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党史 - 副本

山西党史 - 副本


5、山西人民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 巨大牺牲 形成了以山西为中心的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三大抗 日根据地,开辟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实现了中共中央和 中央军委关于在山西建立华北战略支点的构想,支撑了 华北以至全国的持久抗战。 山西三大抗日根据地总计歼灭日伪军66万人,仅在山西 境内的著名战役70多次,歼灭日军近7万人,占侵入华 北日军总数22万人的31.8%。占侵略华北日军总数近 1/3。 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山西人民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做 出了巨大贡献。 在日军侵晋期间,山西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据不完 全统计,山西全省人口在抗战期间直接伤亡79.6万人, 间接伤亡196.7万多人,共计伤亡276.3万多人。三大抗 日根据地仅部队牺牲22万人。同时还造成惨重的社会和 居民财产损失,其中仅居民房屋损失就941.3多万间。
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的历史作用
宣传、发动和组织了广大人民群众
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干部队伍 组建了新军抗日武装部队 掌握了抗日民主政权

周恩来赴山西与阎锡山商谈合作抗日 1937年9月5日,周恩来、彭德怀、左权、 徐向前、程子华等由西安抵达太原,与阎 锡山商谈八路军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对日作 战等问题。
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
主讲人 xxx
主要内容
1、山西党组织的建立 2、山西抗战的发展 3、解放战争时期的山西

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 (1924年——1949年) 山西党组织从1924年创建,到1949年5月山 西全境解放,9月新的统一的山西省委建立, 走过了25年的战斗历程,这25年是英勇悲 壮的25年,是可歌可泣的25年,是从曲折 走向胜利的25年。 山西党组织25年的斗争,经历了大革命时 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 战争时期四个历史时期:
谢谢
山西是华北敌后抗战的指挥中枢

1937年9月,朱德率八路军总部机关入晋,此后, 在晋东北、晋西北、晋东南转战17个县,行程 2000余公里,直到1939年秋冬才相对安定下来。 潞城县北村,武乡县砖壁,王家裕,辽县武军寺 和麻田先后成为八路军总部的驻扎地。中共中央 北方局与八路军总部汇合在一起。 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 局始终转战驻扎在山西,直接部署和具体指挥了 八路军的战略展开、游击战争的开展、根据地的 创建、敌后战场的开辟及整个华北抗战直至抗战 的最后胜利。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 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高君宇是全国 50余名党员之一。1922年1月, 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 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5 月,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7 月,在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 为中央执行委员。后任中共中央机关报 《向导》周报编辑,并发起成立民权运 动大同盟。1923年10月任中共中 央教育宣传委员会委员。1924年夏 回山西筹建共产党组织。1924年下 半年南下广州担任孙中山先生秘书。1 924年底陪同孙中山北上,协助进行 国民会议促成会的筹备工作。1924 年12月起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1 925年3月5日在北京病逝,时年2 9岁。
二、山西抗战的发展

1、山西是国共两党两军最早实现团结合作、 共同抗日的地区 (1) 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成立 、作用 (2)周恩来赴山西与阎锡山商谈合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日 (3)山西是华北敌后抗战的指挥中枢
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成立

1936年9月,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成立。10月, 薄一波受阎锡山之邀并经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回 到山西。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组成中共山西公开 工作委员会,薄一波任书记,到山西开展上层统 一战线和抗日救亡工作。薄一波等接办并改组了 牺盟会。牺盟会名义上是阎锡山的官办组织,实 际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西特殊形式抗日统 一战线群众团体组织。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山西

1.上党战役及历史作用 1945年9月至10月,在刘 伯承、邓小平指挥下,太行、 太岳和冀南3个野战纵队发起 上党战役,反击国民党军队 向上党解放区的进攻,取得 重大胜利,歼敌3.5万余人, 解放县城6座。上党战役是解 放区军民抗战胜利后取得的 第一个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保卫了抗战胜利果实,配合 了毛泽东在重庆同蒋介石的 谈判斗争。
(1)中国共产党与山西阎锡山当局建立和形 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关系。
(2)山西作为当时华北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 汇聚了大批抗日精英。 (3)山西具有比较好的党的基础和群众基础。 (4)山西有发展敌后游击战争、开辟华北敌 后战场、阻敌西进南下的绝佳地理优势。 (5)山西物产丰富,有利于抗日军民长期坚 持。

3.山西在全国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1)山西是全国解放战争的前进阵地 (2)山西是人民解放军发展壮大的兵源基地 (3)山西是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物资保障 基地 (4)山西是全国新区开辟建设的干部输出基地
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成立

1949年8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布调整行 政区划的通令,决定恢复山西省建制。9月 1日,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山 西省军区宣告成立。程子华任省委书记、 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2.从山西战场四大战役看 徐向前的军事指挥艺术 (1)充分准备,周密计 划,不打无把握之仗。 (2)出其不意,攻其不 备,抓住战机,机动 歼敌 (3)充分发挥英勇顽强 的战斗作风,坚持最后 五分钟,夺取胜利 (4)通过实战培养锻炼 部队攻坚作战的能力
太原战役
一座固若金汤的古城 十万装备精良的守军 一位是实力雄厚的地方军阀 一位是威震四方的解放军将领 两位有着师承关系的昔日乡党,此时竞在 战场上针锋相对,上演了解放战争中最为 惨烈的城市攻坚战。
八路军向华北敌后实施第二次战略展开

1938年4月至5月,八路军三个师各抽 调一部,由山西向冀东、冀南、冀鲁 边、冀热察、绥远大青山扩展,实施 第二次战略展开。到10月,不仅成功 开辟了平原抗日根据地,而且使山区 根据地与平原根据地相互依托、相互 策应。
八路军向华北敌后实施第三次战略展开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以后,根据中共中 央 “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八 路军实施第三次战略展开,分别向冀中、 冀南和山东进军,扩大根据地,开辟了广 阔的华北敌后战场,随着抗战局面的发展, 形成了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和山东四 大敌后抗日根据地。
3、山西是敌后 抗日根据地的首创地和开辟 华北敌后战场的战略支点和前进阵地 (1)八路军实施第一次战略展开 (2)八路军实施第二次战略展开 (3)八路军实施第三次战略展开 随着抗战局面的发展,形成了晋察冀、晋 绥、晋冀鲁豫和山东四大敌后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实施第一次战略展开

1937年11月,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 规战争基本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 战争进入主导地位。随之,八路军开始实 施第一次战略展开。一一五师除一部继续 创建晋察冀根据地外,主力南下,创建以 吕梁山脉为依托的晋西南抗日根据地,一 二○师继续创建以管涔山脉为依托的晋西 北抗日根据地,一二九师及一一五师三四 四旅依托太行、太岳山脉创建晋冀豫抗日 根据地。

一、山西党组织的建立
1 、山西工人运动的初兴 2、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历史作用 3、高君宇与山西党组织的创建

中共太原支部成立

1924年5月,中共北 京区委员会委员长李 大钊派高君宇赴晋建 党,在太原省立一中 组建了中共太原支部, 李毓棠、张叔平、傅 懋恭(彭真)先后任 书记。中共太原支部 的建立在山西历史上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此,山西人民的革 命斗争有了党的领导, 揭开了山西历史的崭 新篇章。

平型关大捷
国共两军携手忻口战役(抗日游击战的初起)
1937年10月中下旬,国共两党军队联合 对日军展开忻口战役,歼灭日军2万余人。 国民党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第五十四师师 长刘家麒、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珍壮烈牺 牲。忻口战役是抗战以来国共两党军队在 华北正面战场联合抗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 役,也是国共两军合作抗战的范例。为配 合国民党军队正面作战,八路军在敌之侧 翼和后方,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有力地配 合了国民党军队的作战。10月19日,八路 军一二九师七六九团夜袭代县阳明堡日军 飞机场,炸毁敌机24架,沉重打击了日军 的空中力量,有力地支援了忻口战役。
高君宇简介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 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是高君宇写 在自己照片上的一首言志诗,也是他短暂而 光辉的一生的真实写照。 高君宇(1896——1925),山西娄烦县峰 岭底村(原为静乐县)人,中共早期著名的 政治活动家、理论家,中共北方党团组织的 主要负责人和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19 16年考入北京大学,参加各种进步社团, 广泛接触有进步思想的老师和学生,在北大 崭露头角,成为学生领袖。1919年参加 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带领学生上街游行, 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组织各校罢课, 发表革命文章。1920年,在李大钊的领 导下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在长辛 店创办工人子弟学校,建立工人俱乐部和职 工联合会,领导发动了北方早期的工人运动。 1920年冬,高君宇加入北京的共产党早 期组织。11月,在北京大学被选为北京社 会主义青年团书记。1921年3月任北京 社会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之后回到山西, 于1921年5月发起成立太原社会主义青 年团。
谢谢
谢谢
2、山西成为华北抗战战略支点的部署及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发源地、兴起地
洛川会议之后,党中央首先将山西作为 八路军出师抗日的最直接、最便捷的通道 和开辟华北敌后战场的立脚点和出发点, 对部署和发动山西抗战,部署和发动山西 的山地游击战争,部署和创建山西敌后根 据地,予以极大的重视,决心使之发展成 为华北抗战的特殊局面和战略支点,充分 反映了当时山西所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和 多方面特殊的有利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