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1.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个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相等B. 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C. 如果向乙容器中加人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D. 如果向丙容器中加人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小2.如图所示,用细绳将一物体系在容器底部,若物体所受浮力为10N,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4N,则物体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 )A. 4N B. 6N C. 14N D. 7N3.把体积为、重为的物体放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它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是( )A. 漂浮, B. 漂浮, C. 沉底, D. 沉底,4.某物体重为0.6N,把它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0.4N的水,它受到的浮力()A. 一定为0.4NB. 可能为0.3NC. 一定为0.6ND. 可能为0.5N5.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如图所示,鸡蛋沉入水底,鸡蛋重为G,然后逐渐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在鸡蛋渐渐浮起到静止的过程中,鸡蛋所受的浮力随间变化正确的是()6.一只水桶装满水,总重为60牛,其中空桶重20牛,用这个水桶从井里提水,当水桶尚未露出水面之前,人所用的拉力为()A. 40N B. 小于20牛 C. 0牛 D. 等于20牛7.如图所示,体积相等铜、铁、铝三个实心球,用细线拴住,全部浸没在水中时三根细线的拉力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样大 B. 栓铝球的细线上的拉力大C. 栓铁球的细线上的拉力大D. 栓铜球的细线上的拉力大8.一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塑料瓶,装入A液体后密闭,放在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判断正确的是()A. ρ甲一定大于ρ乙,ρ甲一定小于ρAB. ρ甲一定小于ρ乙,ρ甲一定大于ρAC. ρ甲一定大于ρ乙,ρ乙一定小于ρAD. ρ甲一定小于ρ乙,ρ乙一定大于ρA9.有一实心球形物体,在空气中测力计示数是为20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所受浮力是 A. 9N B. 11N C. 20N D. 22N10.如图所示,一铅块用细线挂在一个充气的小气球下面,把它放入水中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从底部缓慢放出一些水,则铅块及气球()A. 仍能静止B. 向下运动C. 向上运动D. 都有可能11.海权握,国则兴,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潜水艇是海军的战略重器。
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某舰队的“强国号”潜水艇在海中悬浮、上浮、漂浮训练过程,下列对此潜艇分析正确的是()A. 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变大B. 悬浮和漂浮时所受的浮力相等C. 漂浮时排开的海水所受的重力最小D. 漂浮时潜艇底部所受海水压强最大12.如图是常见的小汽车,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 小汽车高速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C. 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受到惯性作用还能继续向前行驶D. 汽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受到的支持力和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1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溢水杯,杯中装满不同的液体。
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溢水杯中,甲杯溢出0.9N的液体,乙杯溢出0.8N液体。
则)A. 小球在甲杯中受浮力,在乙杯中不受浮力B. 小球重0.9N,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是0.8NC. 甲杯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D. 液体对甲杯底的压强小于液体对乙杯底的压强14.如图所示,等臂杠杆两端各挂一个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铝块(已知ρ铁>ρ铝),杠杆平衡,若将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杠杆将()A. 仍平衡 B. 左端下沉C. 右端下沉 D. 无法判定15如图所示,将挂着类似飞机机翼模型的弹簧测力计放到电扇的正前方,则电扇转动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会()A. 变小B. 变大 C. 不变 D. 都有可能16.如图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左端下沉 B. 无法判断C. 仍然平衡 D. 右端下沉17.小华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所示,他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A.便于直接读出拉力大小B.便于正确认识力臂C 便于提供不同方向拉力D. 便于测量力臂大小18下列杠杆中是费力杠杆的是()A. 独轮车 B. 钢丝钳 C. 瓶起子 D. 镊子19.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A. F1=F2,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 B. F1>F2,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C. F1>F2,因为乙方法的动力臂短D. F1<F2,因为乙方法的动力臂长20.密度均匀的直尺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部分CB是全尺长的,当B端挂上5 N的物体时,直尺的A端刚好没有翘起。
如图,则直尺受到的重力是()A. 2.5N B. 5N C.10N 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分)21.如图所示装置上方为一个粗细不均匀的两头开口的玻璃管,管下连通一个装有红墨水的U形管AB。
当小明用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时,出现的现象是B管中的红墨水会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这是因为B管上端气体流速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A管上端气体流速。
22.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的物体重12N,它刚好浸没在水中时,物体排开的水的重力是10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23.潜水艇靠______来实现上浮和下沉。
某外型确定的潜水艇从长江水面下航行到南海某地执行任务,若它悬浮在江水中所受浮力为F1,悬浮在海水中所受浮力为F2,则F1______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4.一油轮在长江中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是300m3,油轮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若码头卸下了100m3的燃油,油轮排开水的体积变为______m3.(燃油的密度为0.8×103kg/m3,取g=10N/kg)25.质量相等的铁球和铝球放入水中,铁球受到的浮力____ 铝球受到的浮力.放入水银中,铁球受到的浮力___ 铝球受到的浮力(填“大于”、“等于”、“小于”)(ρ水银>ρ铁>ρ铝>ρ水).26.用手将一重为10N的物体浸没于水中之后,物体排开的水重为6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27.如图是同学们常用的燕尾夹,AB=BC,当用力摁住C点打开该夹子时,可把_____点看作支点,此时夹子可近似看作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28母亲推着婴儿车行走,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若把婴儿车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上抬起扶把,这时婴儿车可视为杠杆29如图所示,独轮车车身及车上物品总重G为600N,工人师傅将车把抬起时,作用在车把竖直向上的力F的力臂为_______cm,力F的大小为_______N。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30.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力F的力臂l及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3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用体积相同的铜块与铝块做了如图所示一系列实验(1)做①③④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在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分析______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内的深度无关。
(3)做①②④⑥四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重力关系,结论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重力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4做____三次实验可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关系;在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______。
32.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2)首先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这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这时杠杆重力的力臂为______ .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甲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__ 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如果再在A、B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杠杆的______ 端将会下沉.此后,小红又经过多次实验,得出的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4)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若每个钩码重1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N.四.计算题(12分)33将一个实心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测力计示数是10N,完全浸没在水中示数是6N,(g=10N/kg、ρ水=1.0×103kg/m3)求:(1)石块的质量.(2)石块所受到水的浮力.(3)石块的体积.(4)石块的密度.初二物理月考试题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8分)1._上升____ 小于______2.10 ____2__3.潜水艇是靠_改变自身重力_____ 小于4.一3×103 220.5.小于____ _等于__6.6N 下沉.7.B_____ 等臂8.后轮省力9 100 180N。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1.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力F的力臂l及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1)物体排开液体体积(2)①④ 5(3)无关。
(4)①④7 大3.(1)右便于测量力臂(2)0 4(3)左 F(4)大于四.计算题(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