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一、本次期末考试六数试题特点:
1、试题内容丰富,既突出重点,又覆盖面广。
二、答卷分析
1、第一大题填空。
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
情况。
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看,学生对有关百分数的改写、比和比值
区别、小数和分数的分数单位、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的互化等
知识掌握较好,准确率能达到85%以上,但有关百分率的计算,图
形的转换等知识的准确率不高。
2、第二大题判断。
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细节的掌握情况。
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看,前七题的正确率较高,后面两题错误较多。
3、第三大题选择,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
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准确辨析、简单运用。
通过查看答题情况,
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圆柱的展开图、大数的认读等知识掌握
较好,准确率能达到90%。
但对有关公因数和公倍数、推理等知识
掌握不够好,失误较大。
4、第四大题计算,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小数、分数简单的计
算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简算、解方程的能力。
大部分学生计算的准
确性较高,但个别学生对计算题目不够细心,对于“乘法口诀、约分、化简”这些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部分学生还对简算方法运用
不够熟练,导致扣分。
5、第五大题动手操作,主要考查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描述和作图。
部分学生,作图不够规范。
6、第六大题我会思考,解决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
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图形的认读、路程问题、比例问题数
学问题掌握较好,,表现出学生思维不够活跃,准确率不高。
其中,第6题有15个学生没有得分。
从以上答卷情况可以反映出:1、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
握比较扎实,但对知识的理解比较肤浅,不够深入。
在答卷中,学
生对有关概念的识记、判断、辨析、基本计算得分率都在85%以上,其中对大数的改写、比和比值,分数、百分数、小数的互化和意义,基本的口算和计算,图形的平移等知识掌握较好,准确率达到75%
以上,这反映出平时教学普遍重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训练,
效果较好。
同时也要看到,学生对部分知识的理解比较肤浅,不够
深入。
2、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综合运用
能力仍然较弱。
在用数学知识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中,学生都有不
同程度的得分,但用数学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准确率却不高。
如第
五题,学生画出的西偏北30度不够准确,不能根据图中的正北方向
准确判断其余三个方向,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
第6题2小题,部分学生没有把“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问题和“按比例分配”问题综合考虑,也没有理解获奖人数间的
关系,因而结果不够准确。
三、今后工作需要改进之处: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
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与学生学科知识的联系,组织学生开展动手实践、操作体验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分析、抽象概括,运用知识进行判断。
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
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
的道理。
例如,对于位置与方向的作图,不仅要知道作图的步骤,
而且要知道实施这些步骤的理由。
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
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层次地落实。
2、感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要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
数学思想。
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
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
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
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
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统计教学中,设计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包括收集
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利用
这些信息说明问题。
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加深理解统计思想与方法。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从试卷来看,学生解决问题的失误反映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薄弱,解决问题能力不高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没有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推理、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分析问题无从下手,
不会处理有关的信息。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要教给学生思考方法。
借助图示、演示等引导
学生利用分析法、综合法,培养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
思维能力,将知识学活,达到举一反三。
还要重视解决问题教学。
新教材将传统应用题分散于计算教学中,旨在打破传统应用题教学
的机械化,但并非可以忽略解决问题教学。
教学中仅让学生会解答
是不够的,要重视引导学生参与信息的组合、筛选,提高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
4、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从卷面上我们不难发现,每一组题目都有学生因为习惯不好造成失误,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
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能否
正确解题,又要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答题字迹潦草,格式混乱,审题不认真,计算不细心,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不
端正,做事浮躁。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书写训练、格式指导,严格要求、严格监控,让每个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缜密思考、仔细
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