凝结成水滴。
【组织讨论】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活动天地2-1的内容,读完后课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水分子的变化。
知识点二、分子
【过渡】其实不但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我们周围的很多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例如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那么请同学们完成课本活动探究2-1,并填写实验表格。
1.取两支25 mL的量筒,一支加入10 mL水,另一支加入10 mL酒精,然后将这两种液体在其中一支量筒混合,静止后观察现象。
2
别加入少量品红,观察现象。
【展示】展示【教学实验】品红在水中扩散
插入【教学实验】品红在水中扩散
【总结】同学们我们来总结一些分子的特点: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2)相互之间有间隔。
(气体分子间隔较大,固体和液体之间间隔较小。
分子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3)分子有能量,总在不断的运动。
(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失去能量运动减慢)(4)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因此,分子之间聚在一起可以形成物质)
【随堂练习】
1.七月的公园,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答案:A
2.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的是()
A.刮风时尘土飞扬
B.进入花园闻到花香
C.将25m3的石油气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答案:A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分子的性质,能从微观方面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通过活动天地了解了分子的特点是体积小、分子之间有间隔,不断运动的。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只是分子间隔发生改变,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