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餐饮业主要食品卫生问题

餐饮业主要食品卫生问题

餐饮从业人员若患有某种有碍食品卫生的疾 病,可通过如下途径污染食品: ①病源体通过皮肤、唾液、喷嚏污染食品。 ②病源体通过手或身体其它部位污染食品。 ③病源体受污染的工用具、场所污染食品。
1、未取得健康合格证明,或“五病”患者从 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2、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差,具体情况: ①操作时没有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
存放。 5、食品原料或已盛装食品的容器直接置于地上。
(三)烹调加工主要卫生问题。
1、烹调前没有检查待加工食品是否腐败 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
2、加工后的成品与半成品、原料没有分 开存放。
3、熟制加工的食品没有烧熟煮透,其加 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低于70℃。
4、将回收后的食品(包括辅料)经烹调 加工后再次供应。
5、食品冷藏、冷冻贮藏没有做到原料、
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植物性食品、动 物性食品和水产品没有分类摆放,食品堆 积、挤压存放。
6、原料无防蝇防尘;
粗加工及切配主要卫生问题。
1、食品原料在使用前没有洗净;禽蛋在使用前没有 对外壳进行清洗和必要时的消毒处理。
2、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产品没有分池清洗; 3、易腐食品在常温下长时间存放。 4、切配好的半成品不注意避免污染,未与原料分开
3、生熟食品的存放场所存在交叉污染,库 房食品和非食品未分开设置。
4、食品处理区地面没有一定的排水坡度
(不小于1.5%),产生积水,没有瓷砖墙裙;
5、防蝇防鼠设施不全,烹调场所通风换气 不符合《饮食建筑设计规范》要求。
6、加工凉菜、裱花、水果无专间或场所不 符合卫生要求。
7、餐用具清洗、消毒及保洁功能分区不明 确,没有足够的消毒设施。
⑤食品腐败变质产生的有害物质,如胺类 等。
⑥用非食品原料加工或将非食品当食品, 如甲醇。 此外,误食或投毒事件的毒物。
二、餐饮业设置与设施主要卫生问题
1、食品处理的功能分区不明确或食品处理 区没有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 工、成品供应的合理布局。
2、粗加工操作场所内未分别设置动物性食 品和植物性食品的清洗水池。
净消毒,或回收反复使用。 5、操作时或场所不符合卫生要求,可能受污
染。
加工和供餐食品的交叉污染。
1、生的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接触; 2、通过从业人员产生交叉污染; 3、通过食品加工环境、场所交叉污染; 4、通过餐饮食品加工工具、容器导致交
叉污染; 5、食品加工工序或人流、物流的交叉污
染;
加工和供餐食品从业人员个人 卫生问题
四、餐饮食品加工供餐过程主要 卫生问题
原料的采购、运输、贮存主要 卫生问题。
1、采购原料无索证、无验收(卫生质 量)、无台账。
2、粮油、调味品、添加剂、水等不符合卫 生标准。
3、食品运输工具不洁,食品在运输过程中 可能受到污染。
4、贮存食品的场所有霉斑、鼠迹、苍蝇、蟑 螂,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杀鼠剂、 杀虫剂、洗涤剂、消毒剂等)及个人生活 用品。
⑤工作服没有清洗保洁,上厕所前没有脱去 工作服。
染。
4、蔬菜类:
①农药污染; ②人畜粪便中肠道致病菌和寄生虫污染; ③工业废水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 ④腌制时硝酸盐含量增加。
5、粮、油等:
①粮食霉变、重金属、虫害或农药污染。 ②食用油霉毒素污染、多环芳烃类污染、油脂
酸败、掺伪、地沟油菜(稍水油)。 ③桐油中毒、酵米面中毒、面粉改良剂等。
5、凉菜配制没有使用专用的工具、容器, 用前没有消毒。
6、熟食品无适当保存条件,存放时间超 过2小时后,没有充分加热。
餐饮备餐及供餐主要卫生问题。
1、操作人员没有认真检查待供应食品,是否 有感官性状异常的情况。
2、在烹饪后至食用前,较长时间在常温下存 放食品。
3、备餐工用具、餐具未经消毒。 4、用于菜肴装饰的原料使用前没有烹饪或洗
6、餐饮中的有毒动植物。例如:
①含固有自然毒素的动物;如河豚鱼含 河豚毒素,章鱼唾液腺分泌脱竣酶,鱔 鱼的血清有毒(加热能破坏),鲶鱼和 鲤鱼卵有毒(加热能破坏);
②因食物链一时带毒的食物,如麻痹性 贝类、有毒蜂蜜;
③使人人致病的动物组织,如动物甲状 腺、肾上腺、鱼胆;
④有毒植物:如发芽马铃薯龙葵素中毒; 毒蘑菇中毒;四季豆中毒、生豆浆中毒、 发芽土豆(青皮土豆)中毒以及含氰甙植 物中毒,其中以苦杏仁中毒最多,此外还 有苦桃仁、批把仁、李子仁、木薯。
专间操作人员不戴口罩,头发外露,留长 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
②操作时手部没有保持清洁,操作前手部 未洗净,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手部未进 行消毒。
③从事可能会污染双手活动后,不洗手:如 上厕所、处理生食、擤鼻子、处理废物、 触摸耳朵、鼻子、头发、口腔或身体其他 部位后。
④在食品处理区内抽烟、饮食及其它可能污 染食品的行为。
一、餐饮食品中的有毒有害因素
①外界污染的有毒有害物质;如致病性微 生物、寄生虫、农药、重金属、放射性污 染等。
②食品中本身含有某些天然的毒物质;如 河豚鱼河豚毒素、苦杏仁氰甙等。
③违反规定加入食品中的添加剂;如工业 染料、超范围使用添加剂等。
④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 质;如淹酸产生的亚硝酸盐和烤制食品 产生的苯并芘或者说在加工中加入有害 物质,如甲醇等。
肉;
2、水产品:
①致病微生物污染;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 菌;
②有毒有害鱼类及其内脏,如河豚鱼或草 鱼胆;
化,包括 扇贝等;
⑤重金属或农药或抗菌素污染; ⑥寄生虫病;
3、蛋类: ①沙门氏菌或其它致病微生物
污染; ②腐败变质; ③重金属、农药、添加剂等污
8、食品处理区的面积与就餐场所面积、供 应的最大就餐人数、加工和供应品种及数 量不相适应。
三、餐饮食品原料主要卫生问题。
1、禽肉类: ①致病微生物污染; ②人畜共患传染病或寄生虫病; ③腐败肉的蛋白质和脂肪分解的产物:吲
哚、硫化氢、粪臭素、醛类、酮类等; ④甲状腺等有害内脏; ⑤农药或毒物中毒的禽肉及死因不明的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