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洁净区人员控制管理制度

洁净区人员控制管理制度

洁净区人员控制管理制度目的:制定洁净室从员控制管理规定,确保洁净室洁净度不低于控制标准。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部洁净区各生产岗位。

三、责任者:生产部管理人员、生产操作者、QA监督员。

四、管理规定:1.洁净室仅限于该区域生产操作人员、生产部管理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进入。

2.洁净室内生产操作人同定员上岗,限制操作人同和管理人员进入的人数。

3.洁净室生产操作人员定员和允许进入的最多人员如下: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目录编写说明…………………………………………………………………1.基本情况………………………………………………………………2.环境污染目标及其特性、对周围的影响……………………………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职责划分……………………………4.报警、通讯联系方式…………………………………………………5.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6.人员紧急疏散、撤离………………………………………………7.危险区的隔离………………………………………………………8.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9.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10.应急救援保障………………………………………………………11.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12.应急救援培训计划…………………………………………………13.附件: ………………………………………………………………(1)组织机构名单…………………………………………………(2)值班联系电话…………………………………………………(3)组织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联系电话……………………………(4)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5)平面布置图……………………………………………………(6)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图及有关联系方式,供电、供水单位的联系方式……………………………(7)保障制度………………………………………………………编写说明为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控制事态扩大,妥善处理处置,降低危害和损失,保护公众人身和环境安全,根据国家、省、市、县环保部门的要求,根据公司实际,本着“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段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原则,制定企业的环境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1、预案编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止法实施细则》《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001]60号)2、预案编写小组本预案由*****编写,由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签发。

预案编写组二○○七年一月1.基本情况*******有限公司地处******市****县*****镇政府驻地以东约600米。

厂区占地124.8亩,厂区北邻****镇****村,约400人,相距150米,东西邻****村农田,南邻****村农田,*****路与厂区相通。

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抗震强度为7级。

厂区地形平坦,全厂共有15个车间、科室,现有职工241人,其中各类专业工程技术人员90人。

本公司是以生产、销售汽、柴油、液化气为主的企业,工艺流程较复杂,具有易燃、易爆及生产过程连续性的特点。

拥有15万吨/年催化裂化石油加工炼制装置、10万吨/年常减压炼油装置和60万吨/年常减压重交沥青炼油装置各一套及油品储存、污水处理等设施。

以原油为原料,环境污染品为原油、轻柴油、90#汽油、液化石油气等。

上述物质在突然泄漏、操作失控或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一旦泄漏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环境突发事故的可能性尤以液化气最危险。

2.环境污染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2.1环境污染目标的确定根据本厂使用、贮存环境污染目标的品种、数量、危险性质及可能引起化学事故的特点,确定以下3个危险场所(设备)为应急救援环境污染目标。

1号目标:液化气罐区(400m3球罐两个)2号目标:油品车间成品油罐区3号目标:油品车间原油罐区2.2环境污染目标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1号目标:液化气罐区(400 m3球罐两个)如大量泄漏对催化车间油品车间影响较大,事故一旦控制不住则会对周边村庄形成影响,全厂应立即停工,做紧急处理。

液化气危险特性: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

可致皮肤冻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易爆、具麻醉性。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危险特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号目标:油品车间成品油罐区。

如大量泄漏流入外排水沟则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汽油、柴油危险特性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号目标:油品车间原油罐区原油危险特性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可造成污染。

易燃,火灾危险性类别为甲类,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职责划分3.1机构设置,公司只设立一级救援组织机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3.2组成人员如附表1⑴本公司成立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总经理、副总经理、动力车间、生产设备科、安全保卫科、办公室等科室负责人组成,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动力车间),日常工作由动力车间兼管。

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即环境突发故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经理任总指挥,副总经理任副总指挥,负责全厂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设在生产设备科。

组长:****** 电话************副组长:******* 电话*******下设办公室主任:***** 电话***********成员为各车间主任事故报警电话:⑵现场指挥人******** 电话********************* 电话*********3.3主要职责3.3.1指挥领导小组⑴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订、修订;⑵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调动;⑶确定现场指挥人员;⑷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⑸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6)负责应急预案的演练;(7)批准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⑼环境突发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10)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3.3.2指挥部⑴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预案命令、信号;⑵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⑶向上级汇报和向相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⑷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3.3.3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工作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指挥部成员动力车间主任:⑴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事故处置工作、疏散、道路管制工作值班中层:(1)接警后立即向总指挥、副总指挥汇报,(2)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事发车间班组长、工作人员查清事故原因、部位并正确处理,控制事故扩大。

生产设备科副科长:⑴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⑵事故现场通讯联系和对外联系;⑶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工作;⑷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⑸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

3.3.4救援专业队伍的组成及职责发生事故时,本厂各职能部门和全体职工都负有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各救援专业队伍是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务主要是担负本厂各类化学事故的救援及处置。

救援专业队伍的组成见《企业环境突发事故救援专业队编成表》,其任务分工如下:通信联络队:共7人。

职责:担负事故车间的联络和对外联系通信任务。

治安队:共6人。

负责厂区治安管理抢险抢修队:由设备科、动力车间、电仪车间组成,共30人。

包括电(气)焊工、电工、钳工,起重工,由通信联络队负责联系。

职责:担负抢险抢修任务。

4.报警、通讯联系方式4.1 24小时有效报警装置:炼油车间、催化车间、液化气罐区、油品车间各安装有一套手动报警装置。

4.2 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系手段。

总经理:******* 手机:********办电********宅电:**********副总经理:******** 手机:*******办电********宅电:**********副总经理:******** 手机:***************公司办公室电话:***********催化车间电话:炼油车间电话:油品车间电话:厂消防队:************** 厂生产设备科:*************电话报警:火警:119环保局办公室电话:*********5.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5.1液化气站易发事故5.1.1液化气球罐附近管线泄漏应急方案:液化气球罐附近管线泄漏,及时发现尤为重要如一旦发生险情,可一边切断气源,尽可能放火炬泄压;一边报告有关部门,同时开启消防喷淋水系统,对罐进行冷却保护,喷水冷却容器。

如大量泄漏,则必须在泄漏点周围根据风向情况设置警戒区,避免闲杂人等进入。

如风力较大则立即报告有关部门,组织下风向村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注意抢修时不要让液化气喷到身上,以免冻伤。

5.1.2槽车泄漏应急方案:槽车泄漏,应采取紧急止漏,不得启动车辆,立即报警,并与有关单位联系采取紧急止漏防范措施,切断附近火源,禁止附近车辆通行,设置警戒线,禁止外来人员进入泄漏区域,组织有关人员向逆风方向疏散。

5.1.3球罐突然发生大量泄漏应急方案:①发现球罐泄漏时,应立即通知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在球罐一定区域范围内划定警戒区,派人员警戒监护,阻断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过危险区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