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盖玥
一、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的内容,是生态学的基本内容,在知识构建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联系密切。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理解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

2.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3.通过了解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及食物网,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的教育;通过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2.讨论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教学难点
1.阐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2.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准备
1课时
图片和MV视频资料的搜索以及下载处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完善。

四、教学方法
在学生已掌握了种群、群落知识的基础上,教师通过简图的形式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得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然后借助直观的图片、视频资源给学生创造轻松快乐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学生丰富想象,细致观察,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学习创造思维空间,提供表达时机,从而呈现最佳学习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讲述法,阅读指导法以及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讨,敢于创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我认为本节课做得比较成功的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学中采用的文字、图片、音频等均恰到好处的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并活化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学习效率不言而喻。

二是教师及时的引导和有效问题设计为师生之间的谈话创造了空间,利于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知。

三是教学内容的过度衔接流畅,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利于思维空间的转化,便于知识的联系和理解。

不足之处在于课堂教学节奏把握的不好,出现“前松后紧”的状况。

由此导致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有些紧,学生的讨论以及合作学习活动时间有些仓促,使得课堂知识的反馈评价没有实现。

七、板书设计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概念
个体种群
无机环境群落
(整体性)
2.生态系统的类型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产者
生生物群落消费者
态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4.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食物链
举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草蝉螳螂黄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