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知识归纳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知识归纳

电化学基础知识归纳(含部分扩展内容)(珍藏版)
特点:电池总反应一般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且为放热反应(△H<0);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极负极:一般相对活泼的金属溶解(还原剂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电极本身不参加反应,一般是电解质中的离子得电子(也可能是氧气等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原电池原理电子流向:负极经导线到正极
电流方向:外电路中,正极到负极;内电路中,负极到正极
电解质中离子走向: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制成化学电源(实用原电池);金属防腐(被保护金属作正极);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判断金属活性强弱
一次电池负极:还原剂失电子生成氧化产物(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正极:氧化剂得电子生成还原产物(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放电:与一次电池相同
二次电池规则:正极接外接电源正极,作阳极;负极接外接电源负极,作阴极(正接正,负接负)
充电阳极:原来的正极反应式反向书写(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原电池阴极:原来的负极反应式反向书写(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化学电源电极本身不参与反应(一般用多孔电极吸附反应物),总反应相当于燃烧反应
负极:可燃物(如氢气、甲烷、甲醇等)失电子被氧化(注意电解质的酸碱性)
电极反应正极:O得电子被还原,具体按电解质不同通常可分为4种
2
燃料电池碱性介质:O+4e-+2H O==4OH-
22
酸性介质:O+4e-+4H+==2H O
22
电解质不同时氧气参与的正极反应固体或熔融氧化物(传导氧离子):O+4e-==2O2-
2
第1页质子交换膜(传导氢离子):O+4e-+4H+==2H O
22
特殊原电池:镁、铝、氢氧化钠,铝作负极;铜、铝、浓硝酸,铜作负极;铜、铁、浓硝酸,铜作负极,等
特点:电解总反应一般为不能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活性电极:阳极溶解(优先),金属生成金属阳离子
阳极惰性电极一般为阴离子放电,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接电源正极)(石墨、铂等)常用放电顺序是:Cl->OH->高价态含氧酸根(还原性顺序),
发生氧化反应,相应产生氯气、氧气
电解原理电极反应
阴极电极本身一般不参加反应,阳离子放电,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接电源负极)常用放电顺序是:Ag+>Cu2+>H+>活泼金属阳离子(氧化性顺序),
相应产生银、铜、氢气
电流方向:正极到阳极再到阴极最后到负极
电子流向:负极到阴极,阳极到正极(电解质溶液中无电子流动,是阴阳离子在定向移动)
离子流向:阴离子移向阳极(阴离子放电),阳离子移向阴极(阳离子放电)
常见电极反应式阳极:2Cl--2e-==Cl↑,4OH--4e-==O↑+2H O或2H O-4e-==O↑+4H+(OH-来自水时适用)
22222
电解池阴极:Ag++e-==Ag,Cu2++2e-==Cu,2H++2e-==H↑或2H O+2e-==H↑+2OH-(H+来自水时适用)
222
电解水型:强碱、含氧强酸、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如:NaOH、KOH、H SO、HNO、Na SO溶液等
24324
电解溶质型:无氧酸、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如:HCl、CuCl溶液等
2
常见电解类型电解溶质+水(放氢生碱型):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如:NaCl、KCl、MgCl溶液等
2
电解溶质+水(放氧生酸盐):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如:CuSO、AgNO溶液等
43
氯碱工业的基础: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
第2页
铜的电解精炼: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电解原理的应用电镀(铜):纯铜作阳极,待镀件作阴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镀液)
冶炼金属,如钠(电解熔融氯化钠)、镁(电解熔融氯化镁)、铝(电解熔融氧化铝)
金属的电化学防腐(外接电源的阴极保护法)
金属的腐蚀: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其中,后者是主要方式,且速率更大(因为电化学腐蚀时形成了大量微小原电池)电化学腐蚀包括吸氧腐蚀(中性、碱性环境等)以及析氢腐蚀(酸性较强时),吸氧腐蚀是主要形式,钢铁可以最终均形成红棕色的铁锈(Fe O·xH O)。

232
第3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