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算时合同规定使用【青岛2007价目表】,那么结算文件中所有材料、人工、机械的价
格都是价目表中的价格,最终结算价也是反映的07年的价格水平吗?如果这一段时期内材料的价格浮动较大,结算时该如何处理呢?2、软件中有【议价材料表】栏,里面可以填写所有材料的市场价,我在审计审定后的结算文件中填入了我方供料的甲方批价;那么在结算时的甲方供料,例如钢筋、水泥、商混等,该如何处理呢,是否应该点选【甲供】,退甲方供料?如果这样,甲方做决算是不是就应该考虑这些材料费用了?3、有关部门定期发布的市场价信息的具体作用是什么?我是否需要详细记录从开工到竣工每个月的工程完成量和材料用量,并且收集当地每个月的材料信息价在结算时备用?
4、甲方的外包项,例如防水工程、室内回填工程,还有商砼泵送,合同规定我们总包
方记取3%的协调费,那么这些外包项目是否需要进入我方的结算中并取汇编中规定的全部费率?如果不进入结算,这一块协调费如何取得?5、现场签证确认的工程量是否单独编制一份结算?是否照结算汇编的取费系数取全部费用?我以前看过的资料中提到过签证中的清工问题,这个清工指的是何种形式的签证中的用工?6、以上的的问题如果我想自己解决的话,并且能更深入的了解编制与应用这方面知识的话,大家能否帮我推荐几本讲解详细的专业书籍?
回答:这几个问题都与施工合同的具体约定有关1、结算时合同规定使用【青岛2007价目表】,那么结算文件中所有材料、人工、机械的价格都是价目表中的价格,最终结算价不一定是反映的07年的价格水平;举例说明理由如下:A 如果施工合同约定使用【青岛07价目表】但是机械台班执行鲁标定字【2006】3号文件,则结算造价里面的机械费反应的是2005年的机械价格水平,,若执行鲁标定字【2008】13号文件,则结算造价里面的机械费反应的是2007年的机械价格水平,若对机械台班没有明确约定,则结算造价里面的机械费反应的是2006年的机械价格水平,若合同中约定汽油、柴油、施工用电等价格按照实际签证价格进行调整,则结算造价里面的机械费反应的是施工同期的机械价格水平。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定额机械台班编制在前,实施在后,并且自2006年至2008年省建设厅接连下发了三次机械台班定额;再加上好多业主(发包方)在进行工程招标时并不是完全执行省建设厅的文件,为了降低其建设成本变相压价,就出现了以上所说的问题。
B 如果合同约定主要材料按照双方认定的价格进行调整,则结算造价中的材料费也不是反映07年的价格水平,人工费也是如此道理。
2、关于甲方供材是否计入工程结算造价,还要看施工合同约定,如果约定计入,就应该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如果约定不计入,就不能把甲方供材的费用计入结算;但是要根据甲方供材的单价和用量计算定额规定的材料采供保管费。
从国家税法征收的有关管理规定来看,严格的说,应该把甲方供材费用计入结算,因为甲方供材在用于建筑工程里面之后实现了有一次的增值,因此要按照规定纳税,要纳税就要计入工程结算。
至于你说的是否应该点选【甲供】,退甲方供料,我认为不应该点选,因为点选完毕就不会再计算甲方供材材料费中支付给施工单位的材料采购保管费了,要扣减甲方供材的费用,也是在计算完付给施工单位的材料采购保管费以后扣除,至于是在税前扣除还是在税后扣除,还是要根据施工合同的约定来执行,甲供材进结算,税后扣除,否则税前扣除。
3、有关部门定期发布的市场价信息的具体作用是用于工程招投标阶段确定工程造价的一个
指导价,属于参考性质的价格;如果施工合同约定工程结算时材料价格执行同期市场信息价,就需要详细记录从开工到竣工每个月的工程完成量和材料用量,并且收集当地每个月的材料信息价在结算时备用;这里面要注意市场信息指导价也有一个时间延后的问题,即某年某月的市场信息指导价实际是在发布这个价格的前一个月进行采集、统计并预测市场行情动态而综合取定的一个价格,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其价格水平反映的是上个月的价格水平;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在采购材料的时候要兼顾施工进度的需要,必须提前采购,也就是说实际5月份用的材料,有可能很到部分的材料是在4月份采购的。
基于此,在办理材料价格签证的时候,这些因素是必须要给予考虑的。
4、甲方的外包项,例如防水工程、室内回填工程,还有商砼泵送,合同规定总包方记取3%的协调费,如何计算,还要看施工合同的约定,如果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这些项目不在总办单位的承包范围,协调费按照这些分包项目的总造价乘以3%,计入税前价即可;如果总包合同中约定这些项目属于总包范围,在合同实际履行过程中甲方又单独给分包出去,且由甲方直接对分包商结算,那么就应该把这些项目按照结算规定计入到总包单位的工程总造价内,计取各项费用后在税前扣除这些项目的定额直接费;而不需要在计算3%的协调费。
依据是2001年1月份省定额站曾经就该问题在执行96定额时的解释,属于一种对甲方肢解分包损害总包单位利益的处罚性质的规定,虽然目前针对03定额还没有这个规定,但是个人认为,从合同的公平要素出发,应该可以借用以前的规定。
5、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甲方委派乙方施工人员从事一些不能按照定额或综合单价结算或者实际施工项目比较费时用工较多,按照定额计价或清单综合单价计价会对施工单位造成损失,经双方协商同意以零用工的形式在现场签证单中反映出来,这些零用工就是平时所说的清工。
签证单中的清工如何计入结算还要看施工合同的约定,如果合同约定按照定额结算规定执行,就需要单独建一个补充价目表,里面只有人工,人工定额单价、地区单价执行合同约定的定额单价,结算价执行施工合同约定的单价,参与各项费用的计算计入结算;如果施工合同约定死了零工单价,只计入税前价,则只须把用量乘以单价列入税前即可。
6、对于以上问题的处理,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详细了解施工合同,懂得定额计费程序,熟悉施工现场状况,下功夫吃透相关的定额规定、计价文件、计价依据、定额解释等方面的知识就能很好的妥善解决掉。
至于需要用到哪些方面的专业书籍,我建议你必须准备以下资料:定额及其解释,定额编制交底资料,补充定额,工程所在地关于工程结算方面的文件、规定,施工合同范本,计价软件应用说明等;并深入学习这些资料。
再加上能够经常与有经验的老预算员进行沟通、交流,下到施工现场第一线,与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探讨实际施工状况,这样能够帮助自己很快的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造价专业人员。
愿与你共同努力,祝你成功
不用去看他的结算书,自己按照图纸部分、设计变更部分、现场签证部分,分单号地重新计算一遍,确认自己对整个情况完全了解后通知施工单位来对账,以施工单位所报结算书为基础一个一个子目的进行核对,不断地询问该子目包含的具体哪些资料上面的内容,计算了的在相应的图纸、变更单及现场签证上面进行标注,再与自己对该部分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如有出入进行修正,直至算完所以资料上面的内容
最好的办法是(这可是一般人不告诉他的啊):①先将提报的结算看上一遍,在脑子里有
个印象后就放在一边不管他;②然后计算设计图纸以内的所有项目;③图纸以内的计算
完成后,再返回来对照签证和变更,对号计算,④找出变更、增加的项目⑤列表增、减相抵与图纸部分对比,以免重复计算⑥汇总一图纸内项目、二变更增(减)项目、三签证项目,然后与建设单位商定主材价(结合施工合同)调整,四扣除甲供材或水电费等,结算值合计,完成。
请参考是否很轻松的就完成了这项任务?
最好的办法是(这可是一般人不告诉他的啊):①先将提报的结算看上一遍,在脑子里有
个印象后就放在一边不管他;②然后计算设计图纸以内的所有项目;③图纸以内的计算
完成后,再返回来对照签证和变更,对号计算,④找出变更、增加的项目⑤列表增、减相抵与图纸部分对比,以免重复计算⑥汇总一图纸内项目、二变更增(减)项目、三签证项目,然后与建设单位商定主材价(结合施工合同)调整,四扣除甲供材或水电费等,结算值合计,完成。
请参考是否很轻松的就完成了这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