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七章、恒定电流(1)
【课题】电流、电阻、电功及电功率
【目标】
1、理解电流、电阻概念,掌握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
2、了解电功及电功率的概念并会进行有关计算。
【导入】
一.电流、电阻、电阻定律
1、电流形成原因: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强度:通过导体横截面的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的的比值叫电流强度.I= 。
由此可推出电流强度的微观表达式,即I=__________________。
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电阻的定义式:__________________。
4、电阻定律: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电阻定律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导疑】电阻率,由导体的导电性决定,电阻率与温度有关,纯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称为半导体。
二.欧姆定律
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
它的电阻成反比.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部分欧姆定律适用范围:电阻和电解液(纯电阻电路).非纯电阻电路不适用。
三、电功及电功率
1、电功:电路中电场力对定向移动的电荷所做的功,简称电功;W=qU=IUt。
这就是电路中电场力做功即电功的表达式。
(适用于任何电路)
2、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表达式:P=W/t=UI(对任何电路都适用)
3、焦耳定律: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强度的平方、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表达式:Q=I2Rt
【说明】(1)对纯电阻电路(只含白炽灯、电炉等电热器的电路)中电流做功完全用于产生热,电能转化为内能,故电功W等于电热Q;这时W= Q=UIt=I2Rt
4、热功率: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
即P=Q/t=I2R ④
【注意】②和④都是电流的功率的表达式,但物理意义不同。
②对所有的电路都适用,而④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对非纯电阻电路(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的电路)不适用。
关于非纯电阻电路中的能量转化,电能除了转化为内能外,还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等。
这时W》Q。
即W=Q+E其它或P =P热+ P其
它、UI = I2R + P其它
【导研】
[例1]一根粗线均匀的金属导线,两端加上恒定电压U时,通过金属导线的电流强度为I,金属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若将金属导线均匀拉长,使其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仍给它两端加上恒定电压U,则此时()
A、通过金属导线的电流为I/2
B、通过金属导线的电流为I/4
C、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2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
的平均速率为v/4
[例2] (镇江市2008学
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教
学调研测试)一个用半
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
D ,其电流I 随它两端的
电压U 的关系图像如(a )所示,将它与两个标准电阻R 1、R 2并联后拉在电压恒为U 的电源上,如图(b )所示,三个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均为P .现将它们连接成如图(c )所示的电路,仍然接在该电源的两端,设电阻器D 和电阻R 1、R 2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P D 、P 1、P 2,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有( )
A 、P 1 = 4 P 2
B 、P D = P /9
C 、P 1<4 P 2
D 、P D >P 2
[例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小电机M 的输出功率的研究,其实验步骤如下所述,闭合电键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电
动机未转动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 1,电流表的读数为I 1;
再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动机转动后电压表的读数为U 2,
电流表的读数为I 2,则此时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为( )
A .112222I U I I U -
B .1122I U I
C .1122I U I U -
D .22I U
[例4]某个由导电介质制成的电阻截面如图所示,导电介质的电阻率为ρ,制成内、外半径分别为a 和b 的半球壳层形状(图中阴影部分),半径为a 、电阻不计的球形电极被嵌入导电介质的球
心成为一个引出电极,在导电介质的外层球壳上镀
上一层电阻不计的金属膜成为另外一个电极.设该电阻的阻值为R .下面给出R 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R ,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R 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
A .ab a b R πρ2)(+=
B .ab
a b R πρ2)(-= C .)(2a b ab
R -=πρ D .)(2a b ab
R +=πρ
[例5]下图是一种家用电熨斗的电原理图(额定电压为220V ). R 0是定值电阻,R 是可变电阻(调温开关),其电阻值均不受温度影响。
(1)该电熨斗温度最低时的耗电功率为121W ,温度最高时的耗电功率为484W ,求R 0的阻值及R 的阻值变化范围。
(2)假定电熨斗每秒钟散发的热量q 跟电熨斗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关系如右图所示,现在温度为20℃的房间使用该电熨斗来熨烫毛料西服,要求熨斗表面温度为220℃,且保持不变,问应将R 的阻值调为多大?
【导练】
1、(南通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三模调研试题).如图
所示,电阻R=20Ω,电动机的绕组电阻R ′=10
Ω.当开关打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I ,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P 。
当开关合上后,电动机转动起来。
若保持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电流表的示数I ′和电路消耗的电功率P ′应是( )
A .I ′=3I
B .I ′<3I
C .P ′=3P
D .P ′<3P
2、(2009年上海卢湾区高三期末) 某同学将一直流
电源的总功率P E 、输出功率P R 和电源内部的发热
功率P r 随电流I 变化的图线画在了同一坐标上,如
右图中的a 、b 、c 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 、反映P r 变化的图线是c
B 、电源电动势为8v
C 、电源内阻为2Ω
D 、当电流为0.5A 时,外电路的电阻为6Ω
3、(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10届高三第五次
月考) R 1和R 2分别标有“”和“”,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如右图所示,则此电路中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 )
A.1.5W B.3.0W C.5.0 W
D.6.0W
2 1.0A Ω4 0.5A ΩW P /I /08a b c
14R 1 R 2
4.(浙江省金华一中2010届高三12月联考)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灯泡的电流强度随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则根据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判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灯泡的电阻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加而减小
B.小灯泡灯丝的电阻率随着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欧姆定律对小灯泡不适用
D.如果把三个这种相同的灯泡串联后,接到电压恒为12V的电源上,则流过每个小灯泡的电流为0.4A
5、甲、乙两个不同的电流表,表盘刻度相同。
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发现甲、乙两表的指针偏转格数之比为2:1,然后再并联到电路中,发现甲、乙两表的指针偏转格数之比为1:2,则()
A.甲乙两表的量程之比为2:1,内阻之比为1:1
B.甲乙两表的量程之比为2:1,内阻之比为4:1
C.甲乙两表的量程之比为1:2,内阻之比为1:1
D.甲乙两表的量程之比为1:2,内阻之比为4:1
6、超导限流器是一种短路故障电流限制装置,它由超导部件和限流电阻并联组成,原理图如图所示.当通过超导部件的电流大于其临界电流I C时,超导部件由超导态(可认为电阻为零)转变为正常态(可认为是一个纯电阻),以此来限制电力系统的故障电流.超导部件正常态电阻R1=7.5Ω,临界电流I C=0.6A,限流电阻R2=15Ω,灯泡L 上标有“6V 3W”,电源电动势E=7V,内阻r=2Ω,电路正常工作.若灯泡L突然发生短路,则()
A.灯泡L短路前通过R1的电流为1
A
3
B.灯泡L短路后超导部件电阻为零
A
C.灯泡L短路后通过R1的电流为2
3
D.灯泡L短路后通过R1的电流为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