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污染的危害与影响

大气污染的危害与影响


大气污染的危害与影响 大气污染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造成的危害与影响,已逐渐为人们所 认识,归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体受害有三条途径,即吸入污染空气、表 面皮肤接触污染 空气和食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除可引起呼吸 道和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 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可 夺去人的生命。 对生物的危害。动物因吸入污染空气或吃含污染物食物而发病或死 亡,大气污染 物可使植物抗病力下降、影响生长发育、叶面产生 伤斑或枯萎死亡。 对物品的危害。如对纺织衣物、皮革、金属制品、建筑材料、文化 艺术品等,造成化学性损害和玷污损害。 造成酸性降雨。对农业、林业、淡水养殖业等产生不利影响。 破坏高空臭氧层,形成臭氧空洞。对人类和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危 害。 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多会导致地球 大气增暧,导致 全球天气灾害增多,又如烟尘等气溶胶粒子增多, 使大气混浊度增加,减弱太阳辐射, 影响地球长波辐射,可能导 致天气气候异常。
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 收力度。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加强国际合作, 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七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制定、修订重点 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强制公开 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加 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八是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 控机制,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和重点大城市PM2.5治理, 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 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 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有 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 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能 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 (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与 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 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 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 气环境质量的南京12月4日电 江苏大面积空气污染进入第三天,据 江苏省环保厅数据,截至今日10时,江苏13市空气质 量指数(AQI)均破200,全省陷入严重污染和重度污 染。其中南通空气质量最好,AQI为227,淮安空气质 量最差为422。数据上,宿迁、镇江、徐州、泰州、南 京、连云港、淮安AQI均超300。
大气污染的概念 所谓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界向大 气排出各种污染物,其含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使大气 质量发生恶化,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设备财 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恶劣影响和破坏。 大气污染源 大气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天然污 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地点或地区,如排 放灰尘、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 逸出的瓦斯气,以及发生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 地方。人为污染源则又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污染源 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区域性污 染源;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可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 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可分为固 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近年来,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 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我 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现在, 全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达1857万吨, 烟尘1159万吨,工业粉尘1175万吨,大 气污染仍然十分严重。全国大多数城市 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 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整治城市扬尘。提升燃油品质, 限期淘汰黄标车。 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 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 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 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大力发展公共交 通。 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 能源供应。 五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 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 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