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安全培训目录1辐射安全事故相关介绍核辐射安全事故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于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境内,该电站第4发电机组爆炸,核反应堆全部炸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成为核电时代以来最大的事故。
辐射危害严重,导致事故后前3个月内有31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6-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方圆30公里地区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
死亡人数:9.3万人致癌人数:27万人经济损失:180亿卢布。
美国三里岛核事故1979年3月28日,由于设备故障,三里岛核电站2号机组反应堆的冷却水从堆芯容器外溢,导致反应堆部分毁坏。
不过,没有发生爆炸,放射性物质也没有进入大气环境。
在这次事故中,主要的工程安全设施都自动投入,同时由于反应堆有几道安全屏障,因而无一伤亡,在事故现场,只有3人受到了略高于半年的容许剂量的照射。
核电厂附近80千米以内的公众,由于事故,平均每人受到的剂量不到一年内天然本底的百分之一,因此,三里岛事故对环境的影响极小。
日本福岛核事故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东方外海发生规模9.0级大地震后所引起的一次核子事故,福岛第一核电厂因此次地震造成有炉芯熔毁危险的事故。
福岛第一核电站引发的核泄漏危机持续两年,那么东京电力公司——这家亚洲最大电力企业所面临的赔偿金将高达11万亿日元(约合1330亿美元),几乎4倍于东电现有资产。
福岛核事故排放的碘131、铯137等核素对我国的影响,即使在高峰时,其等效浓度也远低于我国空气中存在的、主要因燃煤产生的钋210、铅210等的浓度,但却引发了我国许多地方抢购食盐。
工业辐射事故2004年7月12目唐山市发生工业探伤机放射源“Se-75”(100居里)遗失,导致数十名工地工作人员受到不同程度辐射事故,其中4人伤情相对严重。
事故经过:2004年7月12日凌晨3点钟,唐山市热电厂工程工地上,工作人员正在用“工业探伤机”,对电焊焊接的钢板进行工业探伤拍片检查,工作中不慎将探伤机中的放射源遗失在现场,上午上班后,被值班领导捡到,装入上衣口袋,后又装入裤子口袋,且直到中午与工人一起吃晚饭后,在从口袋中掏出放入办公室抽屉中,造成较大辐射损伤。
1、辐射是以波动形式或运动粒子形式向周围介质传播的能量。
广义上的辐射概念包括声辐射、热辐射、电磁辐射及粒子辐射等,在这些辐射中,我们更多关心的是电磁辐射及粒子辐射,而广义上电磁辐射的范围很广,从无线电波(移动、联通信号发射塔等)、微波、紫外线等,一直到X射线和γ射线。
2、电离辐射根据辐射能量的大小所产生的辐射形式不一,可将辐射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两大类。
电离辐射包括高能电磁辐射电磁波和粒子辐射,高能电磁辐射电磁波指X射线和γ射线,不包括无线电和射频波等低能电磁辐射;粒子辐射有n、Alpha、Beta、p、e-、介子、重离子。
不管是X射线和伽玛射线,还是其它粒子辐射,与物质的原子作用时都能间接或直接地使原子产生电离。
通常辐射防护上关心的对象就是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辐射中子、宇宙射线 、X 射线射线、电子束射线紫外线红外线高频作业、微波作业等无线电波(电磁辐射)放射性激光根据其波长、频率和危害机理的不同,大于100nm的辐射称为电磁辐射。
波长小于100nm 的辐射称为电离辐射。
拥有足够高能量的辐射,可以把原子电离。
能量较电离辐射弱。
非电离辐射不会电离物质,而会改变分子或原子之旋转,振动或价层电子轨态。
射线的种类X或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是光子,不带电,无静止质量。
电离作用较小,贯穿本领大。
主要引起外照射损伤。
对X或伽玛射线需要用高原子序数的厚金属材料,常用的防护材料有铁、铜、铅、混凝土等。
射线装置类别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规定,射线装置按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从高到低分为I类、II类、III类,按照使用用途分为医用射线装置和非医用射线装置。
(一)Ⅰ类为高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短时间受照射人员产生严重放射损伤,甚至死亡,或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二)Ⅱ类为中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受照人员产生较严重放射损伤,大剂量照射甚至导致死亡;(三)Ⅲ类为低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一般不会造成受照人员的放射损伤。
辐射剂量限值剂量限值(dose limit)是指受控实践使个人所受到的有效剂量或剂量当量不得超过的值。
国际标准单位是Sievert,标准译名为希沃特,也译为希伏特、西弗(台译),其得名于瑞典生物物理学家RolfMaximilian Sievert,英文简记作Sv,中文简称为希,定义是每公斤(千克、kg)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J),为1希沃特。
1Sv =1000mSv,1mSv =1000μSv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对辐射剂量制定了辐射防护剂量限值体系,辐射防护剂量限值体系对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有明确的剂量限值,详细如下:对于职业照射:•连续5年内的平均有效剂量为20mSv;•连续5年中任何一个单一年份中的年有效剂量50mSv,但5年内有效剂量总合不超过100mSv;•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mSv;•四肢(手、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mSv。
对于公众照射:•年有效剂量为1mSv;•特殊情况下,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不超过1mSv,其中某一个单一年份中的年有效剂量可为5mSv,但5年内有效剂量总合不超过100mSv;•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mSv;•四肢(手、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mSv。
辐射剂量限值的安全评价1)职业照射的剂量限值的安全评价根据统计,职业性放射工作人员每年所接受的平均有效剂量不超过年限值的1/10,这是因为年有效剂量的分布通常遵从对数正态函数分布,即大多数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很低,接近或超过限值的人数很少,其算术平均值为2mSv。
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统计2000年全国放射工作人员19.4万多人,其中接受剂量监督的9.4万人,人均年有效剂量值为1.1mSv2)公众照射的剂量限值的安全评价公众中的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受到各种环境危害,因此在GB4792中把各种类型危险度做如下比较:路面事故1/1000航运事故1/1000大城市车祸1/100000地震1/100000旋风1/100000雷击1/100000天然辐射1/100000洪水2×1/1000000公众辐射5×1/1000000因此,公众的剂量限值的安全程度是非常高的。
辐射防护外照射防护三要素外照射是指来自体外的电离辐射对人体的照射,根据外照射的特点,尽量减少和避免辐射从外部对人体的照射,使人体所受照射不超过规定的剂量限值。
辐射防护上的三要素:1)缩短时间:减少接触辐射源时间,因为人体所受辐射照射的累积剂量和照射时间成正比,时间越长,所受的剂量越多。
2)增大距离:增大人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因为人体所受辐射照射剂量和人与放射源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也就是说距离辐射源越远越好。
3)设置屏蔽:在人体何辐射源之间设置屏蔽,当缩短时间和增大距离的措施的有效性和方便性受到限制时,设置合适的屏蔽体是有效的防护措施。
屏蔽体一般选用原子序数较高、密度较大的物质,如铅、铁、钢等;建筑材料可选用水泥、砖、砂石等,并应有足够厚度。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将上述三种防护手段组合应用。
X射线、辐射危害与安全防护辐射防护三种办法时间防护—尽可能减少接触时间。
距离防护—因辐射强度与辐射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因此尽可能远离辐射源,这样能有效的减少照射。
屏蔽防护—根据不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材料对射线进行有效的阻隔。
剂量监测—做好个人剂量监测,使本人随时知道自己的剂量累计情况。
射线危害防护基本方法:射线危害防护正确对待辐射现象和问题辐射无处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天然辐射的影响,其中,来自宇宙射线的为0.4mSv,来自地面γ射线的为0.5mSv。
人类的很多活动也都会有辐射,如下:CSU辐射情况非电离辐射紫外线:Coating紫光灯检验、Coating UV机器激光:Fa-Lab激光开封机电离辐射X-Ray:分布于Cell1/2/3、Fa-Lab、IQA检测报告张贴在机器上X-Ray设备本身自带内联屏蔽系统2017年11月8日苏州大学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检测结果X射线、辐射危害与安全防护公司X-ray设备的安全水平:(辐射水平检测值*接触时间=实际接受辐射剂量)经检测X-Ray操作位辐射量为0.09~0.13μSv/h(Gy 表示能量强度。
Sv 表示对身体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射线从Gy 到Sv 要乘以一个系数。
这个系数对X 射线,伽玛射线,电子束都是1。
质子流是2。
中子射线,核裂变产物可达到20。
)从辐射检测结果来看,公司x-ray设备的辐射水平远远低于卫生标准(20mSv/年)。
因此,操作者无需过度担忧职业健康危害;但也必须注意按照安全要求进行作业!0.09~0.13 μGy/h X 12 h X 30 (天/月) X 12(月/年)=388.8~561.6 μGy0.39~0.56mSv安全操作规程WI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在机器运行过程中不得按下紧急按钮,除非是X光泄漏或者其他的紧急情况,例如火灾,水灾等等;2、每天早班必须在AXI技术员或者工程师对机器进行暖机以后才可以使用;3、检查未结束前不得离开机器。
记录下检查结果;4、熟悉X射线泄漏处理程序(见右流程图);5、妥善保管好个人辐射吸收剂量剂, 不得遗失外借。
否则由此产生的一些后果,包括公司的损失,由个人承担。
X光意外泄漏按下紧急按钮,由经授权人员拔下主机电源。
同时警告5米以内的人员,疏散所有人员离开至机器15米以外。
送X光泄漏时,所有距机器5米以内的人员去政府指定医院进行体检。
确认泄漏的责任人,包括及其操作员,工程师,管理层,设备供应商,和当地政府由设备供应商穿着防辐射服维修机器,疏散所有人至机器15米以外,直到确认机器恢复到正常状态。
.注意事项/预防措施CSU X-Ray辐射情况注意事项/预防措施镭射开封机注意事项/预防措施辐射相关法律法规序号法律法规名称管理要素实施日期适用条款1江苏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基础-管理机构及人员2008-01-01第十条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及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单位,应当成立专门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管理人员,负第十条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涉及的辐射监测和退役核技术利用项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14修正)基础-教育培训2014-07-29第二十八条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对直接从事生产、销售、使用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和防护知识教育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