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苯乙烯

苯乙烯


华南
中海油壳牌 广州石化 茂名石化 新华粤 实华嘉盛
合计
目前国内对苯乙烯需求约为1100万吨,国内自给率能达到65%左右,其 中的缺口就得由进口补齐。其中国内生产商对于我们华东美金进口贸易商 有较大影响的是镇利、常州新日、江苏双良利士德、上海塞科等企业。我 们的进口SM必须以这些地域性企业挂牌价为价格基础进行浮动。
2011
西北
兰州汇丰 独山子 延长石化 齐鲁石化
华北
山东华星 山东玉皇 北京燕山石化 青岛炼化 河北任丘石油管理局
年 国 内 生 产 企 业 产 能 及 产 量 统 计 单 位 : 万 吨
天津大沽化
50
31.55
华东
安庆石化 上海赛科 宁波科元 江苏双良利士德 常州东昊 新日化学 扬子巴斯夫 镇利化学
据统计,2012年全球苯乙烯生产能力达到3236.6万吨, 产量和消费量均约为2757.4万吨。据预测2012~2017年, 全球苯乙烯供应和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明显低 于前5年。产能年均增速降至2.2%,而需求的年均增速 为3.5%。 2012年我国共进口苯乙烯330万吨,进口依存度超过 40%,因此可以认为苯乙烯是国际定价商品。
3. 苯乙烯国内现状
苯乙烯的上下游产品
ABS、PS 及EPS 是苯乙烯SM的下游产品,其下游需求量决定着苯乙烯 的市场的刚性需求。其中ABS和EPS为主导,对原料苯乙烯的需求为最大。 上下游产品的产销情况互相决定着自身的市场需求的高低。尤其是2010年 表现为主流下游产品的ABS,受制于高成本低需求的双重夹击,举步维艰, 也就导致苯乙烯的需求量减少市场势必导致港口库存高居不下,市场疲软。 但是,中国苯乙烯市场仍然是亚洲市场上的第一大需求国。
10 67 10 40 20 25 12 62 70 8 10 3 10 624.5
5.2 55 5.8 28 17 10 12 64 65 7.892 10.48 1.43 7.1 442.317
无下游配套,现货销售为主 部分供配套下游,部分外销 全部外销,合同货结合部分现货 全部外销,合同货结合部分现货 全部外销,合同货结合部分现货 全部外销,合同货结合部分现货 全部供应下游EPS、PS生产 全部外销,合同货结合部分现货 全部外销,合同货结合部分现货 配套下游自用为主,部分外销 配套下游自用为主,部分外销 全部外销 配套下游自用为主,少量外销
要能够有一个市场大概的判断感觉,这应该就是长期泡在某 个产品里面的自然反应。
谨慎 、小心、
很多国内国企生产的苯乙烯都是由下游工厂直接按照比例进行 分配,总量不够就得需要贸易商来中间进行调节,所以苯乙烯 的市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贸易商生存的空间还是存在的。
用途 数量 EPS PS ABS+AS UPR SBR 其它 合计 271.2 175.9 134.3 57.7 31.9 109.3 780.3
4. 苯乙烯国内供应商及产能
地区 东北 大庆石化 大庆中蓝 大连石化 锦州石化 盘锦石化 锦西石化 兰州石化 22.5 8 10 8 22.5 6 6 2.5 32 24 20 8 20 8 8 8 10 0 5.32 5.2 15.5 3.005 4.3 2 22.64 0.7 20.5 4 8.6 6.4 1.7 0 生产企业 吉林石化 产能 14 产量 12 产销情况 配套下游自用为主,需锦州石 化互供 配套下游自用为主,少量销售 全部现货形式外销 配套下游自用后,部分外销 全部外销,合同货结合部分现 货 配套下游自用为主,部分外销 全部外销,合同货结合部分现 货 配套下游自用为主,少量外销 全部外销 配套下游自用后,部分外销 全部外销,合同货结合部分现 货 配套下游自用为主,余量外销 全部外销,合同货结合部分现 货 全部外销,合同货结合部分现 货 配套下游自用为主,余量统销 由中石化华北公司统销 全部外销,合同货结合部分现 货 产品直供合约工厂
来源国 韩国 日本 沙特 伊朗 台湾 科威特 新加坡 美国 印尼 马来西亚 其它 合计
2010年 进口量 117.3 74.3 57.5 17.4 40.5 18.9 21.4 12.3 3.1 0.3 5.7 368.7
增长率 -3.2% -26.2% 4.8% 0 -12.0% 325.5% 40.6% -19.4% -33.1% -45.3% 225.7% 1.15
2. 苯乙烯生产工艺
目前,世界上苯乙烯生产路线主要有三种:①乙苯气相催化脱 氢法,即以乙苯为原料,借助氧化铁-铬或氧化锌催化剂,采用 多床绝热或管式等温反应器,在蒸汽存在下脱氢为苯乙烯;②丙 烯与乙苯过氧化制取环氧丙烷的副产品;③从蒸汽裂解热解汽油 中抽提蒸馏回收。世界上90%的苯乙烯都是通过乙烯、苯烷基化 法生产乙苯,乙苯再催化脱氢生产的,典型工艺有巴杰尔法和鲁 姆斯法,单程转化率为80%以上。我国苯乙烯生产大多采用乙苯 脱氢法。
苯乙烯开工率及预测
由统计表可以看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苯乙烯的开工率 在提高。产品的量是肯定不会下降这是其一,其二同时也说 明了对苯乙烯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短时期之内苯乙烯不会被 淘汰不会被别的产品取缔。
韩国、日本和台湾是亚洲地区苯乙烯最主 要进口国。
世界经济运行环境的不稳定因素例如金融危机或者某供应国国内政局 动荡,中国国内经济增速的放缓,目前我感觉国内苯乙烯存在如下几 个影响因素:第一方面,国内装置的快速扩容,进口依存度逐渐下降。 业内人士不再盲目追涨杀跌,从而市场利润空间大幅萎缩;第二方面, 装置扩容之后,工厂更加就近选择苯乙烯供应商。第三方面,融资性 质的贸易很活跃;第四方面,国家政策影响。第五方面,新的技术应 用减低各国苯乙烯下游市场分析——EPS、ABS和PS
用途:EPS、PS、ABS是SM的下游主要产品,主要用作生产建筑板材,保 温板材、电子电气领域和油漆
问题:供需矛盾突出
行业现状:由于国内房地产市场趋于理智化房地产市场较前几年较冷 用的建筑材料也会相对减少一点。电子电气正处于向低端科技企业转型 利润减少。
由需求而言,ABS主要下游家电厂家表示,2012年各种家电 优惠政策将取消,对后市普遍悲观,11年低迷的楼市也为将成为 12年需求的一大隐忧。从供应而言,ABS新增产能将达到现有产 能的1/3,大量的新材料必将冲击市场。总结一下,2012年之后 ABS将由供不应求转向供需平衡,这就是政策对产品的起伏具有 很大的影响。进口依赖度也将逐渐降低。ABS现有垄断局面将打 破,未来ABS厂家话语权将削弱,出厂价引导市场价情况将更加 少见。而ABS与成本的联动性将大大增加,未来ABS业者对原材 料价格更为敏感。ABS对苯乙烯的敏感也就注定了苯乙烯自身也 将成为一个敏感的产品。
苯乙烯市场初步涉入
2014.2
分析提纲
苯乙烯的物化性质
1
苯乙烯的生产工艺
2
苯乙烯的国内现状
3
苯乙烯的世界产能 苯乙烯的市场分析
4
1.物化性质
主要成分: 含量: 一级≥99.5%;二级≥99.0%。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非极性有机物 pH: 熔点(℃): -30.6 沸点(℃): 146 相对密度(水=1): 0.9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6 饱和蒸气压(kPa): 1.33(30.8℃) 燃烧热(kJ/mol): 4376.9 临界温度(℃): 369 临界压力(MPa): 3.81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3.2 闪点(℃): 34.4 引燃温度(℃): 490 爆炸上限%(V/V): 6.1 爆炸下限%(V/V): 1.1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于制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离子交换树脂等。
华东苯乙烯
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了解库存的重要性,库存高很明显价格劣势,反 之。
苯乙烯的市场初步分析
对于我们贸易商而言,哪里有缺口哪里就有我们生存的空间。苯乙烯包括其他产品都面 临着国内供小于求、信息不通畅和工厂规避风险风险的问题。第一个国内供小于求:国内 产量小于国内需求必然要从外部进口同时国外的产品质量要优于国内。第二个信息不通畅: 贸易商从国内的工厂拿货在和有需求的工厂商谈,这样有需求的工厂也就能采购机动了。 苯乙烯工厂不一定知道每一个需求的工厂的需求。第三个规避风险:工厂可能也存在进口 的情况但是为了使风险尽可能的小不可能进口的很多,那么这缺口就是贸易商的空间。
2011年 比重% 34.8 22.5 17.2 7.4 4.1 14.0 100 数量 293.2 184.9 122 58.4 36.7 104.3 799.6
2012年 比重% 36.7 23.1 15.3 7.3 4.6 13.0 100
根据统计,2011年中国苯乙烯下游需求保持增长,但整体增速有所减缓。在苯乙烯的下游产品中,消耗 最大的依然是EPS、PS和ABS这三大行业。 受到全球金融动荡的影响,海外需求不佳加之人民币持续升值均给中国的出口产业施加重压。另一方面 ,根据统计ABS在2010年之前呈现出高利润,导致相关企业对ABS进行投产,到2011年之后ABS呈现出萎靡 状态。 6.1.1 EPS 2011年中国EPS市场保持一定增长但整体增速放缓,根据统计全年国产量308.6万吨,进口量7.60万吨,出口 量32.21万吨,刚性需求量283.9万吨,较2010年增长率9.87%。 2011年EPS市场状况呈现出高低起伏跌宕走势,出现多个明显拐点,其中以政策性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市场 第一个拐点出现在2月中上,春节长假后,在对需求复苏预期的支撑下,市场跟随原油及上游苯乙烯涨势出现一波 上行行情。此后,因苯乙烯走软及整体支撑不足,在3月初EPS市场止涨后开始下跌。期间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响 市场一度反弹失利,并加速下滑,至3月底市场整体跌幅超过1000元/吨。3月中旬,受到近年来高楼火灾频发的影 响,公安部消防局临时发布65号文件,要求将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严格定义在A级,即“不燃”的等级。该消 息对于最高仅能做到B1级燃烧性能的EPS来说无疑成为一道禁令,恐慌情绪升温EPS市场加速下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