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历史学习的四要素

浅谈历史学习的四要素

龙源期刊网
浅谈历史学习的四要素
作者:冀斌
来源:《文理导航》2017年第28期
【摘要】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能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对历史的喜爱,巧借和妙设各类措施和途径进行辅助教学;重视和强化对学生历史学习技巧的传授;挖掘和升华历史的现实功用和情感教育,那么,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将兴趣盎然,轻松自如,事半功倍;反之,将枯燥乏味,繁重无比,事倍功半。

本文,着重从兴趣、识记、理解、运用四点历史学习的基本要素出发,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分析,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历史学习的技巧,旨在帮助学生轻松愉悦走近历史,积极快乐学好历史。

最终实现喜爱历史与学好历史的有机契合。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习
兴趣、识记、理解、运用,是学习历史的四点基本要素,缺一不可。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虽然投入了一定的时间,耗费了一定的精力,但往往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

究其原因,就在于忽略了四要素中的某一点要素。

只有全面地掌握这四点要素,并灵活地运用到历史学习中,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轻松自如。

一、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存在一定的兴趣才会用心地去做。

在做事情的过程中,由于用心,必然会或多或少地收获一点成绩。

成绩引发成就感,成就感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为了获取更大的成就感,便会更加用心去做,收获更大的成绩,满足更大的心理需求,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同样的道理,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自己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只有使自己真正喜欢上历史这门学科,才会用心地去学,不断地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在兴趣的引导下,下苦功夫专研,仔细深入地探索,必会促进自己历史学习的提升,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感知快乐。

当然,作为教师,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如巧设史海拾趣、成语接龙、角色体验、历史再现等教学环节;巧布重走长征路、再观丝绸路等学生乐于参与的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两者有机结合,共同挖掘学生历史学习的潜力,共促学生历史学习的提高。

二、识记。

历史属于文科范畴。

文科知识的学习,识记是基本功,更是关键。

像年代、人物、朝代、纲领、文件等重要史实,不能有半点杜撰的成分,必须客观真实地反映历史本身,即所谓的历史是对过去发生的一切的真实记录。

学习历史过程中,学生必须在这些知识点的记忆上下狠功夫,苦练基本功。

如果把历史比作一个有血有肉的活体,那么初中历史知识就好比是活体的骨架。

只有清晰地记忆每一个基础知识点,才能塑造出一副完整的歷史骨架,勾画出历史直观清晰的轮廓。

在高中、大学或更高层次的历史学习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自然顺畅,历史本身也才能不断体态丰满,经脉透析。

因此,识记可以理解成是一项基础工程,更是奠基工程。

当然,作为教师,也要通过实施各种手段,如将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形象化、框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