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认识实习实习报告调查题目: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小组成员:张之晗;王阳;王世龙;冯丽;白玲;孙瑀;杨尚军专业:经济学指导教师:金华;赵颖完成日期:2010年7月7日摘要:这是一个关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调查结果的分析,主要包括了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与选择,同时也指出了大学生的创业欲望及其所需条件的具体分析.调查目的:了解分析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调查时间和期限:6月28日 ~ 7月7日调查对象:大连各高校大学生调查地点:大连民族学院;大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
调查方式和方法:随机抽样调查法。
正文:根据调查问卷(附页)内容以及调查结果,我们做出了以下分析结果:第一题,在大学生现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调查中,我们看到其中选择“A、完全没有”的有32人,选“B、考虑过”的有89人,选“C、已经进行创业”和“D、已经成功创业”的都是0人,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没考虑过现在要进行创业,这样的大学生的比例竟然有26.4%,看来,我国还是要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方面加大力度;一个可喜的情况是,其他的大学生基本上都考虑过现在进行创业,都有这方面的意愿,这些大学生占总体大学生人数当中的绝大多数,竟然有73.6%之多,可见现在的大学生,都还是普遍的有想要创业的打算的,这是一个好的兆头,说明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很有潜力,只要国家给予适当的鼓励,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虽然调查中“已经进行创业”和“已经成功创业”的人都是0个,但是这并不代表现在大学生中就没有已经创业或成功创业的人,现在大学生中,这一部分人的比例还相当小,还有待提高。
第二个问题主要是想统计一下大学生们对创业概念的理解,其中选“A、开办一个企业(公司)”的有57人,选“B、开一家个体商铺”的有22人,选“C、开发一项前沿的科技项目”的有20人,选“D、其他”的有25人,从统计数据中我们很容易看出,有相当大一部分人都选择了开办公司,这些人的比例占到了46%,由此可见,现在大学生的创业都比较倾向于办企业,都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但是开办公司或是企业的难度相当大,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都相当高;而选择“开一家个体商铺”的也相当多,占了17.8%,可见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都选择了比较保守的办法,因为开个体商铺的要求比较低,很容易实现,但是个体商铺要想做大也有一定的难度;然后,选择开发前沿的科技项目的也占了将近16.1%,由此可见,这部分人对自己的能力很有自信,他们相信自己能开发出前沿的科技项目或是能通过一定的渠道获得前沿的科技项目;最后,剩下的21.1%的人都选择了其他,看来他们都还有其他的比较好的或是觉得适合自己的道路,他们以后会选择走哪条路,是自己比较理想还是自己比较喜欢的,这样会更容易成功,会更快的成功。
第三个问题是对大学生创业准备的调查,在收回的150份调查问卷中,有7.2%的同学选择应该先参加一些创业大赛来锻炼自己的能力;12.8%的同学希望可以先到企业实习积累些工作经验,以备日后创业的需要;有72.8%的在校大学生认为应该先看些创业书籍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另外还有7.2%的同学会去向一些创业型企业家求助。
从同学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们不难看出,看书,还是当代大学生觉得最方便也最有效的迅速提高自己创业能力的方法。
现在的高校图书馆的资源非常的丰富,尤其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大连海事,大连理工,东北财经这样的全国著名高等学府,学校的藏书更应该是一应俱全。
会最大程度上满足当代大学生对创业知识的需求。
但是,我们知道,创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词汇,完全依赖书本上的知识是很难完成创业的。
在创业方面,足够的社会实践应该比书本上的知识更加重要。
创业之前,我们必须先经历一个认识社会,熟悉社会的过程,切身的体验当今社会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大学生长期呆在校园里,对社会缺乏了解,特别在市场开拓、企业运营上,很容易陷入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误区。
因此,大学生创业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方面,去企业打工或实习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创业培训,积累创业知识,接受专业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
其实,参加创业大赛和到企业实习都是大学生创业理论联系实际的很好的途径。
希望我们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可以抓紧每一个实践的机会,在完全走向社会前,充分锻炼自己的创业能力。
创业,机会很重要,但机会往往青睐有准备的人,如果没有准备,当机会突然降临时,是很难把握住的,因为把机会转变成财富,需要一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短时间能学到的。
第四题在对大学生会选择哪种创业形式的调查中,有70%的大学生选择合伙创业的创业方式。
只有30%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的创业方式。
对于一个资本和能力都十分欠缺的大学生来说,如果你有创业的想法,那么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创业形式就显得十分关键。
我和大多数的大学生一样,都认为合伙创业是在一个人创业起步阶段最好的创业方式,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独木难成林,毕竟创业不仅仅是需要聪明的智慧,绝妙的想法,同样也需要财务资本和社会资本,然而一个人很难将这些资本全部集于一身。
所以,选择合伙创业,拥有一个精锐的团队,应该是当代家境普通的大学生创业最佳形式。
当然,如果自己拥有一个稳赚不赔的好项目或想法,也可以自己筹资创业,或者向政府部门申请资金。
第五题对大学生创业选择的领域调查中,调查结果和图可以看出大学生选择最多的是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行业以及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原因在于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创业过程中将受益无穷;大学图书馆通常能找到创业指导方面的报刊和图书,广泛阅读能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大学社团活动能锻炼各种综合能力,这是大学生积累经验必不可少的实践过程。
较少数人选择启动资金少,容易开发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这是因为资本方面存在不足,直接创业存在很大困难,既不现实,成功率也很低,而这也是为什么只有极少数人选择往当今热门的行业(如软件、网络等高科技行业)发展的原因之一,虽然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而且目前最有前途的事业就是开办高科技企业,但是如果大学生创业从一开始就走向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领域,“用智力换资本”,与智能寄希望于一些风险投资家能够看中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并且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
大学生的市场观念较为淡薄,不少大学生很乐于向投资人大谈自己的技术如何领先与独特,却很少涉及这些技术或产品究竟会有多大的市场空间。
就算谈到市场的话题,他们也多半只会计划花钱做做广告而已,而对于诸如目标市场定位与营销手段组合这些重要方面,则全然没有概念。
其实,真正能引起投资人兴趣的并不一定是那些先进得不得了的东西,相反,那些技术含量一般但却能切中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常常会得到投资人的青睐。
同时,创业者应该有非常明确的市场营销计划,能强有力地证明赢利的可能性,因此技术过硬并不代表一定能成功创业,成功的创业者还需要更多的企业管理知识。
A 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行业(38)B 自己感兴趣的领域(40)C 往当今热门的行业发展(如软件、网络等高科技行业)(13)D 启动资金少,容易开发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23)第六题,是对创业可能遇到的困难的调查。
由图可以明显看出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关系是一个最受关注的问题,企业创建、市场开拓、产品推介等工作都需要调动社会资源,大学生在这方面会感到非常吃力。
平时应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扩大自己人际交往的范围。
创业前,可以先到相关行业领域工作一段时间,通过这个平台,为自己日后的创业积累人脉。
资金不足也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联系上一题我们可以知道资金对于创业是必不可少的,有接近二成大学生认为“资金不足是创业的最大困难”。
的确,没有资金,再好的创意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因此,资金是大学生创业要翻越的一座山,大学生要开拓思路,多渠道融资,除了银行贷款、自筹资金、民间借贷等传统途径外,还可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创业基金等融资渠道。
A 资金不足(26)B 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关系(90)C 没有好的创业方向(12)D 面对风险心理承受力不足(14)E 家人反对(3)F 其他(3)第七个问题是您认为创业最需要的是什么,共有七个选项,分别是个人能力和创业头脑、适合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学校或社会提供的各类创业培育和服务、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较好的组织能力、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其中,根据大家调查的150份数据中,选择第一项个人能力和创业头脑的比重最多,大约占70.8%;而第三项则相对较少,学校或社会提供的各类创业培育和服务选择的比例仅占12%而对于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较好的组织能力、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
和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则基本上一半的同学都认为这是创业必备的条件。
这几项的比例分别为:选择第四项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的比例占57.5%;选择第五项较好的组织能力的同学比例占了42.5%;选择第六项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的比例大约占了59.2%;选择最后一项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比例大约占有55.8%。
还有第二项的比例,选择适合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的同学占了35.8%。
也就是说,我们如果想要创业,上述条件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自己的力量是占主导地位的,现在的人们都强调强强联合,你的专业知识技术不过硬是没有人带你玩的,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最优秀的人组合在一起,他们的创业团队才会是强大的、优秀的。
而怎样把这些各领风骚的人组织起来,则又是一项有技巧的活儿了,现在的各大企业里把这样一些组织者们叫做人力资源部,他们的任务就是负责沟通大家的工作,把大家集思广益的想法总结汇总起来再合理的安排,做到大家都满意和谐的程度。
在大的灾难和变故面前,必定会英雄辈出,因此不论在何种社会环境和政策下,人们为了生存和更好的生活下去,必然会让自己的抗打击能力提升再提升,因为他需要去适应恶劣的环境,所以就不得不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
这也就是为什么选择第三项适合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的同学仅为12%,选择第二项适合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的同学也不过半数,而选择其他选项相对较频繁的原因。
对于第八个问题您认为大学生创业相对于社会其他阶层的优势在哪里,我们列出了五个选项,分别是第一项:年轻有活力;第二项:专业素质较高;第三项:学习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第四项:网络信息能力强;第五项:其他。
关于这几个选项,认为自己还年轻有活力和学习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同学相对较多一些,分别占了69.2%和73.3%。
认为自己专业素质较高的同学比例也不低,这第二个选项的比率大约占有31.7%,还有第四项,觉得自己对于网络信息的掌握能力较强的同学也占有18.3%的比率,选择第五项其他的同学则产生了骤降,只有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