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辐射安全培训

辐射安全培训


续表
3.废物处置 1.应尽可能的减少废物的产生; 对产生的放射性固体、液体废物进 2.固体、液体废物应分别收集; 行收集、暂存、整备和处置的过程。 3.用屏蔽材料包容废物箱、桶; 照射由接触累积的废物所引起。 4.应防止声废物容器外表面被污染; •外照射,全身及四肢。取决于在废 5.实验室收集的废物应及时送废物 物处逗留的时间,很难准确估计。 库房临时收储; 评估:无屏蔽情况下, 剂量率 6.定期对废物库废物、解控、整备、 =4.4mSvh-1/每mCi废物 处置 •内照射来 来自废弃容器污染物对 皮肤污染。 评估:在(0.1-10Ci)/cm-2表面污 染水平下, 皮肤剂量=0.8-8mSv;摄入剂量 =0.001-1mSv
1.开瓶分装 对商业放射性制剂进行必要 稀释、转化和分装保存的操 作,是放射性操作量最大, 因而接受剂量风险最高的环 节。
续表
•外照射,全身及四肢。 评估:若无屏蔽,分装1mCi 的 32P源: 全身剂量=70Sv;四肢剂量 =15mSv •内照射,放射源外溢,皮肤 污染。 评估:若1mCi的32P撒到皮肤上: 皮肤剂量=12Sv,内照射剂量 =0.1Sv 4.操作后,检测工作台面、移 液枪,托盘等; 5.检测工作服、手,仔细清洗
低毒组 12.3y 同位素 检测
中毒者 60d 放免 分析
• 使用情况
年度 2015 核素 P-32 C-14 H-3 I-125 2016 P-32 C-14 H-3 I-125 源包装(个) 总活度(mCi)使用人数 117 8 6 3 88 2 8 3 51.35 1.75 1.45 0.2 46.25 0.55 2.35 0.2 59 5 5 3 82 2 8 3
解:
P 1.65 10 20 10 3.3 10
-2 -3 -4
二、放射性实验操作
• 分子杂交
• 同位素检测
单细胞培养
平板培养

分 离
三、放射性操作的防护
• 我校经常的使用核素
核素
组别 半衰期 用途
32P 14C 3H 125I
中毒者 14.3d 分子杂交
低毒组 5692y 同位素 检测
受原子核的库仑场或原子的极化场作用,粒 子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粒子的散射轨道
rm θ Z2e φ
φ
Z1e
v
b
r
α粒子径迹是一条直线
径迹是折线
3. 轫致辐射 在原子核的库仑场作用下,带电粒子做加速 运动时部分能量以连续电磁辐射形式放出的过程。
轫致辐射 电子打在荧光屏上 产生X射线 电视机显像管 特征: x 射线能量连续 0 – EMax(电子能量) 电视机 高压15 kV 电子束能量15 keV x 射线能量 0 -15 keV
R R m / 0.0313/ 1.293 103 24.2cm
对32P:
R m 0.542E max 0.133 0.5421.71 0.133 0.794gcm2
R R m / 0.794/ 1.293 103 614cm
• 试分别计算有机玻璃对14C、32P的最大吸收厚度。
续表
2.实验操作 使用分装后的放射性物质进行实验 的期间。 内照射 外照射几乎不用考虑,主要应防止 因放射性食入、吸入而产生的内照 射。来自表面0.1Ci/cm2污染所产生 的剂量: 皮肤≤4Sv 摄入≤564Sv对125I和<34Sv对所有 和51Cr。 3.废物处置 •内照射 来自接触累积废物因摄入引起,相 应1.0Ci/cm-2的表面污染,产生的待 积剂量: 对51Cr和125I, 皮肤=130mSv,摄入=50Sv 对14C、33P、35S和45C摄入<30Sv 1.在铺有吸水纸的托盘内操作; 2.操作51Cr和125I时,用含铅玻璃屏蔽; 3.使用防泼洒盛放样品盒; 4.在实验前、中、后,监测台面、设 备、衣服和手,保持台面清洁; 5.定期采用檫试法,用液闪测定监 测台面; 6.保持实验室清洁卫生; 7.有挥发性放射性物质的操作,在 通风柜内进行。 1.应尽可能的减少废物的产生; 2.固体、液体,及闪烁液废物应分别 收集; 3.液体废物收储废液瓶,于废物库 中转移至不锈钢罐内暂存; 4.定期应检查废液瓶,防止外表面因 废液外溢、遗撒而污染.
• 若空气中125I的导出浓度为8×10-12Cil-1,“参 考人”一年内吸入空气体积为2.4×106l,则在 此临界环境下,工作人员一年内累积吸入的125I 量是多少。 解:
A C V 8 10-12 2.4 106 3.7 1010
7.1 105 Bq 19.2Ci
α β
γ
中子
纸张
铝板
铅板
水泥
• 试分别计算14C、32P的β 射线在空气中的最大射程。 解:
E max (14 C) 0.156MeV, E max (32 P) 1.71MeV
对14C:
.38 1.38 2 R m 0.407E1 0 . 407 0 . 156 0 . 0313 gcm max
i i
ai ai
5 12.0 2 16.0 8 1 3.00 5 12.0 2 16.0 8 1
对于铝:
Al 2.7gcm , ZAl 13.0, ( Ma) Al 26.98
3
因此, 对14C:
(Z M a ) Al Al ( R max )有 ( ) ( R max ) Al (Z M a )有 有
表1. P-32操作的辐射暴露途径及其防护措施
放射性剂量管理水平,剂量:全身=5mSva-1,手=50mSva-1; 剂量率: 全身=2.5Svh-1,手=25Svh-1 暴露途径 防护措施 所有放射性操作,必须穿 戴工作服、乳胶手套
1.在高放区,于上图所示工 作台面上进行; 2.预先通过冷实验,熟练操 作; 3.注意收存用过枪头、排空 的储源容器、手套等废物;
对32P:
(13 / 26.98) 0.0313 0.02cm (5.85 / 9) 1.18
( R max )有 0.5cm
•不同射线电离密度示意图
γ线 硬X线 射线 射线
细胞或生物大分子
• 若空气的平均电离能W=34eV,求32P的射线在空 气(R=613cm)和组织(R=0.8cm)的整个射程内 的平均比电离。
不孕
DNA损伤 体细胞 肿瘤
细胞变异 生殖细胞 遗传效应
随机性效应 单一细胞变异导致
辐射损伤效应
确定性效应与随机性效应
随机性效应 确定性效应
几 率
严 重 程 度
剂量
阈值
剂量
• 若电离辐照的总危险度为1.65×10-2Sv-1,求 20mSva-1全身当量剂量的照射可能引发的个人严 重自身疾患或遗传疾患的概率。
解:
有机玻璃的分子式为C5H8O2,密度 1.18gcm3 ,有
效原子序数和原子质量为:
2 Z 5 6 2 2 82 8 12 i i 5.85 5 6 2 8 8 1 i Z i
Z eff
M a,eff
M M
续表
4.放射源室 低能源失控和失盗,将会因 放射性物质泄漏,导致皮肤 污染、因摄入而产生内照射, 可能引起严重生物学效应, 因此需对其进行全程监控。 签收到货的放射源统一存放 于储源室,使用后剩余的源 及暂时未处置的废弃源也存 放于储源室。 1.具备安全门窗防盗及技防布 防设施; 2.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3.实行放射源出入的台账管理; 4.当天未用完的放射性物质应 返回库房保存。
续表
4.放射源室 放射源属于危险品管制范畴, 失控和失盗将引起社会恐慌, 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会对普通 人产生意外的内、外照射, 因此需对其进行全程监控。 储源室用于存放统一签收到 货的放射源,存储剩余的使 用源及暂时未处置的废弃源。 1.具备安全门窗防盗及技防布 防设施; 2.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3.实行放射源出入的台账管理; 4.当天未用完的放射性物质应 返回库房保存。
• 若空间某点相应于2.5×10-2mGyh-1剂量率的32P源 射线的注量率为2.3×105m-2s-1,求距此点30cm 处相应源的活度为多少微居。
解:
A (4r 2) 2.3 105 (4 3.14 0.32)
2.60 106 Bq 7Ci
• 用一窗半径为4.5cm,对32P的探测效率约为33% 的表面沾污仪检查一大面积污染源,若对第一类 放射性表面污染控制水平为3.7×10-1/cm2,求 沾污仪的实测计数的控制水平。 解:
4.5 2 n r 3.14 ( ) 0.33 0.37 1.94cps 2
2
116护措施 所有放射性操作,必须穿戴 工作服、乳胶手套
1.开瓶分装
1)在高放区,如上图所示工 •外照射 作台面上进行;2)预先通过 操作125I和51Cr时,在未防护情 冷实验,熟练操作;3)注意 况下,完成活度为1mci 源的分 收存用过枪头、手套等废物; 装,产生的剂量: 4)操作后,检测工作台面、 全身≤1Sv,四肢≤10Sv 源罐,源罐用檫试法检测; •内照射 1mci的125I和51Cr泼洒 5)检测工作服、手,仔细清洗; 到皮肤上,产生的待积剂量为:6)有挥发性放射性物质的操作, 130mSv。 应在通风柜内进行。
解:
E 0.693 106 S空 33cm-1 wR 34 613 E 0.693 106 S组 2548 mm-1 wR 34 0.8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作用
1.电离激发
+ + ++ + -+ -
e
+ -
+ +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