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物理月考试卷

初二物理月考试卷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 40cm 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
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10cm
B.15cm
C.20cm
D.28cm
11.鱼在水中看空中飞行的鸟,看到的是( )
A.变高了的鸟的实像
B.变低了的鸟的实像
C.变高了的鸟的虚像
年 月初二物理月考试卷
第三次月考 考试范围:光现象-透镜;考试时间:50 分钟;命题人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遵守学校规定的纪 律,不要交头接耳
第Ⅰ卷(选择题)
请在试卷上填写答案,方便随后试题讲解!
一.选择题(共 13 小题、12、13 题为多选,共 28 分) 1.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
(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说明:
(3)如果让光线逆着 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E 方向射出,这表
明:

21.张三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 15cm 的凸透镜固 定在光具座上 50cm 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1)张三所示的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 30cm 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 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
A.半透明纸上得到的是蜡烛倒立的像 B.小孔成像是由光的反射而成的像 C.半透明纸上得到的是蜡烛的实像 D.半透明纸上得到的是蜡烛放大的像 9.某人看到对岸钟楼的钟面在水中的倒影如图所示,则当时的实际时间是( )
A.11 时 55 分 B.12 时 05 分 C.6 时 35 分 D.5 时 25 分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7.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 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其中( ) A.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D.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 8.如图所示,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并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 成像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五.实验探究题(共 4 小题、共 19 分)
19.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六麻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光屏用一个可折转的纸板
代替。
(1)为了显示光路,纸板的表面应
(填“光滑”或“粗糙”)些,如果入射光线垂直
射向镜面,则反射角为
度。
(2)在探究实验中应把将纸板与平面镜
放置,如果将纸板沿法线向后弯折,
关系;
(4)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一块与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放
在玻璃板与蜡烛 B 之间。从棋子 A 侧观察,仍能看到棋子 A 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
像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拿走棋子 B,将白板移动到棋子 A 的像的位置时,从棋

(填“A”或“B”)侧观察白板,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棋子 A 的像,说明平面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20cm B.当 u=15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 u=25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0cm 处移动到距凸透镜 30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8.竖起的墙面上有一块平面镜 MN,人站在平面镜前,他的脚前有一枚硬币(如图中点 A 所示),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人看到硬币的像的光路图。
A.
B.
C.
D.
2.图中的小猫面对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时,它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下图中的
()
5.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望远镜的物镜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显微镜的目镜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6.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成像原因及其矫正方法的示意图是( )
A.
B.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
3.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镜花水月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坐井观天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4.下列设备中,属于紫外线技术应用的是( )
A.用验钞机来识别钞票的真假
B.照相机用滤色镜来照相
C.电视机可用遥控器来控制频道和音量 D.医院用 CT 摄像来检查身体
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蜡烛在 10cm 时,张三又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
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他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
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该眼镜是
透镜。
(5)张三在实验时有厚纸板挡住透镜一半,他在光屏上发现像的形状
A.
B.
C.
D.
2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王四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 A 及 B、刻度尺、
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
(1)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如果有 3mm 厚和 2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 A、B,其目的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像的亮度

填(“变化”或“不变化”)。
(5)实验中若发现,始终无法使棋子 B 与 A 的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小孔成像
B.
水中倒影
C.
手影游戏
D.
树下阴影
13.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u 和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四.作图题(共 2 小题、共 4 分) 17.如图所示,请画出光线 SA、SB 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D.变低了的鸟的虚像
12.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三.填空题(共 3 小题、共 9 分)
14.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 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
,人迎着反射光的方
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
(选填“镜
面反射”或“漫反射”)。由于光在电影屏幕上发生
镜成的是像是
(填“实”或“虚”)像。
(2)张三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 10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则该像是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以上(2)步骤中,张三将蜡烛从光具座上 30cm 向 10cm 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
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此时所成像的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所以人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屏幕上的像。
15.小芳高 165cm 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1m 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m,她在
平面镜中的像高为
cm,若她远离平面镜,则镜中像的大小将

16.一束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发生发射和折射,入射光线是
,折射光线

,折射角大小

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